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导管(PD管)移位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约57%~92%伴有网膜包裹,是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就腹膜透析移位导管复位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降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肿瘤患者,使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其进行置管给药,观察分析治疗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静脉炎发生率为3.879%,没有患者出现渗透性损伤、创口感染、局部炎症及静脉血栓等症状,出院后恢复情况较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PICC导管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因长时间输液带来的痛苦,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普及。

  • 标签: 肿瘤患者 化疗 PICC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简写PICC)堵塞的形成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63例PICC置管患者中19例发生导管堵塞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均与患者处于肿瘤晚期,PICC置管前患者D-二聚体升高有关。结论PICC置管患者导管堵塞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有关。

  • 标签: PICC 导管堵塞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情况,探讨继发性导管移位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不同位置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生理盐水重力冲管、滴注、爬楼梯、过深的导管拔出到正常范围等处理。结果12例导管继发性移位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3例导管拔除。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的预防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以提高PICC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继发性移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2008-2015年共收治的2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并结合文献报道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行乳腺肿块切除术108例,占46.9%脓肿切开引流后行乳腺象限切除85例,占36.9%瘘管及周围乳腺组织切除37例,占16%,乳头凹陷者均给予矫正,术中病变性质不确定者行快速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扩张的乳腺导管,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部分有官腔闭塞,管壁纤维化,病理见周围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是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泌尿外科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性,并对其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病房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于清晨600采用无菌容器采集患者中段尿并送检,做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结果60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39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共检出病原菌67株,其中真菌45株(67.2%),革兰阴性杆菌15株(22.3%),革兰阳性球菌7株(10.4%)。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其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敏感,而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相对耐药。结论对导致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病原菌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rer)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肿瘤中长期化疗。目前以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广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稳定的无痛性静脉输液通道1-2。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中长期化疗 无痛性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深静脉E形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采用雅格力胶布在常规贴膜的基础上做E形固定,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贴膜固定,两组患者的置管方法、冲封管方法等导管维护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导管脱出的情况、深静脉导管穿刺处皮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试验组导管脱出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穿刺处皮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形固定法是一种简单易执行的操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E形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护理干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从术前和术后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并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的100例房颤患者予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且恢复正常体质。结论对房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同时对所有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从而有效降低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房颤 护理 探究
  • 简介:摘要随着静脉输液工具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等中心静脉导管。如何因人因病合理选择静脉导管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各种导管的特点做了综述。

  • 标签: 静脉输液 CVC PICC TIVAP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方法首先成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然后建立中心静脉导管换药小组制度,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和职责,规范中心静脉换药程序,进行系统培训,落实临床实施要求,最后评价效果评估。结果加强了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管理,提高了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换药的护理质量,同时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中心静脉换药小组的有效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小组成员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 标签: 深静脉换药小组 建立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在ICU行CVC置管后缝合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在ICU行CVC置管后行无缝线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导管脱管率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无缝线固定 缝合固定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应用导管的136例患者,对其实施导管护理相关制度,从而提升导管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结果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后,非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95例不同部位深静脉导管留置者发生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9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中,置管出口部位感染9例(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例(6%),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中主要是导管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导管类型、敷料及医务人员操作护理,最大限度地建立防护屏障、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等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为开展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13.63%(74/543),将发生感染患儿纳入感染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调取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相关资料。结果研究显示,感染与对照组早产比重、极低体重比重、剖宫产比重、5minAgpar≤3分比重、置管部位、置管时间≥7d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与早产、极低体重、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置管部位与时间密切相关,需做好风险等级管理,科学选择置管部位,积极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理集束化管理。关键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疾病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出血患者5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若患者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则为患者开展子宫切除术或者是盆腔内动脉选择性结扎手术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开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止血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等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急症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手术开展治疗,具有子宫保留率高、止血快等诸多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急症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导管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2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直接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则在PICC置管中加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1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PICC置管中加入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ICC导管 妇科恶性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经验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栓率、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血流量为250~300ml/min,本组病例中8例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2%,血栓经溶栓后完全治愈;有5例发生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3.89%,治疗有效率为100%,导管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导管留置1年后。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选择,正确使用和维护留置导管,可降低血栓形成、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