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的疗效。方法100例(108颗牙)隐裂牙牙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与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隐裂牙牙采用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临床疗效更胜一筹。

  • 标签: 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 隐裂牙牙髓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牙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月3月因乳牙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8例患儿(136牙)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64人(72牙),选择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对照组64人(64牙),选择常规器械治疗,返院复查时统计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治疗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4%,对照组为81.3%;观察组的治疗舒适度为98.4%,对照组为64.1%;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高,能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牙龋病 化学-机械微创法 常规器械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治疗中疼痛局部麻醉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则接受的是阿替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反应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的优良率达到了98.00%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4.0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脉搏、呼吸、体温指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的麻醉中采用阿替卡因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 麻醉 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硝唑合剂对牙体牙髓临床治疗以及安全性效果的研究。方法笔者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常规治疗和奥硝唑合剂对牙体牙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同的症状。结果治疗组运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明显好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的不良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恶化,不良症状出现率低,具有很好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安全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填RCT、欠填RCT与恰填RCT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共包括486颗患牙),均采取RCT治疗,根据患者根管填充程度将其进行分组,超填RCT、欠填RCT和恰填RCT三个组别,各4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结果恰填RCT组治疗成功率(97.50%)明显高于超填RCT组、欠填RCT组治疗成功率(77.50%、80.00%),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填RCT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优于超填RCT与欠填RCT,其治疗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填RCT 欠填RCT 恰填RCT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体牙髓治疗中,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牙体牙髓时,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后,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炎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治疗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与分次根管在牙髓根尖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口腔科接收的牙髓根尖周病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分次根管治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的炎症消退时间、治疗费用、疼痛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现显著(P<0.05)。结论在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治疗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 分次根管 牙髓根尖周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填RCT、欠填RCT与恰填RCT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共包括486颗患牙),均采取RCT治疗,根据患者根管填充程度将其进行分组,超填RCT、欠填RCT和恰填RCT三个组别,各4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结果恰填RCT组治疗成功率(97.50%)明显高于超填RCT组、欠填RCT组治疗成功率(77.50%、80.00%),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填RCT治疗牙体牙髓的临床效果优于超填RCT与欠填RCT,其治疗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填RCT 欠填RCT 恰填RCT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市区乳牙列患龋率情况,及其与乳牙列错颌畸形的相关联系。及时做好龋和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工作。方法对昆明市市区三所幼儿园的乳牙全萌出且达到颌接触的2116名乳牙列儿童进行调查,统计其患龋情况。结果患龋人数为1343人,患龋率为63.5%。结论昆明市乳牙患龋率与其他省市相比,发病率较高。乳牙龋坏对正常的乳牙列及将来的恒牙列均有影响。故需加强乳牙列龋齿的治疗。

  • 标签: 乳牙列 错颌畸形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6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治的130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8例,分别使用常规治疗和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根管填充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填充率高于对照组的,而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根管填充率高,且疼痛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隐裂伴牙髓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牙髓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7例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我院的积极的治疗,17例患者的牙髓病得到了及时的医治,预后较好,患者对疗效十分满意。结论牙髓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牙髓、慢性牙髓牙髓变性及牙髓坏死(坏疽),病症在发作时患者会坐卧不安,同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睡眠、学习及工作。

  • 标签: 牙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9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根管治疗,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9%,与对照组的81.21%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治疗组的牙周炎发生率、牙齿松动发生率以及牙齿叩痛发生率等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牙周 牙髓 联合病变 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72例牙体牙髓患者,共有患牙580颗,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根据治疗后X线牙片显示的填充程度分为欠充、适充及超充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状况。结果适充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欠充组(63.1%)和超充组(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9,59.036,P<0.05);适充组患者疼痛牙比例为7.7%,欠充组和超充组疼痛牙比例分别为39.6%和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7,47.410,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时,需加强填充质量,保证适当填充,避免欠充和超充,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疼痛。

  • 标签: 根管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 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牙髓炎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医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划分成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中的患者均接受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待治疗一段时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检测指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术后2d的VAS评分、GI评分以及术后继发感染率均比较低,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牙髓炎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继发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炎与三叉神经痛误诊情况。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文献分析与回顾性分析法。结果60例误诊患者经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后发现存在牙龋齿、牙隐裂,并且已经有27(45.00%)例患者出现了龋洞,而有19(31.67%)例患者有药物填充行为。在对60患者施冷热刺激实验是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头面部剧烈疼痛的现象,由此,将患者的病情改判为牙源性头痛。随后,对患者行经局麻下开髓引流、拔髓、根管预备以及根管充填治疗。此外,还同步给予患者消炎镇痛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疼痛全部消失。结论牙髓炎引起的疼痛位置较为复杂,因此容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加强对患者病史信息与发病信息的收集,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工作,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髓炎 三叉神经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继发糖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白血合并糖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7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后,均顺利度过化疗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所占比例高达94.3%(66/70)。结论对急性白血继发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好综合护理,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和指导下可促进患者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白血病 糖尿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年发病数1~5例,发病呈流行趋势,病死率100%。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56%病例未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 标签: 狂犬病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糖尿性心肌和高血压性心脏影响下患者左心功能的差异。方法将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1例为糖尿性心肌,54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测试两组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糖尿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射流最高速度、室间隔Sa、下壁Sa等指标显著低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而Tei指数、室间隔ET、下壁ET则显著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心肌病患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都能引起心肌舒张功能减退,其中糖尿性心肌所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更为显著,可用Tei指数和DTI检测技术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糖尿病性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眼底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作为对象,分为病变组80例和无病变组68例,分析2型糖尿并发眼底病变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G、TC、LDL-C、Cr、Urea等五个指标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TC、LDL-C、Cr和Urea等生化指标可能是2型糖尿并发眼底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