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综合监测感染,了解并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实施干预。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及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9月22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并与2011年9月临床医师上报医院感染情况相比较。结果共调查179例,发生医院感染5例,医院感染现患为2.79%。结论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快捷有效,结合日常连续性监测平均值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反馈,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与仪器在尿常规检测中的专属性与符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将新鲜尿液标本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目视,与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比色;B组患者采用仪器,通过仪器完成尿常规检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等四项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的161例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48例,符合为95.48%;161例B组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38例,符合为89.03%,A组检测符合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尿液标本pH无差异89例,pH差异≤0.5者218例,测评结果差价∈(0.5,1者15例,差价>1者0例,符合为95.3%。结论目视在尿常规检测中较仪器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检测准确较高,“假阳性”情况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目视法 仪器法 尿常规检测 专属性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运孕期产妇展开健康教育与产前保健,尽可能让产妇以自然分娩方式分娩,降低剖宫产。方法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这两年时间内选取本社区孕期且意愿剖宫生产妇女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门诊护理方式,即正常检查与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宣传、上门服务等方式让产妇了解自然分娩的优势。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对于剖宫产的意愿人数变化情况。结果采用联合社区门诊综合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意愿人数方面明显下滑,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社区干预能够有效让孕期妇女深入了解自然分娩的优势并减轻焦虑感,让选择剖宫产的研究对象转为自然分娩。因此联合社区门诊实施剖宫产控制的方式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社区门诊 剖宫产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唐氏综合征产生,并分析产前筛查在控制唐氏综合征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孕前、中期进行产检与同期分娩的产妇加以对比,各为1000例,共计2000例。对其唐氏综合征的产生进行计算。结果2000例产妇在本院产出的活产婴儿共计1999例,共检出4例唐氏综合征新生患儿,另外有1例为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经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胎儿属于唐氏综合征,并对其实施引产处理。本研究活产婴儿唐氏综合征的产生为0.2%,若加上孕期引产的1例,则本研究孕中胎儿唐氏综合征产生为0.25%。结论产前筛查干预可以在孕期筛查唐氏综合征,这也是提升新生儿质量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产生率 产前筛查干预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汉、哈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结果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cm,女≥80cm时,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cm;汉族男≥85cm,女≥80cm;哈萨克族男≥99cm,女≥88cm,维、汉、哈族MS粗患病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减少汉族MS的漏诊,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腰围切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临床科室2010年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应用秩和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存在差别,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儿科为最优,内分泌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为最差,大部分科室居于中和良的水平。结论秩和比具有灵活、直观、简易、实用、有效的特点,是一种能较全面、正确地反映医院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 标签: 秩和比法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孕产妇入院宣教知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宣教意识明显增加,护患沟通能力增强,人院宣教知晓从76%提高到95%,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94%上升至96%。结论学习运用CQI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学会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有效的提高了孕产妇入院宣教知晓,提高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专业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孕产妇 入院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的82例患者,进行了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结果共随访到67例患者,随访为81.7%,失访全部由于地址或电话号码变动。随访1~11年,平均4.8年。患者1例(1.4%)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9例(13.4%),行冠脉支架植入4例(6.0%)。结论心脏X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较好,X综合征患者冠心病患病可能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随访,必要时早期干预。

  • 标签: X综合佂 冠心病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根据医改政策中关于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的要求,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考核基准,采取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的方式,1从我院选取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指标,使用权重系数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分值,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通过近二年的运行,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工的肯定。

  • 标签: 指标体系目标值权重系数加权综合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及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运用加权TOPSIS综合指数从10个具体指标对我院近五年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指标均显示综合检验质量5年间呈向前发展的态势,第5年与第1年相比,正指标值明显上升,负指标值明显下降。结论运用TOPSIS综合指数联合对临床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综合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克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TOPSIS法 综合指数法 质量指标 联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产时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产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阴道分娩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程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明显大于对照组产妇的阴道分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采取综合产时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产妇产程,同时也可提高阴道分娩,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产时护理干预 产妇产程 阴道分娩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社区产妇母乳喂养期间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综合干预措施,改变产妇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母乳喂养。方法通过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产前宣教、产后访视指导等方式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转入我社区管理中心进行产后访视产妇382例哺乳期全程母乳喂养情况进行管理干预。结果382例转入我社区管理中心进行产后访视产妇全程母乳喂养71.2%上升至93.2%。结论护理综合干预可改变母乳喂养期间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行为,提高哺乳期全程母乳喂养

  • 标签: 护理综合干预全程母乳喂养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00张门诊药房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式、PDCA循环应用于观察组的管理中,每组各50张处方,比较2组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结果观察组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PDCA循环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效果较好,值得研究。

  • 标签: PDCA 门诊药房处方 调配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采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对会阴侧切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会阴保护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则采用会阴无保护性实施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发生为11.4%,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侧切发生为42.1%,观察组会阴侧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会阴接生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能够显著改善其会阴侧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侧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和床旁调查表,调查2014年11月20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本次应调查490例,实查486例,实查为99.18%,发生医院感染16例,现患为3.29%,例次感染18例,例次感染为3.70%。感染较高的科室为综合ICU(25.00%),肿瘤科(11.11%),老年科(8.57%),神经内科(4.62%)。感染好发部位是下呼吸道(44.44%)和泌尿道(27.7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39%,治疗用药占92.72%,一联用药占76.21%。微生物送检为98.43%。结论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的各项指标都达标,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微生物送检高,但需加强临床医生上报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对重点科室的即时监测。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东兴市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MS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共调查398人,患MS26例,发病为6.5%;其中男10例,女16例,男女患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但血脂异常患者中,女性要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5);无论性别如何,年龄在3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均无MS发生。但女性MS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呈正比关系;而男性的MS患病则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即41~50岁和71岁以上年龄组患病较高,而31~40岁,51~70岁年龄组患病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对MS的认识,掌握MS的防治方法,可有效减少东兴市MS的患病,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糖尿病 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综合护理方法,观察综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划分为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等各25例。对护理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对护理研究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统计并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发现,由于护理措施的不同,所以两组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也存在差异,和护理对照组产妇相比,护理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剖宫产术后综合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综合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