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璧山区八镇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及老年人群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中医体质辨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璧山区八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资料,同时对调查对象2017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者中74.24%了解中医体质辨识工作,1.14%知道中医体质分为9种,6.06%知道自身体质,4.17%知道对应的中医保健指导,1.70%按照中医保健指导进行中医保健,12.69%对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满意,98.48%需求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中医保健指导。调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表中,100%完成了中医体质辨识的分类书写及电脑录入,100%对中医体质辨识人群进行了中医保健指导,100%开具了中医健康处方,知道自身体质的32名老年人中100%所述与资料相符。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改善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努力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让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辨识 调查问卷
  • 简介:目的分析牙牙髓炎、根尖周炎对固定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固定修复后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42例,观察诊断时确定患牙的体征依据,统计治疗后固定修复体保存情况。结果医生诊断时,以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为依据28例,占66.7%;以牙片为依据6例,占14.3%;以根尖部瘘管为依据5例,占11.9%;以犬齿凹压痛为依据3例,占7.1%。经治疗后,修复体保留且根管治疗顺利完成,保持原本的固定义齿功能患者19例,占45.2%;原固定修复体去除14例,占33.3%;姑息保留9例,占21.5%。结论临床诊断固定修复后牙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时,根尖部牙龈充血、肿胀、压痛及牙片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不过经治疗后固定修复体的保留率尚不足50%,固定修复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牙的牙髓情况。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 牙髓炎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矫治器矫正治疗在错位牙固定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固定修复治疗的40例牙错位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参考组(20例),观察组采用活动矫治器矫正治疗,参考组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正治疗,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修复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修复后1年、2年观察组对修复效果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修复体移位、牙髓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活动矫治器矫正在错位牙固定修复治疗中效果确切,修复成功率高,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基牙错位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检测中运用不同培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55份透析用水样本为研究对象,在胰蛋白胨葡萄糖浸膏琼脂(TGEA)、Reasoner’2A琼脂(R2A)和血培养中分别接种,在20℃和35℃中分别进行48~168h的培养,并且结束培养时,计算培养皿的细菌菌落数。结果R2A和TGEA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均高于血培养基组(P<0.05);与血培养35℃培养48h相比,R2A在20℃环境下培养168h的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同时,经Bland-Altman分析,TGEA培养30℃培养120h和R2A培养20℃培养168h细菌检出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TGEA或R2A培养能够使透析用水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提高。

  • 标签: 透析用水 培养基 血液透析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液细胞学法(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筛查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4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TCT检查、HPV检测及联合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三种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45例患者病理活检,宫颈炎1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4例,鳞状细胞癌(SCC)11例、腺癌(AC)6例,非典型腺细胞癌(AGC)2例;HPV检测符合率为64.9%,TCT检测符合率77.6%,联合检测符合率92.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液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的准确率高,优于单一检查,更具临床价值。

  • 标签: HPV检测 液基细胞学法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8年6月份护理“三”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护理人员三理论考试合格率低的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不足与护理人员学习薄弱环节,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人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三”理论考试不合格人员中见习护士、护士占57.8%,且50%以上人员在2017-2018年护理部组织的三理论考试中有两次不合格经历。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对考试重视程度不够;考试试题出题欠合理;低年资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欠扎实;部分特殊区域补考率占比较大。

  • 标签: 护理人员 三基理论 考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氧自由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氧自由指标、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氧自由指标、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9.4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机体高凝状态,降低全身氧自由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纳 急性脑梗死 氧自由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质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方法建立护理质控信息系统,在全院22个护理单元、44名护理质控人员中应用,分析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护理管理质控信息系统后科室月质控、护理部质控反馈的统计时间显著短于手工统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前后工作效率、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规范化、质控人员积极性的提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应用护理质控信息系统1年后,与2015年未应用前相比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2016年0.046‰,2015年0.07‰;压疮发生率2016年0.005‰,2015年0.016‰;给药错误发生率2016年0.078‰,2015年0.163‰;非计划性拔管率2016年2.37‰,2015年4.2‰。结论护理质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统一化,有效提高了护士长的质量管理效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信息系统 建立 应用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58例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分析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结果158例患者中,伴有焦虑情绪者102例(64.56%),伴有抑郁者94例(59.49%)。其中,消化道肿瘤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7.27%,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8.18%;>51岁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8.13%,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5.63%;女性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9.73%,抑郁情绪发生率为74.32%;病程为1~10年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3.77%,抑郁情绪发生率为70.49%。与其他组别均有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常出现较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应得到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住院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记录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为91.04%,与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100.00%)对比P>0.05;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体类型中以肾积水所占比例较高(55.22%)。结论利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较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并实施相应处理,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关系,也影响着医疗质量。胃镜检查中护理的专业性更重要,更能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前的紧张感和术后的恢复情况。

  • 标签: 胃镜检查 舒适护理 患者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我院骨折卧床并伴随便秘患者48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系统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便秘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7%,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骨折卧床伴随便秘患者提供系统护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尽快解除患者便秘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系统护理 骨折卧床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系统护理在消化内科胃溃疡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0名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化护理方式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护理研究过程中通过系统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身体恢复效果,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胃溃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同时往往患者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值得在未来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临床价值。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58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29例,采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对照组29例,不采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分析研究两组孕妇的出血危险因素,并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分系统的效果。结果研究组2出血率为3.45%,对照组出血率为10.34%,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输红细胞率为3.45%,输血小板率为0,对照组输红细胞率为6.90%,输血小板率为3.45%,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孕妇的产后出血率、输红细胞率以及输血小板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高危评分系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现阶段医院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实践中为了满足医院实际工作的开展要求,提升其体检方面的工作水平,则需要落实好体检信息系统在医院的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医院所需的体检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展开论述。

  • 标签: 体检信息系统 医院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教育系统员工健康状况,为促进员工身体健康及制定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方法对某地区教育系统员工2017年在我中心健康体检的结果及健康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此次检出的前十位异常检测情况是血脂异常、体重超标、脂肪肝及脂肪肝倾向、甲状腺超声异常、血压升高、血尿酸异常、高血压病、胆囊异常、T波异常、肝囊肿。妇科前三位异常检出情况是宫颈纳氏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其中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超出人群中的一半,达53.16%。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前三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经常饮酒(49.6%)、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33.46%)、与动力过少(27.84%)。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出现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目前人们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 标签: 教育系统员工 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生中产前诊断系统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8月获取的2000例具有完整检查与妊娠信息的产妇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将诊断数据与产妇实际妊娠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超声诊断确诊缺陷16例,确诊准确率为88.9%,与产妇实际妊娠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产妇胎儿缺陷类型的结果,与产妇实际妊娠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优生中产前诊断系统超声检查,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来反映胎儿的先天性缺陷情况,从而为后续干预治疗提供支持。

  • 标签: 优生优育 超声检查 先天性缺陷
  • 简介:摘要以前医院对病案存档主要采用纸质存档,久而久之病历就会越来越多,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也会增多,其所占用的空间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大,临床查找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一情境下,数字化的病案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系统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相关病案数据予以详细的存储,并构建出与之相应的数据库,让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迅速的检索到所需病案,以便于快速查阅与分析。基于此,本文就数字化病案系统在病案管理当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数字化病案系统 病案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话随访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近两年来在我院门诊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586名保健对象以及546名新婚育龄妇女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结果对孕妇进行相关孕期保健知识检测发现,几乎所有孕妇都能够了解相关知识,早孕建卡率提上到96.5%,98.2%的孕妇都能够按时接受产前相关检查,所有产妇都接受住院分娩,95.9%产妇会接受产后两个月的体检,通过检查诊断出高危孕妇155人,其中重度高危孕妇10人,一般高危孕妇145人,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无孕妇死亡。结论经过电话随访使孕产妇和新婚对象对保健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孕妇和婴儿的健康。

  • 标签: 电话随访 孕产妇系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网络诊断系统在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及转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依据患者在我院心电图室工作站中有无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62例,有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和对照组(62例,无既往心电图检查报告记录),对比观察两组心肌梗死诊治及转诊情况。结果实验组诊断心肌梗死59例,同心肌酶指标诊断结果一致。确诊病例中,20例留院治疗好转,39例转上级医院。对照组诊断心肌梗死57例,19例未测定心肌酶指标即转院,15例留院治疗好转,后期转院3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心电图网络诊断系统可保存患者既往心电图记录,既能院间共享,又能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进行网内逐级会诊,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未确诊患者的转院风险,在优化心肌梗死诊断及处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 网络诊断系统 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