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综合国内外关于阿托伐他汀钙的报道和文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阿托伐他汀钙的合成技术进行优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阿托伐他汀钙的新工艺技术,在进行阿托伐他汀钙的合成过程中,考察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及溶剂对阿托伐他汀钙收率的影响,得出阿托伐他汀钙合成技术的优缺点,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阿托伐他汀钙提供依据。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调血脂药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活血脂胶囊的制备方法及降血脂作用药理学原理。方法按新药研究思路,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和大黄酚、大黄素、总大黄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大黄等热回流条件、浓缩干燥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大黄干燥方法对大黄酚、大黄素含量影响非常大,采用常压浓缩干燥大黄酚的损失率可达成70%,喷雾干燥为瞬间干燥,明显优于真空干燥,大黄酚基本无损失,大黄酚的转移率可达60%以上。结论中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所以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活血调脂胶囊 制备方法 药理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疏经脏法作用于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施以针灸疏经脏疗法,对比分析2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2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的基本痊愈率12%;总有效率5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51,P<0.01)。结论采用针灸疏经脏疗法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脏腑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梗塞 疏经调脏法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胸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体会,培养护理专业实习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方法采用入科教育、加强带教能力、制定带教目标、选择带教方法、突出带教重点、培养护生对危重病人的监测及处理水平等多种教学形式,有计划地培养护生的专科知识、操作技能及情感方面的能力。结果提高了护生的带教质量,护生对带教、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都得到提高,使护理教学向目标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结论重视护生的素质教育,提高操作规范,在带教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实习质量。

  • 标签: 胸心科 实习生 带教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监护对脐带异常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220例待产孕妇进行胎监测,根据胎监测的图像变化分析脐带异常的阳性率和阴性率,观察与产妇生产时的实际脐带异常情况符合率。结果220例待产孕妇中实际出现脐带异常69例(31.36%),胎监护结果显示阳性预测准确率为95.65%,阴性预测准确率为94.70%。脐带异常类型中以脐带绕颈为主,脐带扭转、脐带过长、脐带过短等情况较多。结论胎监测对脐带异常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出现胎儿窘迫、窒息、死亡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 标签: 胎心监护 脐带异常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深入研究和开发紫金牛属植物叶紫金牛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对叶紫金牛药材进行观察;采用岩白菜素对照品,对其薄层鉴别进行观察;参考《中国药典》对多批叶紫金牛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描述了叶紫金牛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制定心叶紫金牛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大于12.0%、11.0%、1.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结论研究结果为叶紫金牛的药材鉴别、质量标准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瑶药 心叶紫金牛 质量标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中服用心脑宁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随机选取的6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脑宁胶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其他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要比对照组更显著,试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41.18%.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另外,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单纯服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服用心脑宁胶囊有助于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脑宁胶囊 心肌缺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11月收治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85例患者痊愈出院。植入1枚支架者64例,植入2枚支架者20例,植入3枚支架者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6例痊愈,1例因心力衰竭在主动脉球囊反搏引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虽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全程陪同模式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急性心肌梗死 全程陪同模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择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急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行以不同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情况以及情绪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康复速度较快,且情绪恢复良好,参照组则较差,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护理干预模式较为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心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影响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联用治疗因休克引发的搏骤停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因休克引发的搏骤停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 标签: 酸肾上腺素 重酒石酸间羟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监护异常曲线诊断胎儿窘迫,以及预测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指导临床干预手段与干预时机,以改善新生儿的不良预后。方法以发生胎监护异常曲线的患者31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及对照性分析,总结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胎监护异常曲线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发生率与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胎监护异常曲线的患者316例中253例发现异常因素,占80.1%(253/316);胎监护异常曲线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胎监护异常曲线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意义,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亦存在重要价值。对不良胎监护曲线及时、准确的分析,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干预,可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胎心监护异常曲线 胎儿窘迫 新生儿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按照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组(<3小时)34例、中期组(3小时~6小时)30例和晚期组(>6小时)29例,同时匹配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参照组,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项指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r=0.9866和r=0.9977);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阳性率均在80.00%以上,两项指标的晚期阳性检出率达到100.00%,各组两项指标分别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两项指标检测阳性检出率均在90.00%以上,其中早中期组患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各组单项指标检测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在早期均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合检测更能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