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临床收诊的重度创伤性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筛选共计70名。按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5名。予以常规组标准单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予以实验组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指数、手术前后血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S-100蛋白水平。结果:术前两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血清NSE与S-100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颅内压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度创伤性脑损伤病人经双去骨瓣减压治疗,颅内压状况稳定,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重度创伤性脑损伤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神经因子 颅内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拇指挫伤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其中以尺副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多以外固定等保守治疗为主,日后多出现掌指关节稳定性差,用拇、食指夹物时拇指偏向桡,夹力减弱。陈旧性病例可发生拇指掌骨头向尺半脱位,并发疼痛。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拇指挫伤患者15例,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节尺侧侧副韧带损伤 拇指掌指关 手术治疗 关节稳定性 拇指挫伤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耳穴贴压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总结纳入重症肺炎患者86例(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收治)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数据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比对照组更佳,P<0.05;各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P>0.05。结论  耳穴贴压对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较大影响,可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可进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会阴阻滞麻醉来探讨进行降低会阴切率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20名患者,对实验组产妇在抬头拨露时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并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而对比组产妇则进行常规的日常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缝合时的疼痛及产后伤口的疼痛等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进行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实验组产妇在会阴缝合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对比组要短;实验组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上比对比组产妇要低;实验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比对比组要少(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能够大大的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 降低 会阴侧切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优点以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3月收治的 6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单开窗潜行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开放减压 PLIF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然后利用功能障碍指数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观察组也要少于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能够更快的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也较短。在经过综合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都较低,而且术后下地时间明显要优于传统开放 PLIF术,所以说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单侧开窗潜行减压 双侧腰椎管狭窄 临床分析
  • 简介:背景:手指背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皮瓣面积:0.9cm×1.3cm至1.1cm×1.6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背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手损伤 指动脉背侧穿支 推进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97例行食管胃颈部-吻合,8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从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患者中选取9例与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术后咽食管功能.结果97例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患者无手术死亡,吻合时间为15~30min,平均为(21±3)min.1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并发症7例,经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声带麻痹4例,其中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2例为喉返神经损伤所致永久性声带麻痹,但无需进一步处理;吻合口漏3例,经更换敷料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经扩张1~2次痊愈.术后咽食管功能: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患者的吻合口直径为(3.01±0.17)cm,而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患者为(1.69±0.26)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2例行食管胃颈郎-吻合及4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主诉有吞咽困难.结论食管胃颈部-吻合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吻合方法,吻合区的功能明显优于食管胃颈郎手工端-端吻合.

  • 标签: 食管肿瘤 侧-侧吻合法 疗效
  • 简介:手指背皮肤缺损是手外伤中常见的损伤.因指背皮下组织薄,损伤常伴肌腱、关节囊及指骨外露,而不能接受游离植皮术,传统的方法为远距离皮瓣覆盖。由于术后需肢体固定,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肢体固定常并发关节僵硬。为此,自1994年我们采用邻指背皮下组织瓣治疗此类损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治疗 皮下组织 皮肤缺损 手指 肢体固定 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指动脉背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疗效.方法采用指动脉背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32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指动脉背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皮肤缺损疗效满意,操作方便.

  • 标签: 指动脉背侧支 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会阴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行会阴切的自然分娩产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组产妇的病理情况、消毒情况以及裂口情况进行抽样分组,分为病理妊娠组、无病理妊娠组、切口合并裂伤组、切口无裂伤组、生产前消毒组、生产后消毒组,每组44例。比较各组间的感染率。结果病理妊娠组感染率显著高于无病理妊娠组(15.91%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合并裂伤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切口无裂伤组(18.18%VS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前消毒组感染率显著高于生产后消毒组(15.91%VS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病理妊娠以及会阴切口合并裂伤的产妇应加强注意,并做好生产前后的会阴消毒工作,以降低会阴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产妇分娩后尽快的康复。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切口感染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采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 2017年至 2018年之间进行会阴切的产妇 90例,按 1:2的比例将产妇分观察组 30例 (病理妊娠组 )和对照组 60例 (生理妊娠组 ),比较两组的感染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时刻注意控制产妇妊娠疾病,生产前后保持会阴清洁,通过严密的护理措施来降低产妇产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 ] 会阴侧切术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单唇裂关键性畸形要素:唇高不足、人中嵴变短的调查分析患上唇提出单唇裂新的临床分类,即定量分类。方法对单唇裂病例的健唇长及患裂隙内、外两唇长进行测量,将裂隙内、外侧唇长分别与健唇长进行比较。其相差值在2mm以内为患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正常(与健唇长相等时)或接近正常;相差在3mm以上为患裂隙内侧或外侧唇长不足。结果100例单唇裂定量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型,裂隙内、外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第二型,裂隙内侧唇长正常或接近正常,裂隙外侧唇长不足型;第三型,裂隙内侧唇长不足,裂隙外侧唇长正常或近接近正常;第四型,裂隙内、外两唇长不足型。结论单唇裂临床定量分类与既往教科书按唇裂的部位与程度不同进行分类[1]或以患裂隙内、外两唇面积不同进行分类[2]及其他有关文献唇裂分类方法[3,4]完全不同。这种分类法,理顺了单唇裂分类与修复原则、选择和改进修复方法及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对正确与合理指导单唇裂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单侧唇裂 畸形要素 定量分类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