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积水(UPIO)采用腹腔镜下离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腹腔镜下离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20例小儿肾积水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一时间内在我院采用非腹腔镜下离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另外20例小儿肾积水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分别为(95.60±11.32)min、(23.11±2.67)ml、(12.12±4.02)mmol/L、(127.11±13.75)umol/L;对照组分别为(123.31±12.55)min、(34.21±2.44)ml、(17.15±3.61)mmol/L、(149.54±12.72)umol/L。结论腹腔镜下离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能降低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能加快恢复患儿肾功能。

  • 标签: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小儿肾积水 对比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激励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亲身的经历,谈谈如何利用激励机制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 标签: 护士工作管理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护士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服务对象越来越复杂。加之,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紧张、繁忙,护士待遇偏低,只有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才能使她们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想达到优质护理服务水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必要条件。只有广大护士积极投入护理工作,才有可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调动 护理工作 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睑成形术常用的切开法、埋线法、缝线法的临床应用。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重睑成形术治疗患者60例,对临床重睑术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行重睑成形术治疗者中,切开法42例,缝线法4例,埋线法14例,经重睑成形术治疗后,经随访满意54例,良好5例,差1例。结论临床重睑成形术临床最常采用切开法和埋线法治疗。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切开法 埋线法 缝线法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方案所引起的作用。方法对N例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后患儿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再针对术后的疼痛产生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疼痛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个性化疼痛护理,患儿疼痛感减轻,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通过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后患儿疼痛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实施疼痛护理措施,使术后患儿疼痛感减轻,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尿道下裂 护理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对3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效果好,疼痛明现缓解,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操做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革型领导方式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运用变革型领导方式对我科(康复科)护士进行管理。一年后,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2016年相比,全科护士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P<0.05),团队协作更默契,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变革型领导方式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有显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变革型领导 护理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指末节Ⅱ型断指不同血管吻合方法再植成活率。方法对50例手指末节Ⅱ型断指根据伤情分别进行不同方法的血管吻合建立断指血运。结果本组总成活率94%,其中符合生理血运的断指全部成活,非生理血运的断指成活率为91.43%,其中放血疗法的断指成活率为83.33%。结果生理性供血的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其他方法血管吻合的断指再植。结论手指末节Ⅱ型离伤再植,总的成活率较高;只要端指组织完整,存在再植条件,应采取各种方法实施再植,以保存手指的完整和完美。

  • 标签: 手指末节Ⅱ型断指再植 不同的血管吻合方法 断指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的互利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OSAHS患者50例,进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前、术后的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氧饱和度观察,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50例病人术后进行随访观察6-24个月,依据OSAHS诊断标准,治愈36人,占72.0%,显效8例,占16.0%;有效6例,占12.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睡眠时呼吸不畅的有效治疗方法;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睡眠呼吸不畅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加血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5例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结果25例患者术后脑供血均获得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后凸成形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椎体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脊柱高度均恢复正常,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药使用时间等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复杂性手指离的老年患者实施显微修复术,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复杂性手指离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20例与B组20例,A组接受修复术过程中一般护理措施,B组接受围手术过程中全面干预手段,观察两组术后断指恢复情况。结果A组31只断指,术后25只(80.65%)恢复结果较好,手指存活,6只断指血液流通障碍,需接受二次手术。B组30只断指,其中29只手指存活(96.67%)。术后结果较好。结论老年复杂性手指离患者需紧急接受医院抢救,立即进行修复手术,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术后及时进行体征监测,做好康复训练工作,大部分患者断指修复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 标签: 手指离断 显微修复术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插板钳(口腔器械)在骨科钉取出术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5月凉州区中医院收治的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40例,按照年龄、性别及患者自愿,按照11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插板钳取出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取出钉,观察两组取出方式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钉取出时间、手术时间、伤口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板钳(口腔器械)在骨科钉取出术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取出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暴露时间,具有一定安全性,适应在各大医院范围推广。

  • 标签: 插板钳 断钉取出术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助产配合晚脐对新生儿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每组各50例。对比组产妇在娩出新生儿后的10s内结扎脐带,采用传统方法为产妇接生。采用改良助产配合晚脐为观察组产妇接生,对比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比组,且在娩出后的24h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比组新生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助产配合晚脐能够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预防贫血问题的出现,可广泛应用。

  • 标签: 改良助产 晚断脐 新生儿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围术期,除去正常护理外,对患者增加额外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3例病人共手术15条血管,植入支架15枚,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人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各项生理状态良好。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支架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宁波市三所高校学生的阻碍献血原因和献血意愿,分析三所高校献血积极性的差异,为后期的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宁波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献血的顾虑和下次献血的欲望,之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本科院校对献血的满足感较专科院校高(P=0.020),但本科院校的继续献血意愿却低于专科院校(P=0.014)。结论三所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存在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对不同高校采用不同的宣传和招募策略。

  • 标签: 献血 献血积极性 献血动机 招募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度数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