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肠内营养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分别采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并注意滴注速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结论在细致的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生理,给药方便,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

  • 标签: 食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营养风险的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对其术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的标准,对脑出血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80例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分组进行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作对比,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40例脑出血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未进行营养支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脑出血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营养方式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61.5±12.8小时,住院时间为11.6±2.7天,营养费用为1234.6±146.8元,肠外营养组术肛门排气时间为79.4±18.5小时,住院时间为13.8±3.9天,营养费用为2058.4±157.9元,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明细较肠外营养组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费用明显较肠外营养组少(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简便,经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应用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9月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二组EN组(?33例)?和TPN组(?33例)?,术后24小时开始营养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血红蛋白及体重、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二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营养费用。结果EN组TFN?及PA?明显高于TPN组(P<?0.05)?,?EN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及费用亦明显降低(P<?0.01)?。TPN组术后7天?CRP显著高于EN组(P<?0.05)?。结论胃肠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方式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具有与传统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相似的效应,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的作用,同时降低患者的费用,值得学习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营养咨询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的作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消化内科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营养咨询的护理方法,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改变率对比分析。结果在3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每组各15例患者,试验组中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行为改变率。对比对照组的住院之前和出院都要显著的提高,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营养咨询有利于提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知识以及住院转归。

  • 标签: 营养咨询 消化内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PN,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重要脏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院内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符合生理,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重症 营养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病人的营养护理。方法经过分析骨折病人不同时期营养需求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护理(特别是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生理状态下钙的摄入量)。结果与结论恰当的营养饮食不但能促进骨折的愈合,而且能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骨折 需求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宣教对孕妇和胎儿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56例门诊孕妇进行不同时期的营养健康宣教及孕妇应注意饮食中的误区,分析宣教前后孕妇认知行为和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与宣教前相比,孕妇对孕期营养的认知、对饮食误区的认识达及良好饮食习惯有有很大的提高,孕期体重增长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结论营养健康宣教对孕妇和胎儿的营养健康具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宣教 孕妇 孕期体重
  • 简介:摘要餐饮业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全国引起食物中毒有60%以上发生在餐饮业中,因此餐饮业成为食品卫生问题较多的行业,也是存在有食品安全的特殊行业,尤其在医院,针对的是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食品卫生安全,还要考虑疾病状态下膳食的合理制定问题,因此对医院营养食堂进行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何监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餐饮业 医院营养食堂
  • 简介:摘要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最注重的问题,小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营养,它是孩子学龄期体格发育的基础,还可以直接影响智力发育。因此,供给适合于小儿生理特点的营养,引导孩子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家长们更容易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我们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宣教。文章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小儿的营养保健与饮食护理。

  • 标签: 小儿 营养 良好饮食 良好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体重下降(术后10d与术前1d比较)和营养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进行了营养护理,在护理支持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短,体重下降情况较肠外营养组患者小,营养护理费用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支持的60例患者有3例出现腹胀、腹泻的不良反应,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和浓度后症状消失,并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内脏复苏及改善患者预后及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营养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营养状况各指标差别不明显(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营养状况各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行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营养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235例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喂养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营养状况比治疗前明显好转。其中有15例腹泻,13例呕吐,7例堵管,3例脱管。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阻止疾病发展,促进伤口愈合,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减少压疮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肠内营养(EN)是通过口服或借助喂养管经肠道提供机体代谢需要营养物质1,是一种经济、实惠、符合正常生理习惯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对维持胃肠道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防止肝内胆汁淤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重症患者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加重,常致营养不良3。临床上对重症患者营养状况重视不够,未及时实施营养支持,使得原发病已经控制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脏器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十分重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措施已不可缺少4。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加强高职护理专业《临床营养》课程教学,促使护生掌握必要的临床营养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精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完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高职护理 临床营养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应用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患者在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具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饮食营养干预措施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营养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营养干预临床效果。方法67例肝癌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组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4%(32/35)、11.4%(4/35);71.9%(23/32)、37.5%(12/32);此外,观察组的KPS评分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体力恢复更好(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用实施针对性护理和营养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体力的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肝癌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对于一定时间内无法经胃肠道喂养的患者而言,静脉营养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营养成分多且复杂,其稳定性就成为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本文就全合一静脉营养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静脉营养 胃肠外营养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状况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涉及伤口愈合的病例,利用X2检验分析营养状况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营养状况的程度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结论营养不良是伤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故必须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况,利于伤口的愈合。

  • 标签: 营养不良 伤口愈合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