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医疗及药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很多家庭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药箱,家庭自行用药现象逐渐普及。“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成为一种医疗常态。这种理念确实方便,而且可以节约一定的费用。但是,很多人对医疗及药品的认识还不够,大多是自己或他人的一些经验用药,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家庭用药存在着安全隐患。本文将针对目前家庭安全用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根据所学专业和多年从事药房工作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家庭用药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背景:在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保证患者在麻醉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完成序贯式双肺移植,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序贯式双肺移植过程中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肺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序贯式双肺移植患者分为全静脉麻醉组及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单、双肺通气10min后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和能量消耗进行测定。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移植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参数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1年及3年的随访调查中,肺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气分析状况良好,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后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肺通气患者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消耗指标均明显高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指标(P〈0.05)。同组患者单肺通气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呼吸商指标低于双肺通气,但差异不明显(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肺通气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水平(P〈0.05)。全静脉麻醉组麻醉后双肺通气患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单肺通气患者(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在单、双肺通气时的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在双肺移植过程中,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与全静脉麻醉相比,患者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代谢明显增强,可减轻应激反应,且麻醉后代谢、应激情况不受通气方式影响。

  • 标签: 组织构建 移植 肺移植 麻醉 应激 能量代谢
  • 简介: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口服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和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扩张剂,安全有效,很少发生意外或不良反应。然而,这些方法是在性行为之前的按需治疗,且有一定时间限制。尽管每日规律服用PDE5i取代按需治疗可以解决部分此类问题,但难以纠正勃起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其效果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目前能够通过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海绵体内注射 阴茎脚 病理生理 血管扩张剂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为促进我国健康管理职业功能导向的转轨,本文简述了健康管理的概念、职业功能的特点和优势;从服务内容、机构设置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列举了我国目前健康管理行业存在的“以疾病为导向”的职业偏向;从社会对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知晓度、需求度和信任度不高,健康管理理论研究滞后和健康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差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健康管理背离“以健康为导向”轨道的原因;从加强政府的主导,加快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加深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普及,探索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健康管理从“以疾病为导向”向“以健康为导向”转轨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健康管理 以疾病为导向 以健康为导向 职业功能 健康增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72-02
  • 作者: 卢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4年第1期
  • 机构:卢湘明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2【中图分类号】R7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13-01肝硬化并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sFailure,MOF)是其主要致死原因。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48例,其中并发MOF者73例,占21%。现将MOF73例作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早产、胎儿窘迫、妊高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胎儿发育良好。结论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患者进行加强整体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母婴并发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键康。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期 并发症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1-02
  • 简介:随着直肠癌治疗的进步,术后生活质量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围绕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保护(PANP)相关的男性性功能保护研究逐渐增多,术中的植物神经解剖保护是性功能保护的根本,而与性功能相关的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

  • 标签: 直肠肿瘤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肺炎的缓解期患者采取中医西结合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肺炎患者,在医院进行前期治疗后,在患者的病症缓解期内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结合家庭护理,观察患者在缓解期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一些症状的减轻程度。结果经过中西医治疗结合家庭护理有效改善患者在缓解期的疾病恢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肺炎患者的疾病恢复和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家庭护理 慢性肺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2-01
  • 简介:维甲酸受体(retinoidacidreceptors,RARs)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核内的一类受体蛋白质,它不仅参与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发育,而且与维甲酸(retinoicacid,RA)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功能密切相关。维甲酸受体β(retinoidacidreceptorβ,RAR-β)作为维甲酸中可诱导的主要亚型,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存在维甲酸受体表达和(或)功能的改变,其中RAR-β基因的丢失或表达异常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维甲酸受体β(β,RAR-β)亚型的功能、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甲酸受体β 肿瘤 全反式维甲酸
  • 简介:帕金森患者早期可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家庭负担,了解其神经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至今,帕金森早期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关联尚不清楚。本文将对其从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等目前的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影像学 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近年来,我国灾害事件频发,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遇难2698人,失踪270人。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1481人遇难,284人失踪,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这些灾害事件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现场救援的过程中,如何快速地将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及医疗后送,保障救援行动的有效有序进行,是救援组织和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电子伤票系统 救援 应用 军队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1、探讨首次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肾功能的近期影响;2、评价TACE对肝功能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3、比较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使用常规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本院救治的(未经任何临床处理的)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进行TACE治疗,分析术前、术后一周和术后一月的肝功能情况(ALT、AST、ALP、ALB、γ-GT、Tbil、Dbil)及肾功能(Bun、Cr)的变化规律。结果ChildA级患者术后一周肝功能呈一过性损害,术后一个月AST、ALT、ALP、r-GT均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ALB、Tbil、Dbil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ChildB级患者术后一周ALB、ALP、-GT无显著变化,其余的肝功能指标呈现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前一周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但是尚不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虽然能造成肝功能的损害,但是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优于常规插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TACE后对肝功能有显著的损害,但经保肝、补液等综合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恢复。对于肾功能来讲,无论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TACE术后一周肾功能呈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后一周明显好转,且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能从更大程度上减轻TACE对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从而保护患者的肝功能,使患者的肝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而言,社区护理的实施及功能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4名,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2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2名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32名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为患者今后的治疗及恢复都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 标签: 社区护理 干预 脑卒中 抑郁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4-01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PNL)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并确定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P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随访时间少于2年的患者被排除。并发症、二次治疗措施和结石清除率被记录下来。肾功能的变化通过术前和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评估。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对可能影响肾功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确

  • 标签: 孤立肾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功能 结石清除率 肾小球滤过率 穿刺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起病48h内的急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手指轻叩实验和握力检查。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MA评分及食指轻叩实验、握力检查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FMA评分及食指轻叩实验、握力检查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6个月的效果优于治疗后7d,实验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尿激肽原酶对脑梗死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远期效果更明显。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功能 人尿激肽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