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护理对小儿患者安全态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儿科护理实践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良好的儿科护理与小儿患者安全态度的积极关联,同时对改善睡眠质量亦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小儿患者的安全感,同时在促进其规律作息中扮演关键角色,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儿科护理,小儿患者,安全态度,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公卫医师对儿童保健管理的认知是一个全面细致的过程,需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传染病防控等多方面。通过有效的干预和管理,公卫医师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社康公卫医师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对儿童保健管理的认知态度与评价对于优化儿童保健服务以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公卫医师  儿童保健  儿童全面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急诊科护士对患者安全的态度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并分析了大量数据,以期更全面地了解急诊科护士在患者安全方面的认知、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普遍对患者安全持积极态度,但在某些具体方面如压力认知等存在一定差异。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等因素也对其患者安全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年轻、工作经验较少、职称较低的护士在患者安全认知上相对较弱。结论: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特征的急诊科护士群体,应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和教育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其患者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医院管理层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单位安全氛围,为护士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其形成更加积极的患者安全态度。本研究为提升急诊科护士患者安全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患者安全 态度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初产妇生育经验欠缺,在临产时容易出现紧张、烦躁、恐惧等心理情绪,不仅对分娩产生不利影响,也增加了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近年来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科亦是如此,对初产妇的护理要求也不断提升。目的分析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能力及其新生儿喂养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其母乳喂养认知能力,统计母乳喂养率,同时根据是否进行母乳喂养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53例)和未母乳喂养组(47例),采集两组初产妇一般资料,对可能影响其新生儿喂养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与未母乳喂养组间年龄、文化水平、足月新生儿、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孕前营养状况以及产后抑郁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母乳喂养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未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剖宫产孕期营养状况差及喂养认知能力评分低是影响初产妇新生儿喂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能力及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临床需要根据其相关干预策略,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能力,以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产妇分娩 早期新生儿 母乳喂养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对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态度的效果。方法:将40名癌症终末期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0)和在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宣教的研究组(n=20)。对比两组的死亡态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对待死亡的态度强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终末期病人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可更好的改善病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宁疗护护理宣教 改善癌症终末期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健康宣教作为公共卫生策略,对提高农村居民对乙肝知识及预防态度有显著影响。通过疾控中心的努力,教育和信息传播活动直接针对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健康管理进行,特别强调疫苗接种、安全注射和血液检测等预防措施。面对农村地区的特定挑战,如资源限制、教育水平不足和文化因素,策略通过多渠道宣传和内容定制,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认识和预防行为,促进了乙肝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 标签: 健康宣教 乙肝 农村居民 疾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护理人员开展知识技能训练对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管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本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时,从社区流动护理人员入手,所涉及的研究时间线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并借助数字球法将选出的40名护理人员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后者采用常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后者以对照组管理方法为依据,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知识技能训练。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高,管理态度相对端正,管理行为相对规范,P<0.05。结论:社区护理人员管理环节,组织开展知识技能训练,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性,让其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知识技能训练 社区护理人员 糖尿病知识 管理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在精神卫生护理领域,同理心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技能。精神疾病患者常常承受着来自社会的误解和歧视,而精神科护士作为他们最亲密的护理者之一,其同理心水平与对患者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同理心使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患者的痛苦和困惑,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 标签: 同理心水平 精神疾病 歧视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川东北地区居民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的认知度和态度情况 方法 抽取川东北地区居民512人,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填写对象自身基本情况艾滋病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以及若自身感染后的态度。结果 川东北地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内容知晓率为54.55%~85.34%;多种获取渠道中电视和手机的普及范围最广;75.10%的居民主要通过电视和手机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川东北地区市居民对HI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了解不够深入,建议政府及卫生部门加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及范围。

  • 标签: 川东北地区 艾滋病 HIV 认知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态度、社会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数字表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31位:利培酮治疗)与实验组(31位: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总分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治疗态度、社会功能及预后结果。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治疗态度 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