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理干预对于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极其效果。方法成立护理小组对小儿穿刺进行考察管理,其中主要考察我院儿科,分别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对于实施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干预后我院儿科的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静脉穿利率和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静脉穿刺 成功率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针对不同浅表静脉的不同穿刺角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66例行浅表静脉穿刺输液患者资料,对不同的浅表静脉采用不同的角度穿刺的成功率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66例患者总体成功257例,失败9例,总体穿刺成功率96.6%。结论根据不同位置的浅表静脉采用不同的角度穿刺,减轻了患者因单一穿刺角度的失败而导致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不同的角度穿刺应对不同血管,提高对血管的应用率,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浅表静脉 静脉输液 穿刺角度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理解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变化要点,规范院前急救中针对海水淹溺患者医护心肺复苏流程,强调医护默契配合,使淹溺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方法结合院前抢救医护人员少,携带仪器有限等情况,制定心肺复苏流程,医护配合演练,达到熟练掌握,准确实施的目的。结论医护熟练配合,抢救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海水淹溺 心肺复苏流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层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层级护理。对比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层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67%,远高于常规组的87.3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满意度分布和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层级护理干预在有母乳喂养意愿的母婴同室产妇中应用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还可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层级护理 母婴同室 母乳喂养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馈式母婴皮肤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对提高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母婴皮肤早接触指导。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婴儿分娩后与产妇尽早进行皮肤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并在早接触半小时后,再次进行早接触效果的反馈,示范指导正确的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进行有效吸吮,采取心理护理,进行相关的饮食及睡眠护理等措施,再次进行了评估,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泌乳量。结果分娩后第3天,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后对产妇积极进行产后护理干预,反馈式母婴皮肤尽早接触(分娩后半小时内)有利于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且能增加泌乳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提高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订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结果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由活动前的71.32%提高至活动后的93.88%。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成功率效果显著,不仅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圈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选择综合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亦可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 外科严重创伤 急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予以心理护理对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小儿静脉输液患者20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治疗依从性也较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之中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以将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将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 成功率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皮肤病患者12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理药物进行治疗,标准者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治疗结束后,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积分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结论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 标签: 高光功率 光子治疗仪 溃疡性皮肤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由11人成立品管圈组织,分析非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有新进护理人员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多,产妇记不住、护士宣教不到位。采取相应措施定期组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丰富宣教形式、巩固强化记忆;明确宣教时机,团体合作落实宣教。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由87.2%提高到了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母婴同室 纯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对其血液标本质量以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采血室收治的118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穿刺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成功率100.0%,对照组成功率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标本质量方面,观察组合格率98.3%,对照组合格率88.1%,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中,有利于穿刺成功率以及血液标本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采血 标本质量 穿刺成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献血所产生心理恐惧的应用价值以及提高献血成功率的策略。方法选择我血站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参与无偿献血者196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98)和对照组(n=98)两组。接受常规操作但未进行心理干预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操作并进行心理干预的献血者作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献血者的献血综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本次196例无偿献血者分别按献血流程采血后,实验组不良反应率3.06%,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20%,实验组献血者的成功率以及献血量都较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了献血者的心理恐惧,同时提高了献血成功率,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干预 心理恐惧 献血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