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在院前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将400例院前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0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采血;对照组20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注入普通干燥试管,观察两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血液溶血、倒翻、污染)。结果试验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较对照组的少,P<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采集血标本,安全可靠,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真空采血管 院前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空采血法在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79例进行观察,收治时间为2017年2月值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9例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常规采血,针对治疗组40例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实施真空采血法,对比两组采血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采血后的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采血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患儿(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小儿颈外静脉采血过程中采用真空采血法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

  • 标签: 真空采血法 小儿颈外静脉采血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辅助下置入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采血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真空采血采血,而观察组患者在超声辅助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真空采血采血,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均更高,而操作时间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诊抢救患者在超声辅助下置入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采血,其操作准确率高、操作时间短且血标本合格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抢救 静脉留置针 真空采血针 超声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真空静脉采血常见的失败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真空静脉采血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25)。甲组实行护理干预,乙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和护理问题发生率。结果甲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比乙组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护理问题发生率为4.0%,比乙组的24.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常见的失败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护理问题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措施 真空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失败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检验数据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不同采血时间组,观察组为不同采血方式组。结果对照组不同采血时间血液指标数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不同采血方式血液指标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均会对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检验数据结果产生影响。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采血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对其瘀斑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526例患者,并选择同一时期ICU工作的19名护理人员,于2017年1月-3月进行主题为“降低外周血管采血时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并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活动前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25.86%,高于活动后4.94%(P<0.05);活动前护理满意度76.05%,低于活动后的98.86%(P<0.05)。结论外周血管采血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后,可使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外周血管采集 品管圈活动 瘀斑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最佳动脉采血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股动脉和桡动脉采血组,通过采血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等指标对比观测。结果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采血法,且不易出现皮肤瘀青及血肿发生。结论桡动脉采血操作方便,病员易接受,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效果优于股动脉采血法。

  • 标签: 动脉采血 股动脉 桡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采血 手背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血采集方法及保存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对动脉血的标本采集及保存中的存放时间、温度进行分析,减少对血气分析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对临床采集动脉血,采集标本中无效腔气体、凝血、标本稀释情况进行统计,无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动脉血样本采集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隔绝空气进入样本,掌握好检测时间,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动脉采血 标本采集 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把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采血室护理中,探讨其对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门诊采取的病人90例,并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抽血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研究组病人在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给予普通护理措施的对照组病人。结论在采血室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及病人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采血室 优质护理服务 普通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采血全程中采血人员一定要从自身工作细节处做起,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消除献血者的紧张心理状态。

  • 标签: 静脉采血 淤血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不足量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保证血液质量。方法对血站2016年1月—2017年2月产生的不足量血液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献血车采血量不足血袋有11袋,产生的原因有献血反应3例,穿刺失败6例、静脉条件差2例。站内采血量不足血袋有7袋,产生的原因有献血反应2例,穿刺失败4例、静脉条件差1例。结论采血不足量的原因较多,加强采血护士的培训,提高技能,对献血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从而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 标签: 采血不足量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对血液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采血组的血红蛋白(Hb)、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静脉采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存在差异,静脉采血结果更加真实、稳定、准确,可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护士采血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以本中心33名外采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外采护士护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家人一起的时间较少”(3.22±0.77)、“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3.15±0.83)和“采血工作模式单一(3.12±0.81)”。结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外采护士工作热情,保证采血质量。

  • 标签: 血站 护士 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对采血晕针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站的1656名献血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8名。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程序采血,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式采血。比较两组献血者晕针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可有效降低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的发生率,同时可提升整体采血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采血 晕针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股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行头皮静脉采血,以一次性穿刺并抽足血标本量为成功,并做记录。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4.2%,对照组成功率79.1%,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6.2%,对照组为79.1%,P<0.05。两组初次采血和第二次以上采血所用时间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处可以不增加患儿痛苦的情况下再次采血。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数据分析p<0.05。结论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行静脉采血,减少了患儿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家长满意率。

  • 标签: 婴幼儿 头皮静脉留置针 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