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8小时后,病情相对平稳时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为发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内即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做关节被动活动与患者主动运动相结合。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尽早康复锻炼,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新入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只采用脑卒中常规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急性期良资位摆放。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偏瘫肢体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出院时偏瘫肢体肌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急性期良资位的摆放可改善偏瘫肢体的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功能锻炼 摆放良资位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患者中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将我院近期接收的中风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都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比较总有效率与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70.69%。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试验组为(68.74±20.83)分,对照组为(59.01±22.36)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积极用于中风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不仅利于其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同时还能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的目的。

  • 标签: 肢体功能 护理干预 Barthel指数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损伤后肢体功能康复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脑损伤患者,均给予肢体、语言、吞咽及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MA)评分、语言功能(CRRCAE)评分、吞咽功能(SS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FMA评分、CRRCAE评分高于干预前,SSA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损伤患者采取肢体、语言、吞咽及药物等方面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00例脑梗塞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经验。主要通过患者在入院后2~3天根据病情即开始卧床期、坐站位、步行、手功能等4周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患者入院时患肢肌力Ⅰ级30人;Ⅱ级27人;Ⅲ级23人;Ⅳ级20人。经过康复护理后的患肢肌力功能明显改善。脑梗塞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尽快恢复患侧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病例,共53例,采用采用综合疗法,并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偏瘫肢体改善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本组53例患者均偏瘫肢体有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早期采取积极全面的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肢体功能 康复锻炼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较参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参照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肢体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器械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偏瘫患者按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进行,设置为对照组;自2016年8月起至2017年5月对我院接收的45例偏瘫患者采用康复器械进行功能锻炼,设置为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训练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以及肌力状态较训练前及同期对照组好转程度更佳,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合理使用康复器械对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值得在今后偏瘫康复治疗中继续应用并拓展。

  • 标签: 康复器械 偏瘫 肢体 功能 恢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脑卒中致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促进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方法选择5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其偏瘫肢体采取系统的训练。结果偏瘫减轻,肌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是该病恢复期的有效方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8例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利用Brunnserorn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法以及BaItnel指数评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ADL能力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死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训练,根据瑞典学者Brunnstrom提出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15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基本痊愈75人(62.5%),显效90人(75%),有效112人(93.3%),无效8人(6.7%)。结论早期对偏瘫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ADL和FMA、神经功能缺评分。结果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神经功能缺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按照住院病例号随机抽取10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肌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

  • 标签: 护理 脑梗 肢体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分组依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为基准。实施基础护理措施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经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措施,比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改善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统计学意义存在,呈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速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瘫痪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采取超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Ⅲ级、Ⅴ级发生率51.85%、12.96%高于对照组21.48%、1.8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针对不同护理方法,分别为早期康复组(38例)和参照组(38例),对比分析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2个月后的功能残损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对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致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细致化优质护理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梗死 细致化优质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两年来进行康复治疗的住院病人106例,在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注重生活、安全、专科疾病方面的护理。结果入科的脑出血卧床病人经康复治疗及护理,出院时在家属的帮助下均能下床活动,进行一般的生活料理,抑郁情绪减轻,活动训练主动性增强。结论脑出血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病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可减轻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