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根本原因分析(RCA)在医疗不良事件上报中的应用,进一步阐释根本原因分析在不良事件上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1—2018年2月28日期间,我院将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分析中的案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类似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该分析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医疗不良事件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idit分析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个科室的资料,采用Ridit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产一科、产二科、产三科、妇科、妇科微创中心、妇瘤科、乳腺科医疗质量Ravg值分别为0.45、0.625、0.451、0.563、0.524、0.695、0.586,等级分别为可、优、可、良、良、优。良,风险等级分别为可、可、低、低、较高、可、较高。结论Ridit分析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中,能够有效反应医院医疗质量及风险等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Ridit分析法 医院 绩效考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在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日点评分析值班护士记录呼叫相关内容,晚交班前集中评价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呼叫器的使用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静脉输液患者日均呼叫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取得较大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点评分析是适用于静脉输液管理的一种有效质量改进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干化学分析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法 渣分析仪法 显微镜检查法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晨晚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找出影响晨晚间护理质量的原因,确认导致晨晚间护理质量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后晨晚间护理质量提高。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在提高晨晚间护理质量管理中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晨晚间护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对2015年6月—12月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2015年1月—12月)后(2016年1月—12月)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原因分析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用原因分析,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儿科输液室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输液室输液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展开研讨,分为观察组,对患儿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抽取同期50例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的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投诉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输液相关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在儿科输液室输液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可降低输液相关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儿科 输液 相关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究将持续质量改进中根本分析应用于血透患者渗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中2015年4月—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渗血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用根本原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渗血护理时,可以采用质量改进中的根本原因分析,来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获得更好的护理结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饮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免疫室定性ELISA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找出失控的关键少数和次要多数的因素,为提高室内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对我科免疫室2015年1—2016年12月的失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分析免疫室ELISA项目每个月产生失控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人为干预。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可找出免疫室ELISA项目室内失控的主要原因,为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和依据。

  • 标签: 帕累托图分析法 ELISA 室内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收治的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非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荧光免疫分析(TRFIA)、酶联免疫吸附(ELISA)、乳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并在高、中、低三浓度中各取20例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复检,对比结果。结果TRFI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乳胶所引起的假阳性、假阴性明显低于ELISA、乳胶(P<0.05);TRFIA方法检测低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明显低于中、高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较高,但会受到低浓度血清HBsAg的影响,为了提高临床检测水平,当遇到比较低浓度的血清HBsAg样本时,要对样本再次检测,以保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灵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的部分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相符的原因研究分析。方法利用HCG检测试纸(胶体金)对3489例标本进行HCG定性检测后,再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进行β-HCG定量检测,把检测结果不相符的16份标本再次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β-HCG、α-HCG,研究其相关性。结果13份样本中存在着浓度较高的α-HCG。结论HCG胶体金快速检测中出现有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β-HCG所得结果不完全相符时,应针对这些标本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尽可能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 标签: HCG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alph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beta 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RCA)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的应用。方法应用RCA对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在急诊停留时间≤60min的合格率从85.7%上升到86.6%。结论根因分析能够找出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缩短了在急诊停留的时间,为患者及早进行PCI创造了条件。

  • 标签: STEMI患者 停留时间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情景模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大专护理实习生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PBL结合情景模拟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10个月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培养、沟通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小组合作能力提升上观察组学生对学习模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临床护理学教学中PBL结合情景模拟的应用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且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也得到提升,可见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更利于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PBL 情景模拟法 内科临床护理学 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应用于初产顺产妇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陕西秦岭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秦岭医院接收的80例初产顺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0例,给予单一组初产顺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给予联合组初产顺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分娩减痛,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产程、疼痛评分、出血量和分娩结局。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产程、疼痛评分和出血量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剖宫产7.5%(3/40)低于单一组20.0%(8/40),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分娩减痛应用于初产顺产妇中,可有效缩短产妇的总产程、缓解分娩的疼痛感、减少出血量,且改善分娩结局,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减痛法 初产顺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提高分诊准确率。方法选取在内科门诊待分诊的27126例患者,按照单双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双月分诊的134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诊;观察组为单月分诊的13684例患者,护士采用标准化分诊结合医师反馈调整分诊;最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为98.6%,对照组准确率为97.4%(P<0.001)。结论分诊护士实行标准化分诊的同时,结合医师反馈进行分诊,能有效提高分诊的正确率,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正确分诊 医师反馈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宣肺清热化痰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6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宣肺清热化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体征消失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消失时间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清热化痰联合西药治疗在小儿肺炎喘嗽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宣肺清热化痰法 西药治疗 小儿肺炎喘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根管治疗结合手术方法治疗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32例给予根管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单纯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8.57%,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根管治疗联合手术能够提高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治疗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根尖周囊肿 根管治疗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粘性弹力绷带结合“8”字包扎在腋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腋臭患者60例,按照病历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创口采用传统绷带包扎进行包扎,实验组患者术后创口采用粘性弹力绷带结合“8”字包扎进行包扎,对两种包扎方法在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愈21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14例,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两组对比χ?=4.3,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臭术后采用粘性弹力绷带结合“8”字包扎可提高预后疗效,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粘性弹力绷带 &ldquo 8&rdquo 字包扎法 腋臭术后 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