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研究发现,生物与慢性伤口的感染和难以愈合密切相关,如何防治生物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追本溯源,了解生物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对从源头上寻找有效防治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伤口 生物膜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难愈合创面细菌生物的形成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00例皮肤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进行中医治疗生物形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对患者难愈时间和有效性进行相关的分析,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显效率和有效性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显著的优越性。结论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了解细菌生物形成,并进行相关治疗,有效性更高,临床推广价值更为广泛。

  • 标签: 慢性难愈合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环甲定向麻醉穿刺治疗,观察组(n=40)采用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治疗,对比使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单位剂量持续有效时间、麻醉药(利多卡因)剂量、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观察组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对麻醉程度接受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新型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应用在临床上,效果优于常规常规环甲定向麻醉穿刺应用效率,适合推广。

  • 标签: 新型环甲膜定向麻醉穿刺器 临床 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生物生化药品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对2018年菏泽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57例生物生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破伤风抗毒素居首位,占12.28%;其次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微载体),占8.77%。不良反应以全身整体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疾病。结论应合理使用生物生化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生物生化药品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物传感发展迅速。从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介绍了传感针、DNA传感、纳米传感生物芯片等几种新型生物传感的结构与特点,并阐述了生物传感在空间生命科学、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检测 发酵 生化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愈肤生物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外用医用愈肤生物2次/d,连用2周;对照组48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医用愈肤生物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透析的预冲排气方法进行改良,减少透析纤维凝血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使用湿透析患者的透析管道和透析,分别使用改良的预冲方法(120例次)和常规的预冲方法(120例次)预冲排气行自身对照。结果改良预冲排气方法所需时间,空气报警频率,透析凝血程度明显低于常规预充排气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预冲方法可以高效排尽湿透析内的气体,减少湿透析纤维凝血的发生,避免透析有效面积的减少,提高透析效果。

  • 标签: 湿膜 透析器 预冲排气 凝血 透析充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术中应用创必复联合生物蛋白胶治疗因硬脊撕裂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同一手术组脊柱手术硬囊显性破裂伴脑脊液漏实验组(A组)16例、单纯生物蛋白胶组(B组)12例和空白对照组(C组)8例进行术后24h引流量及总引流量观察比较。结果术后A组24h引流量(125±55ml)、总引流量(240±75ml)明显少于B、C组(P<0.05);B组24h引流量(195±70ml)、总引流量(395±85ml)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创必复联合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因硬囊撕裂引起的脑脊液渗出,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创必复 生物蛋白胶 脑脊液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肤科宁治疗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予鞣酸软膏外用;治疗组72例,予蓝科肤宁外敷治疗。两组均勤换尿布,做好局部皮肤护理,疗程均为7天。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分为83.8%,两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科肤宁在防治尿布皮炎方面与鞣酸软膏相当。

  • 标签: 蓝肤科宁 尿布皮炎 鞣酸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避孕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为防治其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例采用宫内节育避孕的已婚育龄妇女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不同年龄(<25岁、25~35岁和>35岁)、不同宫内节育类型(带铜类和释放激素类)及不同避孕效果(无效和有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00例妇女中共有脱环46例,占23.00%,阵发性腹痛31例,占15.50%,宫内妊娠28例,占14.00%,出血25例,占12.50%,盆腔炎22例,占11.00%,宫外孕15例,占7.50%;“>35岁”妇女的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25岁”和“25~35岁”(P<0.05);除出血和宫外孕外,放置释放激素类宫内节育妇女的以上并发症均低于放置带铜类的妇女(P<0.05);避孕无效的妇女的以上并发症均高于有效妇女(P<0.05)。结论宫内节育避孕的不良反应率较高,多种因素可影响宫内节育避孕的不良反应,应制订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

  • 标签: 避孕药 宫内节孕器 避孕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生物化疗治疗晚期甲状腺癌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晚期甲状腺癌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红外线治疗系统(深圳一体医疗公司生产,ETSPACEⅠ型),全麻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予以体表安装心电监护电极以及测温传感,便于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生命体征,进而予以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定位治疗床架及真空气垫固定的基础上行CT定位扫描,扫描数据由网络传输至特定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方案。同步放化疗第1周期应用每周方案静脉推注阿霉素30~40mg/m2,第1天;顺铂40mg/m2静脉滴注,第12d,28d后重复下一周期,一般21d为1周期。三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副反应情况,随访2年观察存活率。结果3个月同步放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50例病例中CR27例,PR15例,总有效率84%。患者一般情况改善较为明显,化疗前最低Karnofsky评定65分12例,最高分90分共15例,化疗后最低分70分仅2例,最高分90分共26例;50例患者中三个月同期化疗结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者10例,占20%,消化道副反应者如恶心呕吐者10例,占20%,明显腹痛腹泻者8例,占16%。从中性粒细胞情况看,0级27例,1级15例,2级6例,3级2例且通过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后没有影响正常治疗,4级0例。随访1年时,生活可基本自理者47例,3例为重度残疾和植物生存者,原因为多脏器衰竭者2例,复发者1例,存活率为100.00%;随访2年时,生活可基本自理者41例,比1年时新增死亡1例,原因为多脏器衰竭者,存活率为98.00%。随访1年时50例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的为34例,占68.00%;而随访2年后,发现49例存活的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的为42例,占85.71%,较之于随访1年时增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生物化疗治疗晚期甲状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小。

  • 标签: 同期生物化疗 甲状腺癌 副反应 疗效 存活率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不良反应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自我站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放置宫内节育出现不良反应的育龄妇女。依据来站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育龄妇女45例。实验组育龄妇女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育龄妇女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育龄妇女的SAS、SDS评分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放置宫内节育出现不良反应的育龄妇女实施针对性护理服务,可有效缓解育龄妇女的不良情绪,提高育龄妇女对我站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实践。

  • 标签: 育龄妇女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对于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68例小儿抽动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选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及随访观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从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对于小儿抽动症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比较上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自动调节并有效控制小儿抽动症患者的脑电活动,而且治疗的持久性高。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器 小儿抽动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正常人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及颈动脉内中的厚度,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的厚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挑选100例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55.25岁。然后再选择100例在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54.38岁。用FIA8100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所有参加实验的人的C-反应蛋白浓度,再用B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然后分析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颈动脉内中厚度明显比对照组的数据要高,并且颈动脉内中的厚度越厚,C-反应蛋白也会随着增高。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清C-反应蛋白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的不良反应。方法我所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避孕药具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对宫内放置节育不良反应报告300份中分析其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宫内节育不良反应中,元宫型宫内节育、TCu220C型、HCu280型花式及MCu375型等宫内节育最容易引发育龄妇女月经间期的出血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妇科白带常规检查是否有异常、下腹和腰背酸痛、闭经、是否有过敏或者感染情况、宫内节育下移、宫内节育脱落等。结论只有加强避孕药具生产的质量的监管监控,使用人群的不良反应调查对其展开防治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使节育环更加安全、经济、简单、有效,育龄妇女使用得安全放心,才能更好的落实计划生育,优生政策。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起搏植入术患者不良反应的健康教育措施。起搏植入术目前已经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了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因此健康教育对起搏植入术患者的意义重大。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10年12月择期行起搏植入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对照组(26例)传统健康教育指导方法,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两组除伤口渗血和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于减少起搏植入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在放置宫内节育反应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本所三年来100例放置宫内节育后发生副反应的育妇,自愿选择分为中成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治愈率7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50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且中药组几乎无复发。

  • 标签: 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 宫内节育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生物敷料治疗胃癌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应用壳聚糖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含30%~40%尿素软膏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壳聚糖生物敷料治疗总有效率为85.2%,显效率为4.1%,尿素软膏治疗组分别为67.9%和46.4%。壳聚糖生物敷料起效时间在使用后5天,尿素起效时间为使用后1周末。两组间差异显著。壳聚糖生物敷料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生物敷料在治疗胃癌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中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手足综合症所致皮肤水疱、过度角化、皲裂、溃疡、出血,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壳聚糖生物膜敷料 甲磺酸阿帕替尼 手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