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来本科室就诊的6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病因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是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损失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应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患者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给药错误根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针对32例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采用控制理论进行安全管理。结果给药错误发生例数及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给药错误预防控制是患者安全的前提,现场控制是患者安全的关键,反馈控制是患者安全的保障。

  • 标签: 控制理论 给药错误 不良事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送诊到手术所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1%,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2例胸腰椎损伤伴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损伤控制 骨科理论 胸腰椎损伤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中医全科医学在社区医疗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西结合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具有非常明显、独特的优势,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金钥匙。中医全科的教育模式有很多,而社区实践在中医全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注重中医全科医学生的社区实践,才能巩固各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全科医学。

  • 标签: 社区实践 中医学 全科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哈萨克族医学是哈萨克人的祖先在对天、地、日、月、水、火等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展了它们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和相互克制的依存关系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六原学说是哈萨克医药理论的核心,指导哈萨克医药的一切理论和医事活动。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哈萨克医药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药物的属性,饮食的属性,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哈萨克医学 理论 健康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探讨倒置的是败诉风险倒置的对象必须是部分要件事实被告人对本来的证明责任对象应从相反的方向承担证明责任等对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的理解。

  • 标签: 举证责任倒置 特点
  • 简介:摘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相关概念、起源及发展,总体研究方法、过程及特点,重点阐述扎根理论在护理研究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广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护理研究 具体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针因其在治疗中风肢体痉挛的特殊疗效备受临床针灸医生的亲睐,其作用机理亦受到普遍关注。患侧肢体痉挛状态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一,过高的肌张力直接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痉挛状态伴有疼痛还影响病人睡眠,情绪及精神心理状态1。因此偏瘫的恢复过程中,痉挛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抑制痉挛是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主要内容及难题。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头针治疗中风肢体痉挛较体针疗效明显16-17。

  • 标签: 头针 中风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8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15天、25天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干预后15天、25天在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抗生素药物的管理,探索PDCA循环理论在抗生素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自2011年4月份正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对临床病人进行个体化管理及调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抗生素使用规范、抗生素用量及病人的病情。结果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性明显提高,减少药物滥用,在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保障下,提高了抗生素使用效率,减少耐用风险。实施PDCA循环后滥用药程度分类、滥用的用药强度(AUD)程度和用药疗程3个角度的不合理病人例数均明显低于对实施常规管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临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使抗生素用药更加规范、科学,提高用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抗生素药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结合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探讨药物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药物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环境、文化的变化以及张仲景的个人素质修养,促进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逐步建立,共同促使了《伤寒论》这部理论巨著的产生。

  • 标签: 伤寒论理论构建动力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主宰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如果出现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等病证,则人体阴阳会受到极大影响,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殆,所以血是人的生命之本。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 标签: 肝藏血 血证 治血先治肝 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