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有着较强的可塑性与创造力,但青少年缺少社会经验,也很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无法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心理干预策略来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使青少年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将抗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期间,精神疾病科收治的76例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试验组家属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能够减少患者家属因患者病情带来的负面情绪,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大,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影响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为此,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加深。根据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来帮助完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学校心理健康 困境 出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急诊护士和非急诊护士一共40名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对照组护士为20名都是非急诊科护士,观察组之中20名护士都是急诊科护士。针对两组的护士展开SCL-90和WHOQOF-100评分的相应调查,进一步分析出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护士的WHOQOF-10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要比非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

  • 标签: 护士职业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评分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护士为研究对象,探究通过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对应对措施合理制定。方法 随机选取2020.1至12时段未经心理疏导的在岗护士148名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经心理疏导后心态健康的在岗护士148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对应对措施合理制定。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考试压力、人力资源配备和薪资待遇等均能影响护士心理健康(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考试压力、人力资源配备和薪资待遇等均能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对其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70名医院工作者进行进行研究,并分为I组和II组,其中I组由护士所构成,B组由非护理工作者所构成。通过SCL-90量表和SF36量表对参与此次研究的医院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做出对比。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急诊科一般接诊病症较严重、需要采取紧急治疗的患者,从而带给急诊科护士很大压力。从而我们将对急诊科护士工作期间,心理控制源与疲惫、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定缓解急诊护士疲劳、心理压力的方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性研究方式,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50名护士,调查其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量表。结果: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产生疲惫心理,发生率为90%以上,心里不佳状况出现率达到40%以上。在强度工作下,急诊科护士产生精神紧张,焦虑失眠甚至抑郁方面问题概率较高,都达到了50%以上,通过统计数据也可以了解到,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得分与自身脑力疲惫、躯体疲惫及身体状况整体水平呈正相关。在个体心理控制源得分增加的情况下,其疲劳与心理状态得分也随之增加。结论: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工作,属于疲劳心理状态不佳等问题的高发群体,工作心理控制源对疲劳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调节、缓解意义,可以从这一角度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工作 心理控制 疲劳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素质如何对于我国是否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人格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的研究首先详细的探讨了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1-2021.5阶段入院,在院内实施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24例,采用双盲法对于患者实现分组,每组分12例,探讨组采用心理护理,常态组利用常规护理,数据指标比对: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护理前,探讨组、常态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探讨组与常态组相似(P>0.05),护理后,探讨组负性心理评分与常态组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

  • 标签: 心理健康 宫颈癌前病变 高血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住院期间、出院前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两组对临床护理的总体评价。结果:入院时,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出院前,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目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护理的总体评价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也能够增进护患关系,获得患者更高的评价,护理价值显著。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2月5日在本医院疫情防治一线医务人员共111名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不同特征调查对象间差异。结果:111名调查对象在焦虑和恐怖因子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低于常模;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常模。分组分析发现小于30岁、大专及以下、预检分诊/普通门诊和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更易出现抑郁状况。结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恐怖心理问题,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和上饶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符合条件的,孕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采用SCL-90量表和自制的《新冠肺炎期间孕产妇心理健康信息采集表》对孕产妇的心理进行评估,观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的心理疾病出现的概率情况,并分析新冠肺炎期间焦虑、抑郁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孕产妇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强迫症状评分、敌对评分、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恐怖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强迫症状评分、敌对评分、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恐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孕产妇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队干休所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休闲体育锻炼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部队干休所医院中选择86名离休老干部,根据他们的日常运动状况将他们随机分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执行日常休闲体育锻炼的资深老干部。该小组由非运动者组成,他们使用SCL-90来测量离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并分析了发现。结果:除偏执狂因素外,参与评估的退伍军人离休老干部的其他因素得分均明显高于SCL-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休闲体育锻炼 老干部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孕妇在护理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评分。结果: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为97.44%,护理前的护理效果为84.62%,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护理前。结论:护理指导服务有利于改善妊娠中产妇焦虑情绪,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妊娠 心理健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老年人人口的激增,空巢老人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其身心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其心理健康状况。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空巢环境下易发生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体操对孕产妇心理健康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孕妇体操。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分娩结局。结果:对照组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58%、42%;实验组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76%、24%。对照组对身体、心理状况满意度为84%;实验组对身体、心理状况满意度为96%。结论:孕妇体操能够使孕产妇的心理更加健康,避免出现心理疾病,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平和,并且能达到良好的分娩结局,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孕妇体操 心理健康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