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Helicobacterpylori,HP)后,各国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HP与慢性活动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形态学 流行病学 胃黏膜HP培养 青霉素 万古霉素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Hp)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96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而急诊手术的病人,于胃穿部手术标本或活检标本,作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倍镜下行Hp计数,对Hp感染的密度进行分析,按Rauws标准评估胃炎的严重度.结果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58%、50%;Hp感染分级分别为3.4±0.19、2.2±0.17、2.6±0.20;Rauws分数分别为8.0±0.31、5.1±0.29、5.8±0.42.Hp感染和胃炎改变在消化性溃疡穿孔较出血,狭窄更为明显,前者的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治Hp能有效防止溃疡穿孔.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溃疡 穿孔 出血 幽门狭窄
  • 简介:幽门螺杆(HP)被人们认识以来,其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相关已被广泛认同.幽门螺杆的根除治疗已被成功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在治疗及预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胃癌的防治中,幽门螺杆根除治疗的干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尝试分析幽门螺杆与癌前病变的关系,以期能对癌前病变的防治有所裨益.

  • 标签: 胃癌 幽门螺杆菌 HP 胃粘膜 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bismuthcitrate,RBC)根除幽门螺杆(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根除幽门螺杆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上消化道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标准收集比较RBC或以RBC为主的二联、三联、四联方案与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其他铋剂或安慰剂治疗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篇RCT共治疗36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其中高质量的试验有八篇,双盲试验有五篇,单盲试验有三篇.Meta-分析的结果,RBC和对照组比较,OR值为3.06(95%的可信区间[2.62,3.58],P<0.00001.但具有显著异质(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OR值为2.05(95%的可信区间[1.29,3.25],P=0.002).敏感性分析提示文章的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大小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RBC根除H.pylori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个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幽门螺杆菌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副作用
  • 简介:抑酸药奥美拉唑是目前临床上根除对Hp三联疗法的主药。国外有报道认为,奥美拉唑等抑酸药Hp在胃内分布有影响,但结果有所不同,而国内相关报道甚少。作者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Hp检出率、密度及胃炎活动的变化,探讨奥美拉唑对Hp在胃内分布的影响。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内分布 幽门螺杆菌 HP检出率 十二指肠溃疡 组织学方法
  • 简介:本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回顾随机调查110例幽门螺杆感染患者病例,分析三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说明了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成本-效果分析 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 药物疗法
  • 简介:治疗慢性活动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需根除幽门螺杆(HP)已达共识.国内1周疗法在选择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中常用兰索拉唑30mg,2次/d,而较少报道每日1次给药.作者对兰索拉唑每日2次给药联合抗生素与每日1次给药联合抗生素对HP根除情况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兰索拉唑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
  • 简介:1、该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一篇好的系统评价应提出明确的要回答的问题,该文针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根除幽门螺杆的效果进行评价,目的明确。2、检索策略完善吗?检索范围较广。系统评价者检索了常见的重要的的数据库,对有关中文文献进行了手检,没有语言限制。3、纳入/排除标准是什么?该文有明确阐明文献纳入/排除的标准,记录了文献的评价过程。4、如何评价原始研究的真实?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由2位评价者采用Jadad质量记分法评价,在敏感分析时也应用了种类评价结果。5、如何从原始研究中提取数据?由两位评价者独立应用事先设计的表格从原始研究中提取数据,通过讨论解决可能出现的分歧

  • 标签: 雷尼替丁枸橼酸铋 系统评价 HP 幽门螺杆菌 中文文献 Jadad质量记分法
  • 简介:目的观察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1周,与33例行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2周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停药4周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1%(32/34)及72.7%(24/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同时分别观察到溃疡愈合率、第1、3天上腹痛缓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均少。结论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Hp疗效高、溃疡愈合快、解除症状迅速、副作用少,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雷贝拉唑 根除幽门螺杆菌 治疗组 溃疡愈合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幽门螺杆根除率。以评价幽门螺杆在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病和愈合的作用。方法74例幽门螺杆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分2组,治疗组奥美拉唑0.8mg/kg·d顿服,疗程2周;常规组雷尼替丁5mg/kg·d分2次口服,疗效4周,二组均加服阿莫西林50mg/kg·d和甲硝唑15mg/kg·d,分3次口服,结果(1)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根除率,胃窦炎症减轻率治疗组分别为97.3%,91.9%,91.9%;常规组分别为86.5%,59.5%,81.1%;(2)幽门螺杆根除者溃疡愈合率100%,未根除者愈合率66.6%,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根除幽门螺杆可以提高儿童消化性溃疡愈合率;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加二联抗生素治疗儿童幽门螺杆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的特点。

  • 标签: 治疗 儿童 疗效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血粘度的相关。方法:测定486例体检人员的血红蛋白和血粘度值,并加以对照。结果:血红蛋白升高组,血粘度异常达73.42%,血红蛋白正常组,血粘度异常为36.61%,经检验,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红蛋白与血粘度异常有明显相关

  • 标签: 血红蛋白 血粘度 相关性分析 血常规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异常表达与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53阳性表达率为65.18%(56/86),P^53阴性表达率为34.88%(30/8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P^53阳性表达率高的患者预后不佳。免疫纪织化学检测P^53的表达可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选择合理治疗提供一个有实价值的指标。

  • 标签: P^53 预后 异常表达 胃癌组织 阳性表达率 患者
  • 简介:为了了解韶关地区汉族、瑶族人群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频率和抗体效价的关系,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抗体筛选,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测定、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产前检测和产后诊断.结果表明:1471对汉族孕妇有免疫抗体者673例(45.8%),65对瑶族孕妇有免疫抗体者28例(43.1%),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x2=0.16,P>0.05);288例汉族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有31人患新生儿溶血病,25例瑶族孕妇所分勉的新生儿中有3人患新生儿溶血病.但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x2<3.84,P>0.05).结论:韶关地区汉族与瑶族人群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无本质上的差别,检测孕妇血型免疫抗体及其效价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极其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ABO 抗体效价
  • 简介: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exon5)和外显子8(exon8)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分析(PCR-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 转变 基因 P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