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牛角致眼外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眼科2005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52例(158眼)牦牛牛角致眼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2例眼外伤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男女(11.9);左眼多于右眼,18~40岁者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的发生率高(1.71);致伤类型主要为眼球穿孔伤,眼睑裂伤,眼挫伤,眼球破裂伤,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及眼眶骨折等,所有病例每人至少存在以上2种类型的损伤。152例(158眼)治疗后视力≥0.05者91例,眼球摘除18例,眼球萎缩11例,随诊未发生狂犬病、破伤风。结论牦牛牛角致眼外伤后果严重,外伤因及时治疗,并加强预防宣传及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牦牛牛角 眼外伤 分析
  • 简介:摘要高原病是高原地区常见疾病,包括急性高山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目前预防和治疗高原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乙酰唑胺、西地那非、硝苯地平和沙美特罗5种药物,在采用该类药物治疗高原病时,如何选择用药和剂量调整、肝肾功能不全或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正确用药等是目前关注的话题,是提高治疗高原病用药合理水平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高原病 地塞米松 乙酰唑胺 西地那非 硝苯地平 沙美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原地区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并探讨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6例高原地区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的产后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并分析对策。结果根据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按几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原因、会阴裂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原因。结论高原地区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要明显大于普通产妇群,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产检,给予产妇预防性缩宫药物以及加强对其他状况的处理方案可有效避免产妇产后出血。

  • 标签: 高原地区 阴道分娩产妇 产后出血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原反应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原反应患者进行探究,共有65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反应住院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原反应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藏族居民190例,采集其末梢血和静脉血标本,分别于采集后0h,8h,24h,48h以及72h开展血液检测。结果采集后立即开展检测时,末梢血同静脉血之间的血常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末梢血同静脉血具有高度相关性;采集后48h的MCHC、MCV以及采集后72h的MCV、MCHC、HCT、MCH、PLT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时段RBC、WBC、HGB结果和立即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高原环境较为特殊,因此末梢血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应以静脉血检查为主,同时为了使血液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应在采集后48h内开展检测。

  • 标签: 血常规 高原环境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探究既往患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如何评估其贫血程度以利于及时治疗。总结一例既往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对此类患者肾性贫血的判断中结合贫血的临床表现、网织红细胞数量的增高、血清铁指标的异常改变进行综合评定,给予治疗后相应症状好转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加以探究。

  • 标签: 高红症 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治疗高原地区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青海省中医院风湿科接受治疗的60例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阳补肾汤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DAS28评分、血清学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法治疗高原地区肾阳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佳。

  • 标签: 温阳补肾法 高原地区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宗教信仰是人类普遍、长期具有的一种心灵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甘肃省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发祥地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万人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的信仰文化、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存在很大差异,在这五个民族中藏族、土族多数信仰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佛教。宗教信仰的内因,深藏于人心、人性的深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学的日渐完善,作为护理工作者,在呼唤“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服务”的今天,对有宗教信仰的病人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和帮助,从而达到其身心的整体护理,促使病人尽快的康复,已成为我们护理人员应该面对掌握的课题。根据身处高原多民族信仰患者特殊需要,医院领导高度决策,在新住院部医疗大楼内科病区设立民族特色病房,民族病房的建立使患者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在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增加了尊重感、归属感、安全感,增加医患之间彼此信任,减少了种族之间的距离差异,增进了与少数民族患者之间的感情,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笔者就如何做好对有宗教信仰的患者的护理提出了自己的做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作一报道。

  • 标签: 高原 少数民族 信仰 特色病房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区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84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剖宫产术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则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后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4%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剖宫产手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原地区 剖宫产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生活环境,导致颅脑损伤后,病情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和严重性,而丙二醛是脂质氧化的一种终产物,可间接反映体内氧化应激的发生和发展。血清丙二醛水平与高原地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近期预后有没有相关性、有怎样的相关性。能否通过改变血清丙二醛的水平,对高原地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危分层以及改善近期预后,已经逐渐被研究人员重视。

  • 标签: 血清丙二醛 高原地区 重度颅脑损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