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精神疾患,对人的消化、免疫及神经系统等机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损伤。因此,本文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和途径。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试验组(n=53),对照组施以常规的中医治疗,试验组施以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9%,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优于中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哮喘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哮喘具有异质性。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哮喘有两大明显特征,呼吸系统症状可变性和呼气气流受限可变性。2016年医学界重新定义了哮喘,重点突出了特点,尤其是哮喘的异质性。本文浅析了儿童哮喘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了参考建议。

  • 标签: 儿童 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青龙汤是否通过抑制TLR4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方法以卵蛋白建立哮喘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致敏后,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小青龙汤灌胃。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4量。结果模型组TLR4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小青龙汤组较模型组显著性下降。结论小青龙汤可能通过抑制TLR4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小青龙汤 TLR4
  • 简介:摘要在临床麻醉中,丙泊酚因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但当前关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依然是研究热点,围绕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研究,对于丙泊酚中枢麻醉作用机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丙泊酚 中枢麻醉 机制 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活化的星状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是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肝纤维化时,肝脏实质细胞与非实质细胞及细胞因子网络均参与了星状细胞的活化。此外,微小 RNA、缺氧、乙肝病毒等也对其有激活作用。本文就肝星状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激活 肝纤维化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学干预机制分析,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17年3月至10月治疗的80个患者分为对照组40人和实验组40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药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药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总次数与合理用药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药物干预后,不合理用药率为5.92%,未进行药物干预的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为31.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的药理学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而且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合理性
  • 简介:摘要运动疗法已被明确提出为降压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运动干预高血压文献的综合,将其从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情绪等几大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对高血压的生理学机制

  • 标签: 高血压,运动,生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发病机制,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肿瘤登记资料中的食管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食管癌发病数量,组成和趋势。结果:男性和女性总食管癌发病率持续显着增加,但男性和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发病率相对稳定。鳞状细胞癌是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同期食道癌总数的 70.55%,腺癌仅占 2.66%。结论:食管癌的发病主要以鳞癌为主,不同病理类型的组织病理类型无显着增加或减少,提示食管癌的防治应注意与男性发病相关的因素和鳞状细胞癌。

  • 标签: 食管肿瘤 发病 病理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细致研究并分析最近几年国美外与脂肪肝研究有关的结果,并做了合理的总结与归纳。结果脂肪肝的形成和肝脏脂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细胞色素、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有关;防治脂肪肝的药物与方案还较为缺乏,养成科学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长期锻炼等是早期发现及防治脂肪肝的有效途径。结论脂肪肝具有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早期发现及预防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

  • 标签: 脂肪肝 发病机制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失代偿的一种综合征,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使自身组织遭到损害,并打击远隔器官,可发展为严重脓毒血症或脓毒症休克,心脏是脓毒血症最常受累的器官,是临床上处理起来最复杂、棘手的难题之一,因此,探讨脓毒血症心脏损害的机制,寻找早期预防或减轻损害进展的方法,成为降低脓毒血症死亡率的一条捷径,本文就脓毒症心脏损害的可能发病机制做一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脓毒血症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脓毒血症 心脏损害 心肌灌注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在对患者造成外观损害的同时,瘙痒难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其病因与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免疫反应的特点,以及与IgE介导的迟发相变态反应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针对其发病机理领域的研究探索仍在不断深入,本文主要就当前的已有成果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的激光类型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针灸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能够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神经肽(NPY)、信号转导通、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等因素,调节该因素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抗抑郁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综述,以加深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抑郁症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针灸 抑郁症 针灸 作用机制
  • 简介: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潜能的一类干细胞,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与其代谢调控密切相关,其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居住在骨髓低氧微环境中,依赖糖酵解进行能量代谢,保持低活性氧水平;Hif-1、FoxO3、ATM、PTPMT1等蛋白维持造血干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并使其免受活性氧损伤;此外,糖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脂肪酸氧化、嘌呤、氨基酸代谢等也在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叙述氧化代谢调控、糖代谢水平、嘌呤代谢和氨基代谢的相关机制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代谢调控机制 低氧微环境
  • 简介:摘要很多复杂的军事行动中的装备系统含有很多风险,因此加大了装备事故发生的危害性和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立军事装备保险机制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阐述了装备事故处理机制中存在的弊端,从其宏观形态上、军队建设、装备组建和实训多角度表面组建军事装备保险制度的必然性,分析主要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不同角度,以风险可保障性、军队政策制度环境及国内外实践为建设性方向,组建“政府引导、军队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合作化管理模式,得到建立军事装备保险机制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军事装备 保险机制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白癜风是皮肤科常见因皮肤黑素细胞功能消失而引起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白癜风治疗困难且病情反复,深入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从而找到解决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 标签: 白癜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肛瘘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及炎症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诊的68例肛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传统切口挂线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肛瘘切除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白介素IL-4、IL-6和肛门失禁严重指数量表(FISI)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IL-4、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F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结论肛瘘切除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快,且造成的炎症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切口挂线术 肛门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黄草浸膏退黄、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黄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黄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