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SWEI)最早在1996年由A.P.Sarvazyan等人提出[1],相比于其它的超声波弹性成像方法,剪切波技术所射出的超声波在它的焦距点周边会充分地消融,因此波束在射入人体组织内后可以被精准定位。由于它的超声波粒子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超越常规的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形成磁共振成像时可以利用叠加的带有颜色编码的弹性探测数据对组织的边界判断和分类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2]。目前剪切波弹性成像多用于对人体组织病变的临床检测中,通过对组织硬度的测量得到相对的杨氏模量(模量数值越高表明组织硬度越大),本文将对当前SWEI在临床中的使用领域及发展趋势进行概述[3]。

  • 标签: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肘管综合症病变检查、诊断、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之间,确诊为肘管综合征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3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别对超声检查结果、尺神经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最终的结果发现,在超声结果上,对照组表现正常,观察组表现符合该疾病诊断标准。两组的尺神经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肘管综合症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造影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98例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按照诊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法,观察组加入腰椎间盘造影。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疼痛症状与腰椎功能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造影能够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椎间盘造影 腰椎退变性疾病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难治性眼病,一般以夜盲为首发症状,视野逐渐缺损,甚至失明。本文通过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西医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前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模式,该手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脊柱微创手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效利用7.5毫米的管子,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椎间孔进入到椎管内部,以此进行有效手术,这样可以使椎管内部的压力得到有效减轻,同时摘除脊髓核,在管子上配有光纤和放大镜,这样可以使手术视野进一步开阔,且在手术微创治疗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视野放大、安全高效的效果,因此,在针对腰椎退变性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呈现出良好优势。基于此,本文重点综述椎间孔镜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展和现状。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退变性疾病 发展与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其病例特征。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甲状腺良恶性患者,分为良性组(26名)和恶性组(27名)。均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比对其诊断结果及病例特征。结果 在53名甲状腺良恶性患者中,经过病理活检结果可知,其中有31例为良性结节,22例为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中包括25例结节性甲状腺囊肿,5例局灶性炎症,1例腺瘤;22例恶性结节中包括20例乳头状癌,1例转移癌,1例髓样癌。恶性组的各项Emean、Emin、Emax、Esd、Emean-P、Emean-m参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 诊断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胰腺占位性病变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含良性、恶性病变,而恶性病变难以被发现,如果出现病情发展极其迅速。该疾病很难及时的发现,据资料显示,胰腺癌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过多,其患者预后的效果一般,所以为了提高诊断的效率,要及时发现患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为预后提供必要保障。胰腺在腹膜之后,周围具有较多的器官,组织活检具有一定的难度, CT平扫是医院常见的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形式,用该形式有助于了解病灶的情况,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保障。相关资料显示,增强CT扫描有助于提升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把增强CT检查应用到了胰腺占位性疾病性质诊断环节之下,有助于改善诊断的效率。此次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CT 胰腺占位性病变 性质诊断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对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本次研究当中选取了我院2022年1月-5月的30例慢性病毒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这些患者进行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检查的方法,对肝脏硬度值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体现出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一般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超声检查,进而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进行观察。通过检查的结果可以发现,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当中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及敏感度,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的检查。

  • 标签: 肝脏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昆布滴眼液在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之飞蚊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玻璃体变性混浊之飞蚊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为对比组患者采取口服沃丽汀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广昆布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积分情况都得到了显著好转,治疗3个月后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情况好转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3%,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的口服沃丽汀相比,在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之飞蚊症中采用广昆布滴眼液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大力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变性混浊 飞蚊症 广昆布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rhBMP-2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BMP-2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Prolo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治疗后的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滑脱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rolo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滑脱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rhBMP-2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腰椎植骨融合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rhBMP-2 退变性腰椎滑脱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76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38)常规护理,观察组(n=38)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脊柱功能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而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4%),较对照组(81.58%)高(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进行脊柱矫形术治疗的过程中,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的运用,有效改善脊柱功能和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更高。

  • 标签: 脊柱矫形术 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治疗伴无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PED)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46眼)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注药后3、6及12个月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PED高度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对比术前视力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BCMA、PED等视力改变情况与术前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PED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相比,其PED高度发生降低,无显著差异性,经检查发现,PED无消退迹象。结论 综上而言,AMD疾病的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临床治疗方式一般注重于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但对改善无血管性PED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临床治疗PED疾病较为困难,在研究AMD中,其无血管性PED的发病机制极有可能会提升AMD,而当前最重要的则是对预测视力预后和探求更有新颖的针对性治疗方法,从根本上降低因AMD因素而导致的视力丧失。

  • 标签: 变性,黄斑,年龄相关性 脱离,上皮层,色素 阿柏西普,注射,玻璃体内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应用效果探究。方法 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22例因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纳入本次调研病人均采用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总结与探究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等。结果 (1)治疗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明显低于治疗后,(P

  • 标签: 老年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的效果与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通过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常规后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34例,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功能障碍情况、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小于对照组,上述相关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具有微创治疗优势,并可改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内镜治疗 单侧入路 双侧椎管减压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USH)的基本表型、致病基因及新突变位点。方法 对经诊断确诊的USH患者的资料及样本进行收集,开展全外显子测序操作与回顾分析,然后从中将致病基因、突变位点予以锁定,Sanger测序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检验。结果 对先证者,从测序数据解读得知,USH2A基因是致病基因,于USH2A基因上,检出c.5459T>C(p.M1820T)杂合错义突变。结论 对USH而言,USH2A基因突变为其致病原因,而其所引起的疾病有临床、遗传异质性特征,且突变不同,所引起的疾病表型也不同。

  • 标签: 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 表型 致病基因 新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诊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VAS评分、DOI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DO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