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技术治疗痔疮术前医护化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14例痔疮治疗患者采取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应用CICARE沟通程序对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痔疮的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比较应用CICARE沟通模式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应用CICARE沟通模式访视前后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更加规范,有效,可以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了手术应对能力,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医护一体化术前访视 治疗性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位”方法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记账单管理、专管员管理和专用箱管理为“三位”方法用于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完成对高值耗材使用过程的可追溯管理。观察方法实施前后对高值耗材登记中漏登、错登现象,费用记账中漏账率等方面的比较。观察方法实施前后对漏登、错登、漏帐方面修正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与实施“三位”方法前相比,漏登率由1.75%下降到0.42%,错登率由0.22%下降到0.04%,漏账率由1.96%下降至0.4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漏登修正率由52.08%上升到100%,错登修正率由83.33%上升到100%,漏帐修正率由72.22%上升到100%,组间比较在漏登修正率和漏帐修正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错登修正率上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位”高值耗材管理方法的应用改变了日常登记方式,减少了漏登、错登现象,降低了漏账率,而对于漏登、漏帐、错登的追溯和修正达到100%,大大提高了手术室对于高值耗材的管理水平。

  • 标签: 三位一体 高值耗材 漏账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急救中应用传统模式,实验组急救中应用化急救路模式,观察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住院前死亡率、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开展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其能够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患者生存率。

  • 标签: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26)。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护理方案。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各组血压指标的改善情况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分为(4.78±1.26)分,比对照组的(2.31±1.74)分高,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收缩压为(121.36±8.41)mmHg、舒张压为(75.76±5.03)mmHg,比对照组的(138.65±8.73)mmHg以及(87.22±5.14)mmHg低,P<0.05。结论对眩晕者采取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应用价值 眩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模式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医护理干预针对老年胆结石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接收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相关指标、SAS和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下床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老年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具有护理效率高,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负性情绪少,治疗依从性强,并发症少的优点,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中医护理 胆结石 老年患者 围术期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医护理实习生80名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调查实习生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教学临床带教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实习生理论和实操成绩,及其自我效能感。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医护理 教学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腰椎疼痛缓解时间(21.5±2.3)d显著短于对照组(46.7±4.5)d,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68.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腰椎疼痛和提高其腰椎活动功能,还能缩短其预后周期。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共5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情况方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对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 标签: 中医护理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对1例行肠ESD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肠ESD围手术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失眠、焦虑、出院宣教等方面的中医护理,经过13日的住院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疼痛、失眠、焦虑缓解,好转出院。

  • 标签: 肠ESD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明确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切口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肠道息肉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将责管理模式引入护理管理,能显著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避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责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一人一责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品”专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品”专科护理模式,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分别为48例和39例,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00%和78.00%,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品”专科护理模式,能够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ldquo 一病一品&rdquo 专科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种新型骶尾部防压疮垫,包括压疮垫本体、骶尾孔、固定带、腰垫,本实用新型防止骶尾骨产生压疮,可以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舒适度,最大程度上提高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新型 骶尾部防压疮垫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款可穿戴腕式心电记录仪和款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心电监测记录结果,评估前者的幅频响应的准确性和两款记录仪的人体实测信号的致性。方法输入两组标准信号,幅度为1mV,频率分别为5Hz和10Hz,对比标准信号输出;选取6位志愿者受测者分别佩戴两款记录仪设备,将获取的心电信号(QRS波振幅和波宽,T波振幅和波宽,QT间期)进行对比。结果第款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响应特性;通过分析波形特征,未发现两种记录仪设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第款可穿戴腕式心电记录仪有较好的幅频相应特性;并且人体实测的ECG波形与已通过CFDA认证的第二款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高度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ECG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次性和二次性完成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04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52例,次根管治疗)、对照组(52例,二次根管治疗),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次根管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二次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次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98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次性根管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用药时间以及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1.30%vs96.15%)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13.0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药时间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次根管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炎患者均具有高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但次性根管法治疗其复发率更低和更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传统多次根管治疗 牙髓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牙科于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病具有着显著的疗效,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要优于多次根管治疗。

  • 标签: 一次性根管 牙髓病 临床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