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材料用于口腔修复的抗摩擦性能。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树脂组、金属组和陶瓷组,随访3个月后修复效果。结果经修复治疗,树脂组出现4例松动脱落,显著高于金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陶瓷组3例牙齿破裂,金属组3例牙龈畸形或出血,高于其它两组,但无显著差异;三组修复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材料用于口腔修复性能上各有优缺点,抗摩擦性能无显著差别,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材料

  • 标签: 口腔 修复 材料 抗摩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修复材料应用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抗摩擦性能差异。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口腔修复患者共81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材料差异分组,对照组41例(陶瓷材料)、观察组40例(树脂材料)。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功能改善效果及修复体不良预后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修复治疗后3月有效率为100.00(40/40)、、6月有效率为97.50(39/40),治疗6月时观察组口腔语言功能评分为(16.52±2.05)分、咀嚼功能评分为(16.47±1.95)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树脂 陶瓷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抗摩擦性
  • 简介:目的设计一套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壁摩擦力测量的装置并对组织工程血管的材料进行初步的测量,以验证装置的可靠性和相关结论。方法根据血液动力学的原理,对血管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组织工程血管内皮细胞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从而设计完成整套装置并对弹性元件进行测量,并进行组织工程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构成的管状支架进行摩擦力的测量。结果设计完成了测量组织工程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弹性元件的牵拉力与位移的关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测量组织工程血管内壁摩擦力的实验装置是可行的,聚羟基乙酸PGA管状支架的摩擦力与流速基本呈现线性关系。

  • 标签: 组织工程 血管动力学 摩擦力 生物摩擦学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

  • 标签: 髂胫束摩擦 半月板损伤 综合征 膝关节扭伤 同侧 外侧
  • 简介:活髓保存治疗是指用具有保护牙髓和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药物覆盖在近髓牙本质、暴露的牙髓创面或人工牙髓断面上,以保护牙髓,使其病变消除和修复的方法。盖髓材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仍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盖髓材料,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活髓保存 氢氧化钙 盖髓材料 牙髓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性胸廓支撑并保护胸内脏器,同时参与呼吸功能。胸部外伤或胸壁手术往往会造成胸廓不稳定及胸壁缺损,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用于胸廓重建的材料是治疗的核心素,并一直得到医用材料领域人士的不断研究改进,随着医用材料的发展,惰性金属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胸廓固定及修复,胸外科医师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其适应症,促进了胸廓重塑材料多样化和个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胸廓重塑临床常用材料的特点,以达到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目的。

  • 标签: 胸壁缺损 重建 肋骨骨折 内固定材料
  • 简介:摘要 :生物医学材料是生物工程、医学医药及材料学等多门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以其独有的医学应用特性推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 ,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动态 ,展望生物医学材料的前景,提出发展措施,希望对今后的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 标签: 生物医学材料 现状动态 发展及措施
  • 简介:植入人体的理想生物材料的八点要求:(1)在组织液中不引起物理变化;(2)无化学活性;(3)不存在炎症和异物反应;(4)无致癌性;(5)不产生过敏或致高敏;(6)能耐受机械扭曲;(7)能被随意剪裁;(8)可消毒。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材料学 物理变化 生物材料 植入人体 化学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冷冻干燥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COL-HA。结果本实验在王晓敏,林晓艳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胶原-羟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交联处理,比较两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一步利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组织工程 犬骨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无菌包装材料在医疗器械包装中产生的无菌效果。方法: 选择我医院发展过程中使用过的四种无菌包装材料,分别是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以及新型纺织品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对比上述四种材料在包装、灭菌、存放及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总结不同材料的成本情况。结果:在包装手术器械时,不同包装材料的选择对于成本及阻菌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四种材料各有各的优缺点。此次研究经过使用一年半的观察,新型纺织品材质的包装材料经久耐用,方便洗涤,可有效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结论:从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以及新型纺织品四种无菌包装材料分析,其中的新型纺织品相对来说优势更加明显,操作方便,阻水性、透气性更强;物理耐受特征显著,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破损、破洞等问题,也能防止出现脱絮现象,进而不会对环境空气以及医疗器械造成二次污染;顺应性较好,材质比较轻便,所以运输和清洗都比较方便,如果是包装体积大、重量大的手术器械包时有更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包装材料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镁锌合金 可降解 动静脉瘘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动物模型
  • 简介:欧盟委员会对于纳米材料的定义为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的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100nm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到50%以上~[1]。与宏观材料相比,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在声、光、磁、热等方面,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性能迥异,因此应用于肿瘤诊疗有很大的优势~[2]。

  • 标签: 纳米材料 膀胱癌细胞 量子限域效应 三维尺寸 小尺寸效应 颗粒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