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瓷冠可以取代传统的金属烤瓷冠用于单个牙齿的修复。传统的全瓷修复体由于受物理性能限制,在很多治疗情况下被禁忌使用。氧化锆陶瓷的强度高,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原先准备作金属冠或者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可摘局部义齿(RPD)的上,可以用全瓷冠来修复。用ProceraAllZirkon制作具有传统导平面和殆支托的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体。本文初步探讨了这种修复方法的使用一用Procera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基底冠,并与可摘局部义齿联合应用。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全瓷冠修复 义齿基牙 金属烤瓷冠修复 CAD/CAM技术 氧化锆陶瓷
  • 简介:固定义齿咀嚼效能良好,无异物感,但对较短即[合]龈距离小的患者,做固定义齿修复时其固位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将治疗后以嵌体冠作为固位体,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标签: 固定义齿 修复 短牙冠 基牙
  • 简介:我科自2002年开始使用带隐形卡环铸造支架修复体,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2-06~2005-06我们修复患者21例,应用隐形卡环27件,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6~65岁.前牙应用21件,双尖牙6件.

  • 标签: 牙科卡环 义齿 局部 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松动时,固定桥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在POWERSHAPE及ANSYS软件的帮助下,建立右下第一磨牙缺失及局部固定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第一双尖牙Ⅱ度松动,观察并对照3个实验固定桥模型中应力的变化,最大应力值的部位和大小。结果:模型一和模型二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第二双尖牙处,模型三最大应力出现在第一双尖牙处。结论:在松动侧增加数目,可以有效改善固定桥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

  • 标签: 义齿 局部 固定 基牙 松动牙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摘局部义齿和龋之间所存在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间曾在我院接受可摘局部义齿治疗的患者3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龋病发生率,并且分析龋病发生率各种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中龋病发生率为98.4%,其中龋齿发生人数为200例,龋斑发生人数为115例;患者年龄越大,龋病发生率越大,患者戴义齿时间越长,其龋病发生率越大,患者口腔卫生较差,其龋病发生率越大。结论可摘局部义齿很容易导致龋病发生,并且该疾病发生与患者年龄、戴义齿时间及口腔卫生等方面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口腔卫生属于最重要可控因素,因此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应当保证口腔卫生清洁,从而减少龋齿发生率。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基牙龋病 临床观察
  • 简介:临床上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常因预备不当、外伤、(合)干扰、使用不当、死髓变脆等原因折断,患者迫切希望能及时修复.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对12例15颗折断的PFM前牙,采用螺纹钉玻璃离子核替代,利用原PFM即刻修复,既避免重新制作,又能及时恢复患者美观和患功能,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基牙折断 前牙 金属烤瓷全冠 再修复 患者 PFM
  • 简介: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作为的下颌第二磨牙倾斜不同角度时,牙牙周膜等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Marc软件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时,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计算并分析牙周膜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24°时,其近中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值达到0°时的2倍,同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受力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固定修复时,当牙齿倾斜达到或超过24°时,应慎重作为双端固定桥的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倾斜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采用三种不同材料对可摘局部义齿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修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174颗楔状缺损可摘局部义齿,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材料对其缺损部位进行修复,修复2年后采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修复体的疗效。结果A组临床成功率为86.21%,B组临床成功率为77.59%,C组临床成功率为62.07%。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和B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摘局部义齿楔状缺损应及早黏结修复以改善该处的集中应力状况,以提高楔状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楔状缺损 基牙 充填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摘局部义齿(RPDs)健康状况与患者口腔卫生的关系,以分析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参考资料,测定患者简易口腔卫生指数,检查牙牙体、牙周组织发病情况,询问记录患者对义齿的使用保护情况及其口腔卫生习惯。结果患者基础口腔卫生状况对义齿使用保护情况及口腔卫生习惯均与健康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与义齿健康密切相关,而且是决定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

  • 标签: RPDs 口腔卫生 基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保留或拔除折断后的残根对局部义齿添加人工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救治并使用可摘的局部义齿超过4年以上6年以下,且被确诊为其已经脱落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选取患者50例,为保留残根组,即在原残留牙根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人工的安装;其余50例患者为拔除残根组,即拔除残留牙根后再添加人工,12个月后调查安装人工义齿的状态,如稳固性能,咀嚼效率,粘合程度等。结果保留残根组与拔除残根组的稳固性能统计学差异并不太明显,P>0.05;而咀嚼效率,方便和粘合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保留残根组出现发炎和龋齿多例。结论折断后拔除残根对可摘局部义齿添加人工与保留残根添加人工相比较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残根 局部义齿 人工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分析引起牙髓病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78例112颗活髓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后进行综合性复查。结果78例112颗牙齿修复后牙髓病变为17颗(15.2%),患病率外伤缺损最高(28.6%),其余依次为错位、扭转(26.7%),缺损、齲坏(14.3%),四环素氟斑(12.5%),形态异常(8.3%),正常发病率最低(4.5%)。结论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中牙髓病变的发生与修复前的的状态、切割量的多少、临床医生的技术操作等因数有关。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 牙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修复因失后久未修复而过度倾斜移位后牙做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对50例过度倾斜移位进行固定修复,统计分析患者的主观感觉,并进行临床检查体情况,观察牙周病及体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经二到三年随访观察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较好。结论应用改良套筒内冠固定修复技术,修复过度倾斜移位,具有磨除量少,治疗周期短,费用相对低,牙周病及体病的发生率底,患者接受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度倾斜移位基牙 固定修复 改良套简冠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受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功能完好,只因固位受损(未至拔除条件)而无法正常戴用的患者63例,受损74颗,做相应基础治疗后,对受损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比较修复前后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周健康状况和美观方面的差异。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咀嚼效率、美观等方面均能达到受损前水平。义齿戴入后适应快,无明显不适感。磁性附着体修复74颗受损,初次试戴后1周内疗效满意率100%。3个月后复查73枚,疗效好72枚;1颗牙发生牙龈炎。1年后复查67枚,疗效好58枚;8颗牙发生牙龈炎;牙周病加重至拔除1颗。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因固位受损而无法正常戴用的可摘局部义齿,能较大限度的保留、利用,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就诊次数。义齿在固位、稳定、咀嚼效率、摘戴方便等方面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可摘局部义齿 固位基牙
  • 简介:摘要 目的 骨性Ⅲ类错合 畸形家族遗传倾向显著,乳牙早失或滞留、口腔不良习惯等因素也可引起,Ⅲ类骨面型影响患者咀嚼、言语功能,不利于颜面美观。骨性Ⅲ类错合牙弓与骨弓的协调性对正畸疗效的稳定及侧貌美观极其重要。本文就骨性Ⅲ类错合畸形牙弓与骨弓的特点及临床矫治作一综述。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牙弓 基骨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牙本质脱敏剂对于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脱敏疗效。方法将150例患(颗)随机分为5组,在活髓牙冠桥修复前预备后分别应用Gluma、SealS|protect、SingleBond、75%NaF甘油进行脱敏,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比较各组的即刻疗效和粘固后的疗效。结果4组牙本质脱敏剂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预备后应用牙本质脱敏剂,可以有效预防牙本质过敏。

  • 标签: 牙本质 过敏 脱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