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氯霉素胶囊的制工艺.方法:针对粘合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试验,用溶出度作为指标评价结果.结果:采用8%PVP的50%乙醇溶液做粘合剂的结果最佳.结论:采用该粘合剂制备的颗粒完全符合氯霉素胶囊的制备要求,设计方案可靠.

  • 标签: 氯霉素 胶囊 颗粒 制备工艺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9岁。因“右眼上睑霰肿切除术后,包块生长2周”就诊,自诉:右上眼睑术后一直肿胀,偶有疼痛,近日出现包块,行热敷及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后未见明显好转,反而增大,且现正值月经期。检查:右眼上睑结膜切口基本愈合,

  • 标签: 霰粒肿 眼睑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25子植入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施行放射性碘125子植入术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碘125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接受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口护理干预中,给予患儿改良式口袋粘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58例接受肠瘘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相关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需要接受口袋护理,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儿接受常规口袋粘贴,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改良口袋粘贴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儿,且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肠瘘术后患儿的口护理当中,对口袋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肠造瘘术 满意度 粘贴 造口袋 改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结肠口患者出院早期口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 64例我科 结肠口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实验,治疗时间在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将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为观察组( 32例)和参照组( 32例)两组。参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8%、 31.25%(需重新计算),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讨论 对结肠口患者出院早期实施个性化早期口护理达到了十分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造口患者 出院早期 造口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肠口患者口适应性及生活质量,分析和研究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由口治疗师、手术医生与患者共同参与进行术前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口定位。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口适应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术前口定位能够显著改善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肠造口定位 适应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提要定时的结肠口灌洗可以训练肠道规则的蠕动,达到形成与正常人一样的有规则蠕动的肠道。与自然排粪法相比.灌洗能明显减少排便次数,消除或减轻人工肛门的气味,减少肠道积气.降低口周围皮肤刺激反应的发生.心理负担也明显减轻。作者等对36例灌洗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占口病人的11%(36/423)。对回复的24例问卷进行分析,灌洗时问:<3年的8制,>3年的16例。病人对灌洗评价:艰好22例(91.7%).较好2例(91%),无不良反应。多数患者认为排便可自控,不需用口袋,经济,减少了排气、肠鸣音及皮肤刺激,便于社交、旅行,提高了舒适感等。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灌洗法 禁忌证 操作步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口患者口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供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期结果:对患者的性别、职业类型、口接受能力、家庭收入、护理效能、每日护理时间、便秘、都是影响口护理能力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一些情况,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结直肠口护理能力。本研究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于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5±6.67)分,(93.05±2.5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结肠口患者108例作为此次本次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对结肠口患者口能有效调节病人出院时及出院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 简介: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当归多糖对小鼠单系统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归多糖对正常或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小鼠的CFU-GM增殖均显示刺激作用;对骨髓单系造血有明显促进;并能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当归多糖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作用于造血诱导微环境等,从而促进多能造血于细胞和粗单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发挥“补血”功效。

  • 标签: 当归多糖 CFU—GM 造血诱导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口患者口护理能力及其效果因素研究。方法:收集某医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结肠口患者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干预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8.0%高于对照组的64.0%,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法能帮助结肠口患者处理口,普及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病情的认识。在这种全方位的护理下,患者既可以更好地恢复,也能提高独立处理口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造口 护理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临床的治疗当中,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常用物品,对病患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所使用的治疗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而药物的制作形式也随着治疗的需求而呈现出多样化。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是常用的一种制药工艺,通过将药物制作成固体颗粒通过水冲服的方式让病患服用,能够更好的对病患进行用药,并提高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保存的时间。本文对药物口服固体制剂制工艺风险的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制药服务。

  • 标签: 药物口服固体制剂 制粒工艺 风险
  • 简介:摘要口人为的方法将肠腔与体外相通。一般临床上分为结肠口、回肠口。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口患者约100万左右,每年新增肠口患者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肠口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肠口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重视肠口患者的护理尤其重要。我国的肠口护理虽然开展的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

  • 标签: 肠造口 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68-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口护理用于回肠口术后早期护理内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42例回肠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形式分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改良口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06%,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情绪并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SAS分别(23.21±2.21)分、(19.21±2.21)分,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的(34.32±1.21)分、(29.32±1.21)分,P<0.05。结论:对回肠口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护理时,采用改良口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情绪。

  • 标签: 改良造口护理 回肠造口 术后 早期护理
  • 简介:作为结直肠吻合口的预防性口,袢式回肠口与横结肠口均可有效地转流粪便,减少吻合口漏所带来的危害,适用于具有高吻合口漏风险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特别是接受新辅助治疗者。两种口各有利弊。本文总结了关于这两种口的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袢式横结肠口术后的并发症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口脱垂、旁疝、伤口感染、还纳术后切口疝等。袢式回肠口的主要缺点是口高排便量、脱水以及术后肠梗阻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部位等原因,袢式横结肠口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结直肠减压,更适用于无法进行肠道准备如急诊手术等情况。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或可有效地减少口脱垂等并发症,充分发挥袢式横结肠口的优势。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回肠造口术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红药片一步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运用正交实验以颗粒成率为指标,对影响红药片制剂生产中制工艺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 : 筛选出最佳制工艺,以 0.3%桃胶浆及 15%淀粉浆为粘合剂,喷液流速 40r/min,喷雾压力 1.4 Kg/cm2,物料温度 55℃。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制工艺条件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岗位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易控,可适用于大生产。

  • 标签: 红药片 一步制粒 正交实验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热熔技术通过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内部设备的改进;医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热熔辅料热熔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改善复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这些技术进步将通过改进热熔技术,促进药物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开发质量。

  • 标签: 热熔制粒 口服固体制剂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