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的合理的联合应用原则。方法分析滥用抗生和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提出合理联合应用抗生的原则和方法。结果联合应用抗生必须考虑到配伍是否有化学、物理的变化、协同、拮抗等问题,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结论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延缓或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反之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甚至会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必须严格掌握,严格控制联合用药。

  • 标签: 抗生素 联合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治疗中抗生的应用情况与,进而对抗生不合理使用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患儿合理使用抗生治疗。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22例儿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211例),其中对对照组抗生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对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抗生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抗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4%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抗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6%(P<0.05)。结论为了避免患儿在使用抗生进行治疗期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儿疾病问题的改善。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使用情况,并提出抗生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以提高抗生合理使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使用抗生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抗生药物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抗生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结果本次研究统计分析,临床抗生用药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抗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二重感染居多,相比于其他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我们合理使用抗生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非常关键。结论临床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抗生非常重要,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严格遵守抗生药物的使用原则,并慎重、合理用药,以提高抗生类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使用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降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用以常规抗生升阶梯方式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抗生降阶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的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抗生降阶梯法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使总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抗生素 降阶梯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抗生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为时限,随机抽取我院453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医嘱并对抗生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患者共计使用抗生507例次,涉及药品10类43种,使用构成比居前三位药品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9.78%)、青霉素类(20.92%)、大环内酯类(18.37%)。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89.40%),个人平均使用药品数(1.12±0.40)种,剂型多为注射剂(83.0%),给药时间普遍≤7天,主要用于治疗(81.67%),经验用药居多(62.91%)。处方点评示,抗生使用合理率82.12%,不合理用药中,构成比占前三位的不合理类型依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5.81%)、诊断与用药不符(24.73%)、药品选择不适宜(15.0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复杂,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加强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住院患者 抗生素 使用状况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近些年,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逐年增高,相应的导致抗生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抗生的种类以增值上千种,在临床应用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药物使用频率加快,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抗生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几种临床常见的抗生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以此提高抗生合理使用意识。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甲硝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抗生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本院开具的576张抗生药物处方,统计处方中抗生用量、用法及错用药物等不合理应用情况,同时分析处方中常见抗生药物占比。结果576张处方中共8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在不合理用药中31张处方药物剂量不合理;常见抗生药物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曲松、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赛肟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在抗生药物使用中,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以确保科学、安全、合理使用抗生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用药 药物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生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猩红热样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猩红热样皮疹患者9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行抗生治疗对照组(n=46)与行抗生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实验组(n=46),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猩红热样皮疹上,在常规使用抗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且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抗生素 甲基强的松龙 猩红热样皮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9日—2017年1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将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39例/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抗生常规治疗),观察组(抗生降阶梯疗法)。将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抗生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抗生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抗生降阶梯疗法应用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具有抗生用药指征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对抗生的应用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治疗期间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生不合理应用率。结果试验组抗生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抗生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学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抗生不合理应用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抗生素 药学干预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医院的抗生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因素以及如何予以有效预防措施。方法以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实际的抗生药物应用情况中药用不合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与探讨。结果医院的抗生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因素主要包含有时间间隔因素、患者自身不规律用药因素、溶媒不当因素、药物拮抗因素以及无指征用药因素等。结论医院中抗生药物的使用间隔时间、剂量以及指征等均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以免出现滥用药物导致微生物耐药性问题。

  • 标签: 抗生素 时间间隔 不规律用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慢性慢性盆腔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36例)。对照组采用抗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两组均进行15d治疗,完毕后对效果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5d白细胞介-2(IL-2)、白细胞介-1(IL-1)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康妇炎胶囊配合抗生治疗后15d临床疗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dIL-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dIL-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5d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5d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康妇炎胶囊配合抗生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妇炎胶囊 慢性盆腔炎 抗生素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种类抗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A、B、C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A组患者采用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C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A、B、C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但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成本较为便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阿奇霉素片 头孢曲松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抗生的使用情况。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5年1月—2018年5月入院的行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患者共70例,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抗生使用与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性抗生使用的合理性。结果70例研究样本中,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27例患者,所占比例为38.57%;使用抗菌药物的4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存在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时间错误以及药物剂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所占比例为32.86%。结论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应加大力度,纠正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以及给药时间错误的问题,以保证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生素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年抗生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DDD(日计量)法展开计算,通过频率排序法展开分析,随机抽选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的7000处方,分析抗生的名称、用法用量、种类以及具体的费用。结果按照销售金额排序,排名在前三位的抗生依次是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和头孢丙烯胶囊;按照DDDs排序,排名在前三位的抗生依次为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结论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抗生的选取都是合理的,并且临床医生是非常严格地遵循抗生的基本使用原则的,但仍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严格地要求自身按照临床规定的用药原则为患者进行抗生用药。

  • 标签: 十年抗生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运用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生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的住院、咳嗽消失以及退热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肺炎患儿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抗生素 双黄连注射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机口服抗生应用于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病患8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病患在刮治后服用抗生治疗,研究组刮治前服用抗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总体疗效。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后PD、CAL、BI和PLI等参数比较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7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0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刮治前给予侵袭性牙周炎病患服用抗生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病情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故在临床治疗中需准确掌握好抗生应用时间。

  • 标签: 不同时机 抗生素 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3例(54.17%),有效10例(41.67%),无效1例(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显效9例(37.5%),有效9例(37.5%),无效6例(25%),总有效率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与抗生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不同抗生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128例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于2015年07月07日至2017年05月15日收治,分为四组,即观察1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1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2组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各32例。结果观察1组32例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观察2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1组32例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与观察2组对比无差异,P大于0.05,与对照组1、2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小于0.05;观察2组与对照1、2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小于0.05;而对照组1、2对比无差异,P大于0.05。结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药物,且在患者可承受花费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疗效,如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具有治疗成本低、效果显著等优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艾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技术,观察两组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肠炎,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临床抗生使用量。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 中西医结合 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