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对比传统痔疮切除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6 年 1月至 2017 年 12月在我院诊疗的 80例痔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传统痔疮切除治疗,观察组采取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总体有效率、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痔疮采取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痔疮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痔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吻合在如今的消化道手术中已经成为逐渐普及的常规工具,其中以直线切割吻合多见,其应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缝合效率,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还可以使手术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在吻合不断发展未来,相信会融入更多的新兴技术,助力吻合逐步迈向智能化。本文从吻合简介、直线切割吻合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部分出发阐述,对直线切割吻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直线切割吻合器,术中并发症,消化道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吻合痔环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痔疮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形式进行如下内容研究,入选患者共有60名,分组方式以抽签法为准,其中接受传统痔切进行治疗的有30例,其余30例接受吻合痔环切,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手术相关指标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痔疮 吻合器痔环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后尿道狭窄的 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自 2016年 10月 -2018年 10 月 30 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会阴径路行倒“ Y”切口,切除后尿道狭窄段并 充分切除后尿道瘢痕组织,采用自制“灯笼式”后尿道吻合在显示直视下用可吸收线间断行后尿道吻合。 结果 30 例手术顺利, 术后 2-3周拔出导尿管,恢复自行排尿, 随访 6 -28个月,平均 16 个月。 29 例患者术后排尿通畅,不需尿道扩张, 1 例术后再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结论 自制“灯笼式”后尿道狭窄吻合能观察后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情况,尿道重建时尿道粘膜对合好 ,能克服野深、观察不便、不易吻合等困难, 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后尿道狭窄 经会阴 端端吻合 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腔镜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设置为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将所选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行腔镜甲状腺切除,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效果 围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配合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纵隔肿瘤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n=28)与治疗组(n=28),参照组采取胸壁胸腔镜治疗,治疗组给予剑突下胸腔镜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种式临床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治疗组明显较短,两组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相比,治疗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7%、3.57%,治疗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纵隔肿瘤患者实施剑突下胸腔镜切除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中出血量较少,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剑突下胸腔镜切除术 临床效果 前纵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道膀胱肿瘤切除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成效。方法:将我院2018.11~2021.11间收治的30名膀胱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人。两组均选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区别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单极电刀系统而观察组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刀系统。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膀胱肿瘤 单极电切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出我院 2016年 6月到 2018年 8月的 4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0例。对照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进行治疗,实验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 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35%。结论 :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提高患者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表浅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治疗的预后。方法:纳入 2017 年 1 月 -2018年 11 月 80例单纯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标准切口阑尾切除组选择标准切口方式,小切口阑尾切除组选择小切口阑尾切除。分析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的失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简明健康量表分值以及 C反应蛋白;并发症。 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组简明健康量表分值以及

  • 标签: 阑尾炎患者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治疗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式临床疗效和患者住院相关指标对比。方法:采用案例回顾分析法对收集58例阑尾炎临床手术病例进行研究分析,58例患者中经传统式开腹手术29例,为开腹组腹腔镜手术29例,为腹腔镜组,对比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理想,手术的综合有效率高,对比传统式患者的疗效、恢复质量理想,指标对比(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效果比传统开腹手术理想,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传统手术 临床疗效对比
  • 简介:[ 摘要 ]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为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由于老年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相对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因此,术前评估非常重要。应常规行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肺功能测定,对合并症进行合理的治疗,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中注意监测合并症的变化并及时处理。高血压患者要口服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 140 - 150 /90 - 95mmHg 再安排手术,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心脏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治疗。服用阿斯匹林的患者术前停药 3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7.3 -8.3 mmol /L,此时手术比较安全。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术前测定肺功能,化痰止咳,抗生素控制感染,病情稳定后方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 标签: [ ]  胆囊炎 老年人病例 防治并发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 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I组 44例患者采用 STER治疗, II组 44例患者采用黏膜下肿瘤挖除( ES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 100%。 I组病变切除时间为( 46.41±3.09) min,长于 II组的( 18.82±2.03) min,钛夹缝合时间为( 3.47±0.26) min,短于 II组的( 8.03±1.16) min,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 STER治疗,创面缝合时间短于 ESE,切除病变时间较长,但是总体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与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干预组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对比两组中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中的出血量、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时间和肛门的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腹腔镜与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均能治疗早期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早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或者开腹脾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开腹脾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脾脏切除治疗。结果:术后镇痛时间、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12.50%,对照组为42.86%,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患者通过应用腹腔镜脾切除的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脾切除,前者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并可降低其并发症率。

  • 标签: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 腹腔镜脾切除术 开腹脾切除术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6例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其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中喉罩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院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中抽取出 60 例做对比调查, 30 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通气作为对照组,另外 30 例采用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方式作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施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均有所变化,对比之下,观察组实施前后收缩压预算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变化浮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中患者依托咪酯用量为 2.51±0.14 与对照组的 3.38±0.24 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芬太尼体育丙泊酚以及阿曲库铵等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结论 : 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为胆囊切除手术方式提供了更多方向,腹腔镜胆囊切除常规需要建立在全麻基础上,而在此过程中应用喉罩对于控制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化具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减少中丙泊酚等用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 喉罩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早期患者实施椎间支撑骨并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6月就收治的 68例胸腰椎骨折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各 34例。观察组实施椎间后路切除治疗 , 对照组实施椎间前路切除治疗 , 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 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椎间后路切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的自我恢复时间加快,能有效的减少中出血等问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椎间支撑骨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甲状腺全切除以及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 4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切除后甲状腺癌治疗的疗效,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采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的患者对甲状腺癌治疗的疗效相差不大,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相差也较小,但是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相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甲状腺次全切除与甲状腺全切除的并发症差异显著,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次全切除和全切除在疗效和复发率差异较小,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除术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