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在B超引导下接受PICC管的患者采取全程心理干预后对应激反应的改善以及对管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接受B超引导的PICC管患者12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ICC管护理,观察组行全程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一次管成功率、管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B超引导下PICC管患者的过程中,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应激反应,降低疼痛感,改善管效果。

  • 标签: 全程心理干预 PICC置管 B超引导 置管效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ICC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间接收的PICC管患者134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n=67)和常规护理组(n=67),分别接受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PICC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管(PICC管)管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管的8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的PICC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PICC管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 标签: PICC置管 维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PICC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84例PICC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药液外渗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管成功率、管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在肿瘤PICC管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 PICC置管 置管成功率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产皮下管引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68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参考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研究组则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脂肪层不进行缝合,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疤痕大小和伤口感染率上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不缝合脂肪层导管引流对于剖宫产患者在切口处平整,并且伤口愈合较快,受感染几率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皮下置管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PICC管患者院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PICC管带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明显降低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PICC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PICC置管患者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腹水患者腹部管放水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难治性腹水患者132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其均接受腹部管放水治疗,对其治疗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6.36%患者的腹围明显下降,其腹胀症状减轻,腹水减少量为1/2左右,持续时间达1周以上,患者的循环功能改善;13.64%患者的疾病症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其症状改善持续时间较短,均在1周以内;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后的尿钠/尿钾、血钠、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腹水患者在接受腹部管方式的过程中,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促进其治疗疗效的提高。

  • 标签: 难治性腹水 腹部置管放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干预中,PICC管以及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8例颅脑手术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模式管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接受PICC管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参照组,留置时间短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患者中,PICC管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颅脑手术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CV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管术时采用解剖刀进行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管术时采用钝性分离法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一次性管成功率、术后24h及7天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一次性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管后24h和管后7d少量出血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中量出血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量出血人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ICC管术中应用钝性分离法扩皮在不影响一次性管成功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术 钝性分离法 局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患者实施PICC管术后的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0例,局部感染发生2例,穿刺点渗血5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异位1例,贴膜过敏2例,未出现导管断裂,静脉血栓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其他患者顺利拔管。结论管前进行正确的评估。管时严格的无菌操作,管后加强维护,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116例患儿行脐静脉管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高渗药液外渗,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成活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极低 超体重儿 脐静脉 置管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法在预防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1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深静脉管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深静脉管化疗并进行个案护理,观察两组导管留置天数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管理法在化疗患者深静脉管中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个案管理 深静脉置管 化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股静脉静脉穿刺管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管方法、疾病、用药、患者活动情况有关,在穿刺前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是可以防治的。结论提高穿刺技术及规范的护理,对血栓发生的高危病人预防性用药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股静脉穿刺置管 静脉血栓 防治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管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40例普外科中心静脉管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心静脉管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定位技术下进行中心静脉管。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尖端位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导管尖端到位,1例患者导管尖端不到位,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导管尖端到位,4例患者导管尖端不到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管时,可采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准确判断中心静脉尖端位置,提升管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PICC管带管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68例应用PICC管的白血病化疗患者,出院前强化PICC护理教育,出院后随访登记,出院每隔1周返院导管维护,追踪PICC管后院外带管并发症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寻找其护理对策;结果68例白血病PICC管患者,院外带管时间为24~108天,平均56±18天,9例出现院外并发症,发生率13.2%,其中堵管5例(7.4%),感染2例(2.9%),血栓1例(1.5%),脱管1例(1.5%);结论白血病患者PICC管院外带管存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发症以导管堵管常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及加强患者随访及按时返院维护可能会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白血病 PICC 并发症 导管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使用鼓膜管术耳内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选取是简单为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为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耳内镜下穿刺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耳内镜下鼓膜管术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管术效果良好,病情改善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置管术 穿刺 效果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管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肿瘤化疗PICC管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3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4.62%),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PICC管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获得更优质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 肿瘤化疗 临床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管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前者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管治疗,后者采用综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

  • 标签: 耳内镜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管感染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预防护理,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乙组的优势突出,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乙组的感染几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管感染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肠癌 PICC置管 感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收治的一例综合多种方法调整PICC管腋静脉异位,并分析导管异位的原因,其主要原因与血管因素、选择穿刺部位、体位影响与中心静脉压及操作者等有关,针对发静脉意外发生的原因进行针对的护理,通过灵活运用转颈法、调整体位法、指压法等预防导管异位的发生。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