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改了患者的住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运重建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探究分析该治疗措施对心肌血运重建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在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改善心肌血运重建,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痰浊痹阻证 心肌血运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出血再入院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工作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8例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展开详细的描述性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在医院328例扁桃体切除术病例中,术后出血再入院的共有11例,患者术后出血再入院比率为3.4%。结论通过对扁桃体术后出血再入院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创面感染、口腔护理不当以及饮食不合理等是导致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率,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定期检测基础疾病。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出血 护理 创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5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68.8%;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期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肩周炎,1例骨折愈合延迟;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病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精神病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入院宣教知晓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入院宣教知晓率由开展前的41.09%提高到70.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对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2%,显著高于实施前8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品管圈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精神病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及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提高 精神病人 入院宣教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宣教方式不同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模式和常规入院宣教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协作型入院宣教能够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入院宣教 医护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55%(55/100)的产妇对留置导尿管感到不适,术后留置导尿管24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2.0%(46/50),14%(7/50)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征。术后留置尿管12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8.0%(49/50),无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尽早恢复充盈及排空功能。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55例对照组以及5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是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模式是传统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结果对比入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各方面(包括精神健康、精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再入院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生活质量 再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腹症患者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医治的急腹症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通过重建技术得到影像学图像,总结多排螺旋CT诊断同病理学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的检出准确率小于病理学诊断,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腹症患者中,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很好,诊断的准确率很高。

  • 标签: 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8例,良6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优3例,良5例,可6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73.7%;经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肩周炎,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出现2例肩周炎。1例克氏针滑移,并发症发生率为15.8%,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 内固定 锁骨骨折 克氏针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卧床24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卧床12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卧床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血糖 尿素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发生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53例发生尿潴留,占35.3%;而53例尿潴留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60岁者(P<0.05);且尿潴留患者中,行子宫切除术者明显多于保留子宫者、椎管内麻醉者明显多于全身麻醉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53例尿潴留患者中,使用改良网片者与使用Prolift网片者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较多,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是否保留子宫等均是导致尿潴留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伤需及早诊断及治疗,以尽可能减少尿潴留发生。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尿潴留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对比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8例病患(共98只眼),同时基于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包含术前组、术后一周组与术后1个月组,各组均为98例病患不同时期的调查资料,以上调查资料主要不同手术时间98例病患的泪膜破裂周期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泪膜破裂周期对比方面,其中术后1个月组的泪膜破裂周期要显著少于术后一周组与术前组,三组数据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关系,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膜破裂周期会因为白内障手术而受到影响,而且普遍病患在手术后泪膜破裂周期出现显著减少,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泪膜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排便时间对于改善便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及干预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通便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排便时间的管理,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缓解情况的差异,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对照组60例便秘患者有43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1.6%,干预组58例便秘患者有51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便秘患者进行固定排便时间的管理,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且方便易行,无副作用。

  • 标签: 便秘 排便时间 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