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细节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500例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0例。研究组患者就诊时采用细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用于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可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规避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管理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瑞芬太尼麻醉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手术并进行瑞芬太尼麻醉的病人8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瑞芬太尼麻醉早期疼痛的预防。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5~10分钟左右施行舒芬太尼5~10u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任何舒芬太尼之类的药物注射。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早期疼痛的效果判断标准,采用预防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进行评判。结果经过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40例中,非常满意为21例,较为满意为9例,不满意为10例,预防效果满意度为75.0%;研究组组患者40例中,非常满意为22例,较为满意为16例,不满意为2例,预防效果满意度为9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静脉推注舒芬太尼能对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进行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早期疼痛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共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以及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全麻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胃癌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2h、4h、8h、12h、24h)的VSA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癌患者在24小时内的PCIA按压次数与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显然更优(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感显著更低,安全性跟高。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麻 胃癌 VSA疼痛评分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5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观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做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0例。对乙组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对甲组进行针刺麻醉,分别对患者的心率、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术中心率均高于麻醉前,术中甲组心率小于乙组,甲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颈丛阻滞麻醉,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针刺麻醉 颈丛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与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镜检查时间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全年进行全麻手术的15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观察组麻醉方式为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麻醉方式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满意度以及采用Ramsay进行镇静评分的情况。结果对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Ramsay镇静评分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性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满意度为48.72%,较满意度为32.05%,麻醉满意度为80.77%;而观察组患者中满意度为60.26%,较满意度为38.46%,麻醉满意度为98.72%,相比两组麻醉满意度,观察组显著较高,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麻醉中给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啶疗效显著,麻醉效果较佳,安全有效。

  • 标签: 临床麻醉 右美托咪啶 Ramsay镇静评分 麻醉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开展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儿语言障碍所起到的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针刺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口腔功能训练,对比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治疗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其提供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针刺 口腔功能训练 语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麻醉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都为50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麻醉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麻醉方式,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CRP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也要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麻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管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或增加死亡风险,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及社会的高度重视,该病与脑卒中伴发,作为脑卒中的病理产物,与脑卒中本病关系密切,本文就其与脑卒中相关的因素做简要分析,以期更有效地预防PSD或者早期实现抗抑郁治疗,使脑卒中患者身心得到全面康复,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PSD 影响因素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淋巴增值性疾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器官移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数年后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认识。结果本例以发现右上肺结节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但该患为肾移植,故考虑器官移植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Post-transplantlymphoproliferativedisorder),予以R-CHOP方案化疗,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淋巴结肿大及肺部占位性结节消失,更加支持该诊断。结论PTLD淋巴结外病变为首发表现,常容易误诊1,临床上应对此类表现不典型的疾病提高重视,避免误诊。

  • 标签: 肾移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置入及拔管前、拔管5min的MAP、HR水平及苏醒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的MAP、HR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置入、拔管前及拔管5min,研究组患儿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期,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患者采用喉罩全身麻醉,不仅能保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还能降低其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小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6例在本院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1%、24.2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T2~T5这4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安全性高,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小儿 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产房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94例分娩产妇资料分析,以镇痛方式不同分组,单一组(47例,硬膜外麻醉)、联合组(47例,腰麻+硬膜外麻醉),比较镇痛评分、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产妇镇痛评分低于单一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单一组,有差异性(P<0.05),单一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6.38%,统计学无差异性(χ2=0.211,P>0.05)。结论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见效快、镇痛效果好,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4月份到2018年4月份收治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条件下加行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比较分析中能够发现差异化的存在,统计学符合P<0.05的意义。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能确保患者各个因素的改善和控制,保证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能力的优化,也适合临床上的积极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患者药代动力学产生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h、12h、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丙酚的平均血药质量浓度变化符合二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组患者T1/2α、T1/2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CL、AU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能够提高患者术后麻醉镇静效果,对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适用于临床手术患者麻醉

  • 标签: 静脉麻醉 芬太尼 异丙酚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护理的各项效果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分,两组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优秀,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常规的降糖、降压、营养神经细胞、调脂、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控制脑水肿等治疗,并给予摄食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及吞咽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为4.6±0.7分,治疗所有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为3.2±0.6分,治疗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降低,P<0.05。15例患者中,治愈者6例,显效者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14/15)。结论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吞咽治疗仪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洼田饮水试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堵塞、尿路感染、暂时性尿失禁3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尿路堵塞、尿路感染、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术后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爱护理模式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关爱护理模式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HAMD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HAMD评分(9.61±2.14)分低于对照组(15.26±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关爱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对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关爱护理模式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