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确定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时CT扫描的最佳位置。材料与方法:利用作者自行设计的一个可调节角度的倾斜木架,对16例疑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半坐卧式胸部冠状面CT扫描。结果:气管、左右主支气管、上下叶支气管,以及部分段支气管呈树枝状被显示在同一层面上。在所有16例患儿中,6例为正常,而另10例则见异物附着于其气管、支气管的管壁上,或嵌顿于气管、支气管的管腔内。结论:本项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诊断效果。作者认为,选择CT扫描的最佳位置,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性因素。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CT 冠状面扫描 倾斜木架
  • 简介:目的了解室内装修后空气中甲醛污染水平与规律。方法采用甲醛分析仪对某高校部分学生公寓、办公室及居室进行现场空气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公寓、办公室及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均有不同程度的甲醛污染,与同一房型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房型装修后1年以内组甲醛平均浓度高于1年以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杂装修组甲醛平均浓度高于简单装修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风对室内甲醛浓度有一定影响。结论装修造成室内空气严重甲醛污染,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

  • 标签: 室内空气 污染调查 室内甲醛浓度 甲醛污染 平均浓度 甲醛分析仪
  • 简介:ELISA室内质控方法一般沿用Levery-Jen-nings质控图(以下简称L-J图)进行;利用West-gard规则判定失控.但由于ELISA试剂盒效期短,更换频繁,同一批号试剂盒和质控血清长期使用难度较大;同时在建立L-J框架图的检测过程中失控的情况不易被发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立了L-J质控图与"即刻法"质控相结合的一套室内质控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以HBsAg检测为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室内质控方法 质控图 质控血清 HBSAG检测 即刻法 ELISA检测
  • 简介:气管切开后,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是临床抢救危重症病人常用的措施。由于气管切开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术后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2002年~2004年我科成功地护理了97例气管切开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气管切开后 危重症病人 2004年 2002年 内分泌物
  • 简介: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疾病。可引起全身横纹肌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可以改善通气状态,是破伤风病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措拖。我科白2000-2005年收治20例破伤风病人,其中气管切开9例,1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 标签: 破伤风 气管切开手术 护理技术 呼吸肌痉挛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73例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1:2.04,其中中青年女性占较大比例,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一过性咯血、单纯性胸闷.结论:为提高早期确诊率,时可疑病人应行胸部CT、纤支镜检查.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诊断 纤支镜检查 CT
  • 简介: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其病情复杂。异物种类多样,患者预后的变化,常常是临床始料不及的。本文报道4例较为特殊的气管异物患者,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气管异物 耳鼻喉科 异物种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症,误吸异物后及时诊断很重要[1],国内外均有误诊报道,其中主气管异物更易误诊.现选择我院1995~2000年收往入院曾被误诊后经手术证实为主气管异物的患儿20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

  • 标签: 儿童 主气管异物 误诊原因 诊断
  • 简介:从1950年Reid第一次定义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即支气管持久性扩张,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人们对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支扩的病因、病理生理、分类,影像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 治疗 进展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抢救措施之一。作者对1998年1月~2000年7月40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回顾性比较,其中应用传统术式和自己设计回拉式气管切开术各20例,相比之下认为回拉式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传统方法:男,11例,女,9例。拔套管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8~10天,愈合处皮肤不平整。愈合壹月后随机抽出5例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壁瘘口处有不同程度软组织下陷。

  • 标签: 回拉式气管切开法 临床资料 颈部伤口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冲洗在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7年3月~2004年9月应用支气管肺泡冲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32例,同时设对照组患者32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比较以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肺泡冲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能更好地控制肺部炎症并缩短患者疗程,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肺部感染 冲洗治疗 肺部感染患者 支气管肺泡冲洗 2004年 97年3月
  • 简介: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并发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年收住入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病例.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7例,并发低钾血症45例,发生率高达46.4%.在哮喘急性发作及其治疗过程中,存在多种原因可导致低钾血症,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易漏诊.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时并发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及时防治.

  • 标签: 病因 治疗 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低钾血症
  • 简介:颈椎前路手术是脊柱外科经常采用的手术入路,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因牵拉气管而引起患者不适感及生命体征改变甚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都有一定的发生率。我院自2001年9月开始,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气管推移 护理措施 呼吸困难 并发症
  • 简介:海洛因依赖者能否戒毒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躯体并发症不容忽视,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戒毒失败,甚至危及生命[1]。支气管哮喘为脱毒者住院期间发生率较高的病症之一,一般报告发生率为2.4%[2]。近3年来我院戒毒科共收治病人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支气管哮喘 身心护理 并发症
  • 简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0.3岁。脑血管意外10例,脑外伤13例。于昏迷后1~3天行气管切开。2、方法:(1)器械准备:气管切开套件内有手术刀、14G静脉穿刺套管、10ml注射器、导丝及引导管、扩张管、有孔扩张钳、有气囊气管套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导丝是否平滑,气囊是否漏气。(2)病人准备:去枕仰卧、肩下垫薄枕,使颈过伸,标出1、2气管环及气管切开位置。

  • 标签: 临床应用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昏迷 脑外伤 脑血管意外 患者
  • 简介:目的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为气管插管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而且有望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目的在于:(1)进一步观察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较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ILMA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ILMA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明显延长。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血压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心率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两组在各对应时问点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血压和心率的最大值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ES相比较,ILMA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 标签: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头发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混合酸消化法对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头发微量元素测定,同时选择60名健康小儿作对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头发微量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小儿。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给予微量元素及时调整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可提高本病疗效。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头发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测定 哮喘患儿 体内微量元素 酸消化法
  • 简介:我院在气管狭窄切除与气管置换术中.曾遇3例高位气管狭窄病人无法行常规气管内插管,应用喉罩通气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喉罩 高位气管狭窄 切除术 气管内插管
  • 简介: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效果.方法49例大咯血病人包括经临床与放射学证实的肺结核21例,支气管黏膜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18例,以及晚期肺癌6例,均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治疗后,全部病人经随访6个月至18个月.结果栓塞治疗后12h,49例中的46例(93.9%)被成功地止血,其余3例栓塞后再次咯血,再行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在随访6个月至18个月期间,除3例肺癌与1例肺结核偶有痰血外,未发生与栓塞治疗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目前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咯血 栓塞冶疗 支气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