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颅骨修补材料术前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探讨术前颅骨修补材料成形的方法。方法对60例需行颅骨修补患者应用橡皮泥按照颅骨缺损区大小做出相应的橡皮泥模具,再将颅骨修补材料依橡皮泥模具做成相应的缺损颅骨大小,观察、比较术前成形的颅骨修补效果。结果60例术前成形的颅骨修补材料大小适合颅骨缺损区的大小,复位后形状与骨窗边缘吻合良好,术后两侧形状对比,无明显不同,外观满意。结论颅骨修补材料术前成形修补颅骨缺损确实可行、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颅骨缺损 骨代用品 修复外科手术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181例成人原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行TEP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术式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TEP组Lichtenstein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5±2.2)、(9.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4,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住院费用分别为(8601±1726)、(6922±20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2,P=0.000)。TEP组与Lichtenstein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4%vs3.81%,χ2=0.002,P=0.962)、(0%vs0.95%,χ2=0.728,P=0.394),二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TEP与Lichtenstein术式均可较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原发腹股沟疝的治疗,但同样条件下优先选择TEP术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诊断为腹股沟疝的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01年4月至2014年4月,共计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无张力修补术组50例,传统疝修补组,50例。评价无张力修补术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月复发率。结果我们研究发现无张力修补术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12月复发率分别为(32.7±12.9分钟、3.9±0.5天、2%;55.7±23.8分钟、5.4±1.3天、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疝修补,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减少术后12月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3-01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前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总结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在应用各型腹膜前疝修补装置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治疗腹股沟疝2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2例患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术后有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1例。切口疼痛轻微,无明显异物感,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5d出院。随访1—1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耻骨肌孔是对腹股沟区的全面修补,具有手术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腹股沟疝患者各种疝并发及容易复发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目前腹股沟疝治疗中转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评价二种术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收治的30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7例为双侧)分为单纯腹膜前修补组(OP组)145例和改良Kugel修补组(MK组)157例。OP组采用OvalPatch补片修补,MK组采用ModifiedKugel(MK)修补。比较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二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5)个月。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0.939,P=0.870、0.349)。术后1周和1个月,OP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低于M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4、2.297,P=0.030、0.021)。结论经腹股沟切口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相比,单纯腹膜前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分别应用平片式修补、疝环填充修补,并比较其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平片式修补法,对照组应用疝环填充修补法。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8.33%、11.6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的术后康复情况及安全性相当,但与疝环填充修补相比, 平片式修补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环填充 平片式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全部成功。杂交手术原因: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出现肠破裂1例,8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2例因疝囊巨大,需要整形转为杂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30)m1;患者术后24、48和72h疼痛视觉评估评分为(5.9±1.8)分、(5.1±2.O)分和(3.4±1.3)分。术后住院3—9d,平均(5.3±1.8)d。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术后浆液肿1例,无切口疝复发,无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运用杂交修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疝修补术
  • 简介:脐疝是在女性和儿童中比较常见的前腹壁疾病,需要手术修补纠正治疗。经典的传统组织修补术是20世纪中叶美国的Mayo手术。随着材料科学的进展,人们已经用无张力概念和人工材料修补的方法逐渐取代了Mayo手术。但是无论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法,大都有一个缺点:梭形切除原脐。手术治愈脐疝的结果,患者付出了失掉脐的代价,

  • 标签: 疝修补 脐疝 Mayo手术 重建 手术修补 腹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腹股沟疝中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至我院就医的腹股沟疝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疝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疝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能够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的78例腹外疝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手术方案不同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6%VS10.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腹外疝患者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可有效减少对个体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传统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优缺点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UHS组),85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组),比较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UHS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min,(3.2±2.2)d,疝环充填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28)min,(4.6±4.1)d;UHS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78%,术后1年无复发,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29%,8.24%。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上述数据,UHS组均优于疝环充填组(P〈0.05)。结论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UHS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 简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7年1月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术后随访记录6~48个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治疗组,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性63例,女性2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斜疝53例,其中复发性斜疝5例,直疝10例,骑跨疝2例;对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斜疝5例,直疝5例,骑跨疝1例。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修补术 腹股沟疝 BASSINI法 复发性斜疝 术后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改良Kugel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149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Ⅰ型2例,Ⅱ型12例,Ⅲ型119例,Ⅳ型16例;直疝50例,斜疝99例;均采用改良Kugel修补术(改良Kugel组).以同期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的171例腹股沟疝患者(Lichtenstein组)作为对照,其中Ⅰ型4例,Ⅱ型13例,Ⅲ型141例,Ⅳ型13例;直疝60例,斜疝111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Kugel组手术时间较Lichtenstein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补片感染率、阴囊水肿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5(6~24)个月.改良Kugel组与Lichtenstein组腹肌沟疝复发率分别为0.67%和4.68%,均为Ⅲ、Ⅳ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型腹股沟疝患者,改良Kugel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而对于Ⅲ、Ⅳ型患者则更宜选择改良Kugel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诊腹股沟疝手术的应用效果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间我院接收治136例急诊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抽签的方式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6例;观察组为62例,男性58例,女性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全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患者并发症复发几率为4.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为15.6%(P<0.05)。结论: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相比较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几率低。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急诊 腹股沟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的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牵拉评分与1年内复发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更多临床优势,优于传统修补术治疗。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探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57-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3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对比,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51例患者实施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给予治疗组52例患者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分析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腹股沟疝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腹股沟疝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者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 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先后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在2013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分为采取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和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气修补术,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时间较短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较少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自1998年首先由Crombie等发表关于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postsurgicalpain,CPSP)的论文以来LU,目前CPSP渐受临床重视。CPSP并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一般指外科手术后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的临床综合症,但不包括恶性肿瘤、慢性感染导致的疼痛及术前已存在的疼痛。也有认为CPSP是指术后疼痛不大可能缓解、

  • 标签: 慢性疼痛 修补术后 腹股沟疝 临床综合症 外科手术后 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