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人布病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方法对与牛羊有密切接触的饲养员、屠宰工人、清洁工人等人群共1089份血清标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比较敏感性100%,特异性98.57%,符合率98.62%。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对需进行布病抗体检测的标本可以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阳性者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注射液的局部毒性。方法采用BALB/c小鼠、SD大鼠、豚鼠、新西兰白兔观察局部毒性反应。结果布洛芬注射液全身主动过敏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对血管无刺激性,亦无溶血和红细胞凝集现象。结论布洛芬注射液用于临床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布洛芬注射液 局部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过敏试验的剂量设计。方法以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为供试品,设计被动过敏试验,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抗肿瘤类药物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应按动物暴露剂量下的实际耐受情况,合理设计PCA试验的暴露剂量水平。

  • 标签: 被动皮肤过敏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剂量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日光紫外线辐射危害认识的深化,防晒意识的增强,防晒化妆品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化妆品已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防晒产品实际的防晒效果又如何呢?参照美国FDA推荐的测试方法,采取人体试验,来评价市售5种防晒化妆品的实际防晒功效。

  • 标签: 防晒化妆品 紫外线 SP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剂量设计。方法以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为供试品,设计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抗肿瘤类药物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应按动物暴露剂量下的实际耐受情况,合理设计ASA试验的暴露剂量水平。

  • 标签: 被动皮肤过敏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剂量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水杨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分别对水杨梅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水杨梅根中可能含有糖类、三萜皂苷、鞣质、有机酸、蒽醌类、香豆素类、酚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和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资料。

  • 标签: 水杨梅 化学成分 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眼刺激性。方法试验前眼睛经检查合格的4只新西兰白兔用于试验。采用自身对照,左眼给予供试品,右眼给予等量的空白。每天给药2次,上下午各1次,连续给药14天,0.1ml/次/眼,供试品原液给药,浓度为1mg/ml。每天给药前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h、2h、4h、24h、48h、72h对眼部进行检查,采用双盲法用裂隙灯观察兔眼刺激情况并评分,试验结束,取眼球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14天给药,药物对正常兔眼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对兔眼无刺激性。

  • 标签: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眼球 刺激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多西他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多西他赛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400.0mg/kg、320.0mg/kg、256.0mg/kg、204.8mg/kg、163.8mg/kg和对照组。400.0mg/kg组死亡率为100%;320.0mg/kg组死亡率为60%;256.0mg/kg组死亡率为20%;204.8mg/kg组死亡率为10%。163.8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多西他赛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90.7mg/kg,95%可信区间为263.2-321.1。

  • 标签: 注射用多西他赛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光接触性变应原在慢性光化性皮炎(C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方案,以PhilipsTL20W/09N为光源,采用20种光斑贴变应原,对69例CAD患者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69例CAD患者中光斑贴试验阳性58例占84.06%。最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氯丙嗪、对氨基苯甲酸、重铬酸钾。结论光接触性变应原与CAD发病密切相关。CAD患者应避免接触光斑贴试验中呈阳性反应的变应原。

  • 标签: 斑片试验 皮炎 光变态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兰索拉唑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兰索拉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大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00.0mg/kg、180.0mg/kg、162.0mg/kg、145.8mg/kg、131.2mg/kg和对照组。200.0mg/kg组死亡率为90%;180.0mg/kg组死亡率为50%;162.0mg/kg组死亡率为30%;145.8mg/kg组死亡率为10%。131.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大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174.8mg/kg,95%可信区间为165.2-184.9。

  • 标签: 注射用兰索拉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伏立康唑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伏立康唑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设定剂量分别为274mg/kg、247mg/kg、222mg/kg、200mg/kg、180mg/kg、162mg/kg和对照组。274mg/kg组死亡率为90%;247mg/kg组死亡率为70%;222mg/kg组死亡率为40%;200mg/kg组死亡率为30%;180mg/kg组死亡率为20%。162mg/kg和对照组无动物死亡。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23.07mg/kg,95%可信区间为208.18-239.03。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处理,找到解决方法,以帮助病人安全及时地输血。方法运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交叉配血,对MGT交叉配血不合者以凝聚胺法(MPT)作对照试验,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不规则抗体筛查,同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MGT法检出交叉配血不合的20例中,主侧不合的4例,次侧不合15例,主侧次侧均不合1例。其中假阳性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DAT阳性16例。结论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时,首先要分析标本与相关病史并且依据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关试验,探究其原因同时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处理。

  • 标签: 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 分析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氢铵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鱼的毒性大小。方法在实验室中各个塑料桶装20L水,分别配置碳酸氢铵5000mg、3000mg、1000mg、500mg、100mg、50mg、10mg、5mg、1mg、0.5mg/l,0mg/l为空白对照;氯硝柳胺50mg、10mg、5mg、3mg、1mg、0.5mg/l作为对比组。各组分别投放鲤鱼、鲫鱼、草鱼、花鲢鱼苗10条后连续观察96h。结果碳酸氢铵5000mg、3000mg、1000mg/l,4种鱼苗4h内全死亡,500mg/l,8h内4种鱼苗全部死亡,100mg/l,48h4种鱼苗全部死亡,50mg/l及以下浓度和空白对照,96h后4种鱼苗存活92.5%-97.5%;氯硝柳胺0.5mg/l及以上浓度96h4种鱼苗全部死亡。结论碳酸氢铵对鱼的毒性比氯硝柳胺小,50mg/l及以下浓度对4种鱼苗比较安全。

  • 标签: 碳酸氢铵 氯硝柳胺 毒鱼 存活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应力试验与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联合预测效果,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以合理指导孕期医学照料。方法对2011年5~7月的首诊孕妇进行普查追踪,采用SAS9.2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早产组的宫颈短缩程度高于非早产组(Z=4.7577,P=0.001),且宫颈长度<25mm者其宫颈短缩也明显增加(Z=3.1030,P=0.001)。宫颈短缩作为单项指标预测早产和联合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其特异度分别为0.8421和0.8947。结论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的灵敏度高,在其初筛的基础上,宫颈应力试验可作为复核的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可能。

  • 标签: 宫颈应力试验 宫颈短缩 宫颈长度 早产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潜血二种检测方法同时使用的必要性。方法用化学法(Pyramldon法)和便隐血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试纸同时检测295例粪标本进行对照实验并分析。结果二者一致性符合率为83.7%,但有16.3%的不符合率。单独化学法或免疫法都可能因其方法学的某些缺陷而产生一定的漏捡或伪阴(阳)性结果,故建议二者必须同时检测。

  • 标签: 大便潜血 Pyramldon法 双抗体夹心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板蓝根中靛玉红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靛玉红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影响超声辅助法提取靛玉红的主要因素,并优化板蓝根中提取靛玉红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确定的靛玉红最佳提取工艺为板蓝根粗粉以12倍量无水乙醇,于16kHz功率、60℃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共2次,该工艺下测得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14.20μg?g-1(生药材)。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易行,提取周期短,效率高。

  • 标签: 板蓝根 靛玉红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中固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ELISA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现象。现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于下,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 标签: 酶联吸附试验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