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探析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状态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用贺小格编制的大学生自我管理问卷和华裔教授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管理对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其中大学生的研究思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态度对其焦虑水平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学生 自我管理 焦虑
  • 简介:探讨本科生与研究生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相互关系。运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成都市6所高校的354名本科生与185名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多地使用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防御机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认可求助的效果,两群体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均存在类似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对防御机制的影响在这两群体上差异较大。可见,在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上,研究生与本科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对这两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共性也要有差异性。

  • 标签: 学生 防御机制 应对方式
  • 简介: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状况,识别高校辅导员的压力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有效应对压力、释放压力,使辅导员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本研究以上海市、江苏省两地8所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开放式访谈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398名对象中75.4%的辅导员有轻度职业倦怠,其中男性占49.3%,女性占50.7%;职业倦怠与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A型性格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26-35岁的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职业倦怠感也在增加;辅导员每天工作时间平均10-12h,压力感最大;辅导员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性质积极评价,职业倦怠感较低,消极评价心理压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辅导员的角色认知也影响其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角色认知为组织者、人生导师或保姆,职业倦怠感较高,认知为知心朋友,倦怠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起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繁重的工作、发展前途、职称晋升、低收入、考核制度。75.4%的高校辅导员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客观工作任务和主观评价相关。建议合理布置工作任务、客观评价自己、改变不良认知与习惯会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 标签: 辅导员 压力管理 厌倦 职业性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建立,人才竞争尤为激烈,有些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学习动力不足;或是受社会家庭因素影响,存在着混文凭等厌学心理现象。厌学是学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它能阻碍学生勤奋进取,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压抑、意志消沉、烦恼忧郁,对人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案例分析 厌学 社会家庭因素 市场机制
  • 简介:探讨初中生非学业自我概念性别、年级差异,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湖南省常德市某2所中学随机抽取304名学生,采用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初中生非学业自我概念中诚实可信赖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P〈0.05),与父母关系自我这一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绪稳定性自我和与异性关系自我这2个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学业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父母温暖理解两因子与初中生非学业自我概念正相关(P〈0.01),父母拒绝否认和母亲严厉惩罚3个因子与初中生非学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P〈0.01)。父亲严厉惩罚对与同性关系自我、与异性关系自我呈负相关(P〈0.01)。由此可知,初中生非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相对均衡,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 标签: 学生 自我概念 父母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