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100例孕期女性进行调查,调查其孕期营养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于2016年7月1日到2017年7月30日间进行。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收入、职业、丈夫文化程度、自身文化程度等均会对其营养知识得分产生影响,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等均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孕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因此临床应该注重营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群众营养知识水平。

  • 标签: 孕妇 孕期营养知识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营养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 标签: 营养教育 知识 态度 行为 高职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与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促进疾病康复。通过对住院病人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的调查,对营养问题提出了合理膳食建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对135名住院病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统计,对135例住院病人按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分为两组。病人对营养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差异很大,最高是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为91.8%,最低是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选食仅为14.1%,两组病人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正确回答率也仅占61.3%。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住院病人的营养知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正确回答率偏低。住院病人膳食摄入情况膳食中的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摄入偏高,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结论加强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医疗机构通过营养知识的传播和膳食行为干预,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建立健康的膳食行为。在面对丰富的食物面前有能力选择出有益于健康的食物以增强疗效,促进康复。

  • 标签: 住院病人 营养知识及行为 膳食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州镇留守儿童知识和饮食行为,以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所小学的286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一日三餐相关问题、富含营养素的食物、营养素与食物的分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100%的儿童构成比分别为8.19%、6.05%、7.47%、7.1%;留守儿童性别、年级、是否寄宿及学习成绩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具有关系。结论全州镇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掌握较少,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 标签: 留守儿童 营养知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及营养知识在儿童保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及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营养状况不佳儿童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营养改善措施,观察组联用对患儿、家属普及营养知识方案,随访6个月,统计营养状况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总好转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观察组满意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P<0.05)。结论在营养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保健教育过程中加入普及营养知识方案,能够提高营养状况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

  • 标签: 普及营养知识 儿童保健教育工作 儿童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烧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了烧伤和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我科收治的一系列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 标签: 烧伤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发生率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采用PG-SGA量表评定患者营养状态、个体化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营养管理本的应用、分阶段式营养患教。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前白蛋白、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MAMC)各项指标。结果个性化营养管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 营养管理 肿瘤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性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性肠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性肠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性肠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 简介:(广西灵山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灵山535400)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冠心病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体,膳食因素是冠心病有关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2]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冠心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的饮食预防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5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表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评分≥3分、有营养风险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宣教,实验组除常规外给予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骨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3~2016.3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均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1)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营养评估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MI、AC、ALB及TL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TSF、AM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 胃癌 营养评估指标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营养教育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就国内外营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营养教育和营养师培养的经验,对我国营养教育和营养师职业规范提出建议,为“健康中国”献言献策。

  • 标签: 健康中国 营养教育 营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为对照组。30例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护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的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0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缓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营养护理 食管癌 术后 营养状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ICU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ICU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24小时内匀浆膳食分次推注护理,实验组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ICU停留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停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停留时间,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ICU 患者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巨大儿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6.9%)、疾病知识知晓率(95.3%)均高于对照组(75.0%)、(73.4%),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32.8%)、产后出血率(1.6%)及巨大儿发生率(4.7%)均低于对照组(56.3%)、(10.9%)、(15.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采用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不仅能提高其血糖控制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还能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