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取 201 9 年 3 月~ 20 20 年 6 月本科室收治 185 例精神科患者,按照是否给予入院风险评估将患者分组,对照组( 92 例)给予常规护理但不给予入院风险评估,观察组( 93 例)给予常规护理 + 入院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 93 例患者的跌倒、坠床、噎食、自伤自杀等安全隐患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93 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9.35±0.41 )分大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7.06±0.45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入院风险评估,可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防止意外,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精神科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入院风险评估 安全隐患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种类以及导致其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积极防范诱因,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选择涉及不良事件的患者 180例,发生时间在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7月,对不良事件的种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暴力事件,发生率为 44.44%(80/180),一方面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5.56%(100/18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等。结论:由于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因此对常见事物的认知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其护理工作面临较多的风险。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更加谨慎、专业、细心,从护理技能、制度规范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暴力事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疗养环境,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人工道舒适护理 对危重患者 进行重症监护。方法 该病房的危重患者 于 2015年 11月至 2019年 4月进入 EICU,被选为控制对象。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从 2019年 4月至 2019年 11月招募一些 EICU科的患者。 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因此采用舒适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死亡率的高低和治疗情况的良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死亡率降低了很多,p <0.05,具有调查统计分析的必要。与对照组相比,被照顾的满意程度与实验组有很大的不同,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EICU中,采取 人工道舒适护理 措施可以有利于低患者的死亡率,使得患者更愿意接受治疗以及增加他们对此措施的认可度。这是一种既可靠又好用的照顾方法,具有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 舒适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 新生儿内科是新生儿的高危专业, 这是因为其 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因素。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一直是安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新生儿监护安全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新生儿监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管理阶段药品管理工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安全管理的药品管理工作为观察组,观察不同阶段工作质量。结果 高危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包括药物引入错误与警示标志及药物中毒等,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观察组入库登记与日常保管及存储环境等工作到位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危药品管理者对于高危药品分类与禁忌症及不良反应等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

  • 标签: [] 西药房 高危药品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已经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部门建设,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在基层,工作难点也在基层,正确把握监管工作形势,深入分析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应对对策十分重要。

  • 标签: 基层药品 监督管理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人工道的护理办法以及护理过程中有效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床号奇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办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再实行人工道专项护理以及控制感染措施。观察记录两组道损伤、堵管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出现的道损伤、堵管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感染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实施的人工道专项护理及感染控制措施,均可以提高临床治疗中人工道的应用价值,优化了患者的护理体验,应当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 专项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室是对慢性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治疗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场所内患者的数量较多,其中存在的变化因素也较为复杂,而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各项操作的难度也较大,由于血液透析室内工作技术的特殊性,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建议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选择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尽可能避免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这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门诊 血液透析护理 安全风险 护理对策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也逐步走向电子病历管理时代。在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中,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电子病历档案管理安全性、保密性是业内管理者及信息安全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提升电子病历档案管理安全性和保密性,本文主要从当前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作为切入点,探讨电子病历档案管理防范的有效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医院 电子病历 档案管理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从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多肽类等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于天然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种类以及天然抗肿瘤多肽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骨科在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14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综合质量评分( 96.87±4.14)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100.0%)均高于对照组( 90.14±3.96)分、( 90.0%),而平均住院时间( 28.18±2.08) d低于对照组( 45.84±2.44) 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既可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药品安全、食品安全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种变化对于只要企业来说,对于药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尤其是在药品研发过程当中的只要管理,关乎社会道德与责任,药品安全与品质关乎民生,值得大众关注。对于制药企业药品研发阶段来说,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提升药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推进药品研发和生产工作,发挥企业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制药企业 ; 药品研发阶段 ; 质量管理 ; 问题 ; 对策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开展 PDCA循环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将来我院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 4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200例, 为参照组行常规管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行为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行为依从性高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接受门诊预防接种的儿童实施 PDCA循环管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常规管理干预 PDCA循环管理干预 预防接种门诊 安全接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多次参加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总结了参与紧急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大型综合医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医院应对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的经验,并讨论了面对突发的灾害医院应急管理策略。如果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和程序,在应对突发性灾害时,医生可以参与并应对事故处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确保医疗救援成功。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医疗人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救援应急小组的日常演练将使灾害和医疗救援的响应更加及时,合理,有效。本文从综合医院处理突发性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现状分析、筛选处理应急医疗队人员、医院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紧急医学救援的能力建设、紧急救援培训、紧急救援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医院在应对突发灾害事故时如何更好的实施医学救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以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为实施前,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择 200例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产科护理治疗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在护患沟通、安全防范、护理技巧及服务态度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 98.50%,显著高于实施前 94.00%的总满意率 (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血透室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各28例:一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一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总结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结果: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0%(7/28),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实例分析 骨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及针对风险的系统性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 。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救治的患者共 140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病情变化及生理健康进行监测,遵从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指导患者康复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主治医生联合起来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其治疗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由此制定系统性的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意外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率( 4.3% )与对照组患者( 15.7% )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疾病的特点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骨科病人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