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把幽门螺杆作为体检中心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的意义。方法:采用非创伤[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法,让更多的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能做到早期的检测与诊断。结果: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本中心共接待幽门螺杆检测者10950人次,其中阳性5275人次,阴性5675人次,阳性率达48%。结论:通过早期的检测、诊断及预防宣教,会使幽门螺杆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临床幽门螺杆(Hp)阴性消化溃疡(PU)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30例Hp阴性P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各6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且乙组效果更为显著,总治疗有效率为93.85%,同甲组的83.08%相比,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的Hp阴性PU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将能大大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溃疡愈合,且不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人是Hp最重要的传染源;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人-人传播、水源传播、医院性传播等;贫穷、卫生条件差、教育程度低、居住拥挤、儿童与父母同床、口对口喂养婴儿及医务工作者(尤以消化科、内窥镜检查医护人员、口腔科)等都是Hp感染的高危因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免疫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Hp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在幽门螺杆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幽门螺杆感染患者7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加以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加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周,总的根治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幽门螺杆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四联疗法的应用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根治效果,对于提升患者生命健康质量具有保障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中 四联疗法 应用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3-0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感染胃溃疡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三联疗法(洛赛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推行新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感染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新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溃疡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04-01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Hp)的疗效。方法选取初次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多西环素胶囊)50例、对照组A50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对照组B50例(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左氧氟沙星为1次/d,其他药物均为2次/d,疗程14d。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多西环素胶囊)30例,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组敏感抗生素)30例,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2次/d,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13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和成本-效果比。结果初次治疗患者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根除率分别为88.00%、70.00%、82.00%(ITT)和91.60%、74.47%、85.11%(PP),观察组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两组对照;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根除率为70.00%、77.78%(ITT)和66.67%、71.43%(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成本-效果比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少见且轻微。结论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疗效较好。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多西环素 阿莫西林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选择雷贝拉唑片单独使用或者联合抗幽门螺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116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片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联合抗幽门螺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8.2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93%,且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幽门螺杆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雷贝拉唑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7-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与剖宫产率的相关。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对存在试产条件无合并症和内外科并发症的298例妊娠足月产妇随机取149例为研究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采用间断监护胎心,当异常时行持续监护,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判定胎心全程监护与剖宫率和围生儿结局的相关。结果研究组监护提示异常34例,其中28例拟诊“监护不可靠”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提示胎心异常26例,因“胎心不可靠”行剖宫产17例,实验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入住NICU率无差异。结论全程胎心电子监护在增加剖宫产率同时并未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胎心电子监护胎儿窘迫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前列腺癌发生及临床进展的相关。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12例疑似前列腺癌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并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64例(57.14%)。与单纯前列腺癌相比,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病年龄明显较小(65.0±5.0岁vs.67.8±3.7岁,P=0.001),前列腺体积更大(75.0±11.7mLvs.54.5±8.5mL,P〈0.001),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明显升高(61.4±23.3ng/mLvs.33.4±14.9ng/mL,P〈0.001),TNM临床分期明显更晚(P〈0.001),Gleason评分明显升高(6.9±1.8vs.5.0±1.9,P〈0.001),生存时间更短(49.8±12.7月vs.57.3±6.2月,P〈0.001),五年生存率(5-YSR)明显降低(51.6%vs.77.1%,P=0.006)。胆固醇的升高、甘油三脂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发病年龄年轻化、前列腺体积增大、TPSA水平升高、TNM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升高、生存时间缩短及5-YSR下降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204,P=0.022)和Gleason评分(OR=8.611,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多见,高脂血症有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与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前列腺癌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维甲酸受体(retinoidacidreceptors,RARs)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核内的一类受体蛋白质,它不仅参与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发育,而且与维甲酸(retinoicacid,RA)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功能密切相关。维甲酸受体β(retinoidacidreceptorβ,RAR-β)作为维甲酸中可诱导的主要亚型,已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存在维甲酸受体表达和(或)功能的改变,其中RAR-β基因的丢失或表达异常与癌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维甲酸受体β(β,RAR-β)亚型的功能、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甲酸受体β 肿瘤 全反式维甲酸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与MRI表现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状态,将乳腺癌分为HER-2过表达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观察不同亚型乳腺癌MRI表现及其与分子亚型的相关。结果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T1wI多呈稍低信号[HER-2过表达型:68.00%(17/25),LuminalA型:66.67%(38/57),LuminalB型:76.19%(16/21),三阴性型55.56%(10/18)];HER-2过表达型多呈非肿块样强化[84.00%(21/25)],LuminalA型多呈不均匀强化[75.44%(43/57)],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多呈环形强化[52.38%(11/21)、83.33%(15/18)];HER-2过表达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为廓清型[76.00%(19/25)、80.95%(17/21)和77.78%(14/18)],LuminalA型多为平台型E82.46%(47/57)];HER-2过表达型、LuminalB型和三阴性型多有伴随征象E80.00%(20/25)、76.19%(16/21)、66.67%(12/18)],LuminalA型49.12%(28/57)有伴随征象。乳腺癌增强MRI强化方式与分子亚型呈高度相关(C=0.737,P〈0.001),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分子亚型呈中度相关(C=0.567,P〈0.001)。结论乳腺癌分子亚型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相关,可通过MRI特征初步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子亚型
  • 简介:头晕患者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作者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对本院急诊科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成年患者980例进行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检查,分析头晕患者的心率,明确何种类型的头晕患者其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以便明确诊断。报道如下。

  • 标签: 成年患者 心动过缓 急诊科 相关性分析 头晕 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尿潴留与产后睡眠障碍的相关。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足月分娩的初产孕妇163例,根据是否存在产后尿潴留,分成尿潴留组45例和非尿潴留组118例。非尿潴留患者按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分为<6h亚组(56例)和6~8h亚组(62例)。比较初产妇产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差别并进行产后尿潴留与产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分析。结果尿潴留组孕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非尿潴留组;在非尿潴留亚组分析中,产后首次排尿时间6~8h亚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产后首次排尿时间<6h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潴留与匹兹堡睡眠质量各指数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尿潴留是产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合理的产后指导减少尿潴留发生对防止初产妇产后睡眠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尿潴留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调查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问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和54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分析。结果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突变,6种获得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PER、ADC-30、ADC-58、ADC-59、OXA-23),5种获得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I、armA),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qacE△1),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Ⅰ1、tnpU、tnp513、IS26、IS903、ISabal、ISabag)。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分为A与B二个簇,A簇为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B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A簇1,2,13,17,20号株与10,14,16号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B簇4-6-8-9-15-19号株为同一克隆,即为克隆传播。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菌株亲缘性 样本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病例共203例,根据其免疫组化进行分子分型,并观察其发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3例研究对象中,Lumi—nalA型、LuminalB型、Basal-like型、HER-2过度表达型分别占52.2%、16.3%、16.3%、15.3%。各分子亚型之间在发病年龄与绝经情况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Luminal型较其它两种类型分期较早、分化程度较高。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这提示了不同分子亚型在预后及治疗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为开展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及病理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肺炎型肺癌的CT及临床资料,观察病灶分布及影像学表现,再由MSCT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特点为:磨玻璃密度影;片结影;肺叶、肺段实变阴影;空泡及蜂窝状阴影;上述影像混合型阴影。病理类型有:肺腺癌、肺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小细胞癌、肺低分化癌。结论肺炎型肺癌CT表现多样,但其动态影像学亦有一定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变化过程。通过MSCT各种成像技术的不同重点显示病变,可提供较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影像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收集5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①516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率较高,依次为MPO(95.0%)、CD33(93.0%)、CD13(88.8%)、CD117(69.4%),而CD14、CD15、CD64、CD71表达较低,其中145例AML伴淋系抗原表达,分别为CD721.5%、CD196.0%、CD20.78%、CD100.58%、CD200.58%;CD71在M6中阳性表达率为100%,CD64在M5中阳性表达率最高(30.2%);CD34总阳性表达率为57.8%.②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64.7%,M3组中CD34+患者CR率低于CD34-组(P=0.019).非M3组CD34阳性组的CR明显低于CD34阴性组(P=0.002);CD19+患者CR率高于CD19-组(P=0.028);CD7+患者CR率明显低于CD7-组(P=0.002);CD71+患者CR率低于CD71-组(P=0.013);MPO+患者CR率高于MPO-组(P=0.015);CD11b、CD13、CD33表达阳性组与相应阴性组的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是诊断AML的必备条件,它有助于指导白血病的临床分型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分型 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