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持续慢性肝损伤引起的可逆性疾病。肝纤维化组织中一直伴随缺氧,且缺氧能促进发展进程。为了了解缺氧促进肝纤维化的机制,指导用药治疗,文中从炎症、血管生成以及表观遗传学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 肝纤维化 炎症 血管生成 表观遗传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肿瘤向肺部转移的新机制,并为此配发康奈尔大学肿瘤转移领域顶级学者撰写的专题评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肩痛阻碍了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本文从肌张力异常、肩袖损伤、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不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患者护理等方面探讨脑卒中后患侧肩痛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脑卒中 肩痛 发病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入侵肠道时引发免疫反应会对肠壁进行修复。新发现对开发防治肠道致病菌的新手段,缓解因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增加的严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射干麻黄汤是传统中医治疗哮喘(支气哮喘)的名方,其对于哮喘的治疗效果经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已经得到了证明。广大医学研究者也着眼多个方面,对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深入研究总结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疗效数据,有助于为更进一步探讨射干麻黄汤对哮喘的治疗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射干麻黄汤 哮喘 疗效 治疗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能够安全可靠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整体治疗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疾病造成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照料者带来极大不方便。高压氧(HBO)作为治疗及康复手段,为脑梗死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本综述主要简述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及在脑梗死方面的治疗现状。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并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选用自制调查表对49所中小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管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工作预案的建设完善率为83.67%、组织机构为73.47%、学生健康档案记录为69.39%、缺勤记录为85.71%、晨检制度为85.71%,专人负责建设完善率为77.55%;其中学校医务室的完善率为85.71%,疫情登记报告87.76%,消毒隔离制度89.8%,接种证查验登记81.63%。结论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完善率较低,有必要完善机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等的医疗预防水平,确保卫生等设施设备的完善,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监护。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机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因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力度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鼓励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药品稽查上下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考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药品稽查联动执法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加大区域专项联合整治、推进稽查信息联网共享、建立案件协查通报机制、实行区域多部门协作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我国药品稽查工作。

  • 标签: 药品 稽查 联动机制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癌症属于肺癌的一种,也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目前临床对癌症的治疗常采用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治疗成果。但是,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的初期,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如果解决靶向治疗引起的耐药性是目前临床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近几年来,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因此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潜在的致癌基因已经被验证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MET基因扩增,KRAS基因突变等。本文重点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的机制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依据。

  • 标签: 非小细胞癌症 肺癌 靶向治疗,耐药性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emphysema)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小气道重构为其三大病理特征。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主要病理现象,其病理机制主要包含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衰老及凋亡等等。本文以细胞衰老机制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肺气肿细胞衰老相关靶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肺气肿 细胞衰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据细菌耐药的研究成果,制订新的抗生素应用指导意见临床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3月组建小组,根据细菌耐药机制,调整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对策,包括做好病原学的诊断、重视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利用、降低筛选获得性耐药风险、做好药物动力学检测、合理联合用药。结果2016年,住院部医院感染、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联合用药率、高耐药可能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71.5%、38.5%、2.4%、5.6%,低于2015年5.2%、78.5%、42.1%、3.1%、8.1%,2016年病原学检查率58.1%高于2015年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管理对策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平,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感染。

  • 标签: 细菌耐药 耐药机制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较为多发,临床调查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不良、遗传等因素都会提升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发病率,而目前临床多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下文将详细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探究。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以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和降血脂药临床用药数据为基础,提取并分析降血脂中药数据,结合文献调研方法,将降血脂中药分为五类,研究降血脂中药的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降血脂中药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降血脂中药的不良反应症状相对西药轻微且发生率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降血脂 中药 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 发生机制
  • 简介:摘要现代研究发现,生物膜与慢性伤口的感染和难以愈合密切相关,如何防治生物膜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追本溯源,了解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对从源头上寻找有效防治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伤口 生物膜 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已发糖尿病足的截肢风险。方法从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对糖尿病足进行综述。结果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进一步普及培养和提高临床护士对糖尿病足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以增强糖尿病足的预防意识而如何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足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更是医护人员今后的重要课题和使命。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牙周病指的是发生于牙龈、牙周膜等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病患病率较高,是严重影响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本文结合已有的部分研究结论,对于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牙周病 系统性疾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回顾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选取应用一般西医治疗方法的10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选取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10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分析研究每个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同时应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相应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中医药是我国文明的瑰宝,在医药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西方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的特征与科技的发展对中医药学进行创新和改进,是中医药学家所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中药炮制机制在中医药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药制剂主要作用于清热解毒和舒缓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和炮制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中药制剂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我国现代中医药炮制机制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研究进展 研究思路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AD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与记忆力逐渐下降,并最终发展为综合性认知功能障碍。AD的主要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老年斑(SP)的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和突触减少等,其中涉及的发病机制是相当复杂的。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AD可以被视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小胶质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小胶质细胞在AD斑块积聚也被认为是该病的病理学经典标志。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虽然可以减轻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但长期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同时也能促进炎症介导的认知功能损伤和细胞毒性。因此,本文就小胶质细胞在AD发病中的相关作用及AD神经炎症机制与临床治疗做一简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