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更昔洛韦对EB病毒特异抗体的影响以及它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4月所收治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6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法,疗程为7~10d,用法用量为10~15mg?kg-1?d-1;观察组30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法,疗程为7~10d,用法用量为5~10mg?kg-1?d-1;观察两组在根据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总有效率差,以及两组在治疗后的EB病毒特异抗体的VCA-IgM/NA-IgG的阳性率。结果(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2)观察组的VCA-IgM/NA-IgG的阳性率4/30(13.3%),26/30(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30(60%),12/30(40%)。结论更昔洛韦对EB病毒特异抗体有较高的影响力,并且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明显。

  • 标签: 更昔洛韦 EB病毒特异性抗体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特异IgE测定在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60例,利用敏筛过敏原检测仪,同时采取免疫印迹法,对患儿的血清特异特异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以及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的牛奶、鸡蛋、户尘螨、屋尘阳性率同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2。结论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和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户尘螨、屋尘密切相关,对于大部分患儿来说,都因多种过敏原混合所引发,通过检测血清特异IgE水平,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儿童喘息性疾病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特异性IgE 儿童喘息性疾病 过敏原 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特异免疫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SIT治疗联合优质护理,40例)和对照组(SIT治疗联合常规护理,4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抗原特异免疫治疗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通过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展和复发。

  • 标签: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鼻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PSA,采用B超检查并根据公式估算前列腺体积,在术后2个月抽血复查SPA,并与术前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手术后血清PSA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变化可以为前列腺增生症提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体积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自拟溃结汤联合泮托拉唑来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脑抽取125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63名,对照组62名)。对照组采用服用鞣酸蛋白合肠胃宁方式来治疗患者,研究组采用自拟溃结汤联合泮托拉唑方法来治疗患者;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和黏膜病变疗效。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黏膜病变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溃结汤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溃结汤 泮托拉唑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精子抗体(AsAb)的血清检测对于女性不孕的诊断意义,将血清标本分为女性不孕患者组和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微孔板抗原成免疫复合物,再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酶底物颜色反应检测阳性率。最后发现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与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72/300)和1%(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P<0.05);不孕组抗精子抗体和健康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77/300)和1.8%(1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1,P<0.05)。不孕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7.7%(23/300);健康组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同时阳性率为0%。因此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精子抗体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

  • 标签: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不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环境、饮食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哮喘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饮食以及用药护理,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5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护理干预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分析,以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被误诊的28例的临床特征不典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医生对CVA认识不足,缺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视程度,滥用抗生素导致疾病本身被掩盖,频繁更换药物耽误病情等是造成误诊主要原因。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不典型的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判断气道炎症、辅助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 误诊原因分析 支气管激发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仁县2017年麻疹抗体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以及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我县认真按照省州方案的要求,于2017年6月5日—6月8日对猛虎乡(猛虎村、迤帕拉村、么苴地村)、中和镇(波者地村、万马村、进化村)、莲池乡(勐莲村、莲池村、查里么村)开展了麻疹抗体监测工作,本次共监测331人,通过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方法监测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31人中有免疫史185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46人,免疫史率为55.89%(185/331),6岁以内麻疹免疫史率为100.00%,15岁以上麻疹免疫史率为0.00%;抗体显示阴性6人,阳性325人,抗体阳性率为98.19%(325/331);14岁以内的儿童麻疹抗体的阳性率较14岁以上的更高;抗体阴性6人有中和乡4人与莲池2人。结论永仁县各地区总体上形成了麻疹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较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次剂率,确保超过95%。

  • 标签: 麻疹抗体 永仁县 结果分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预输血者56例,借助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方式,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特异予以统计。结果56例患者中,可知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为6例,占比为10.71%;不规则抗体阴性检出50例,占比为89.29%。另外,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D型为1例、抗-DC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M型为2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精准把控患者输血需求,以便在输注适合血液的前提下,保证其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输血安全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选择遂宁市105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麻疹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并且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共采集1050份标本,检测1050份,检测率为100%,其中87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3.33%,并且不同年龄组的麻疹抗体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但是不同性别组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无区别(P>0.05)。结论遂宁市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免疫接种率,从而增强麻疹免疫力。

  • 标签: 麻疹 健康人群 IgG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治疗组使用硫酸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情况;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68.3),两组差异存在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硫酸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对治疗成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护理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护理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与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AutoLumoA2000)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厂家要求对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001AU/ml;高值和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27%、4.36%,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75%、5.0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回收实验回收率R为94.21%;临床样本添加1000mg/dl血红蛋白、20mg/dl胆红素、3000mg/dl后测得结果满足偏差均不大于±15%。结论经验证,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性能验证 CMV IgM 化学发光AutoLumo A2000
  • 简介:摘要目的用MCT筛查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探讨术前输血检测不规则抗体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达亚美微粒凝胶技术对30298名术前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30298名患者输血前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20例,其中阳性率为0.2%,微粒凝胶法检出率为100%,聚凝胺法为87%,两种方法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要手段,微柱凝胶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稳定,适于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血清学检测。

  • 标签: 微柱凝胶 不规则抗体 血型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院进行预输血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们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析统计不规则抗体特异和检出率。结果200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出12例,阳性检出率为0.6%,其中,血液疾病者和肿瘤患者8例,显著高于其他疾病(4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规则抗体特异上,Rh系统抗体占77.11%,MNS系统抗体占33.33%。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及时了解患者输血需求,便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对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