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老年痴呆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空白对照),将两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360.31±96.21)ng/L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175.21±40.11)ng/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病情,从而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安全。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血浆&beta -内啡肽浓度 变化 意义
  • 简介:环孢素(又称环孢菌素或环孢霉素A,Cyclosporin,CsA)是一种内含11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化合物.环孢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强效免疫抑制剂,这一小分子化合物对临床器官移植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移植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在治疗剂量下,其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及机体对环孢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很大,治疗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对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减少毒性反应和排异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有关文献,并进行归纳综述.

  • 标签: 血药浓度 药效监测 环孢霉素制剂 氨基酸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环孢素 A 血药浓度的检测方式与临床用药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2019 年在我院接收肾移植手术的患者 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用药,选取服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的 CsA 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且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医生要及时对服药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与处理,以对肾移植术后环孢素 A 的监测与临床用药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对 24 患者不同时段内的 CsA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服药后患者的 CsA 血药浓度逐渐降低,且在用药过程中,其中部分患者出现急性排斥、肝肾功能损伤、术后感染等不良情况。结论:环孢素 A 在肾移植病人的术后使用中具有积极效果,对肾移植病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对临床用药与用药剂量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移植术 环孢素 A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0例高血压患者与100例血压正常人的血尿酸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血尿酸浓度水平: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高血压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明显高于轻度高血压(P<0.01);中重度高血压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增高,而血压程度越高血尿酸浓度越高,可视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血尿酸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的水平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HER-2/neul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37例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及74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水平,分析血清HER-2/neu与组织中HER-2的表达、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的水平与组织HER-2的状态一致性较好(P〈0.05),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两者则无明显关系。乳腺癌血清HER-2的水平与血清CA153、CEA均无明显相关性。晚期乳腺癌血清HER-2的水平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数目、脉管瘤栓具有明显关系,而与月经状况、ER、PR均无明显关系(P〉0.05)。血清HER-2水平的变化与化疔疗效有关(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水平与肿瘤组织中HER-2表达是一致的且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可作为组织学检测的重要补充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血清 人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病变[1],但多属于亚临床型,一般不发生出血.然而,一旦发生出血,即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并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我们总结了1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变化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认为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颅脑损失 血糖浓度 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缺血性心肌病(60例)不同心功能水平血尿酸浓度;比较ICM心衰改善前后的尿酸浓度;比较左室内径≥65mm(34例)和<65mm(26例)患者的尿酸浓度;比较左室射血分数(EF)≤0.25(20例)、0.25BUN>7.5mmol/L(24例)和BUN≤7.5mmol/L(17例)者血尿酸浓度;比较未应用利尿剂和正在应用利尿剂者尿酸浓度.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Ⅱ、Ⅲ、Ⅳ级血尿酸浓度分别为(312±42)、(471±105)和(607±186)mmol/L,3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力衰竭改善前后血尿酸浓度分别为(612±198)和(420±152)mmol/L,2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左室内径≥65mm和<65mm者血尿酸浓度分别为(580±186)和(418±107)mmol/L,2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射血分数(EF)≤0.25、0.250.05);服用与未服用利尿剂者血尿酸浓度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血尿酸浓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与服用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无直接关系.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血尿酸 ICM 临床资料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儿童癫痫患者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40例癫痫患儿,监测其丙戊酸血药浓度,汇总其监测结果,并分析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给药剂量增加,丙戊酸的血药浓度有所提升,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剂量、合并用药和用药依从性,组间对比数据P<0.05。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有效监测能够预测疗效,且浓度受到患儿年龄、药物剂量和合并用药等多个因素影响。

  • 标签: 儿童癫痫 丙戊酸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动态检测,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检测伤后6h内及伤后第2-6天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早期(6小时内)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轻型颅脑损伤组多在1~2内下降,中型颅脑损伤组多在2~3内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预后良好组与预后恶劣组之间血清S-100B蛋白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种客观生物学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S-100B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54例和重度中毒组38例,选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探讨2组血药浓度与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CD8+/CD28-的关系。结果:血药浓度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活性明显低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CD28+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越高,中毒程度愈重,细胞免疫受损越严重。

  • 标签: 甲胺磷 血药浓度 免疫学指标
  • 简介:目的分析与探讨老年葡萄球菌感染肺炎应用去甲万古霉素后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葡萄球菌肺炎80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2组,老年组50例,中青年组30例。给予去甲万古霉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3d后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式与给药剂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比较调整前后血肌酐水平与血尿素氮水平。结果老年组应用去甲万古霉素后的血药浓度变化与中青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给药方式与给药剂量后,血肌酐与血尿氮素水平均趋于稳定。结论老年患者使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过程中监测血药浓度能够有效指导合理用药,降低药物损害。

  • 标签: 去甲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合理用药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用正己烷提取,经2-溴-对硝基苯乙酮衍生后浓集进样,采用C18柱(150×4.6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环已烷羧酸为内标物,在波长252nm处测定。结果丙戊酸的线性范围为10.14~202.8μg/mL,平均回收率大于99.5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 标签: 丙戊酸 血药浓度 血浆 药物监测 临床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布洛芬家兔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醚(8∶2)混合提取液提取,Ca柱,以甲醇—0.05mol/LK2HPO4(70∶30;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50℃,以消炎痛为内标物进行测定。结果:布洛芬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线性范围是1—48μg/ml,相关系数r=0.999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布洛芬血药浓度的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 药动学参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普通浓度、高浓度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麦粒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进行麦粒肿治疗的研究,将38例该病病例随机分组,患者均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19例)选择低浓度治疗方法,观察组(19例)采取高浓度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以高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麦粒肿,对疾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可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会较低浓度用药更高,因此,用药安全性可得到保证。

  • 标签: 麦粒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不同浓度
  • 简介:目的:获得较为明确的环孢霉素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有关临床报道听资料进行考察、比较、分析、统计。结果:各医院报道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基本接近,大致为术后1月557-283ng/ml,1-3月375-225ng/ml,3-6月257-165ng/ml,6-12月150-120ng/ml,12月以上165-50ng/ml。结论:环孢霉素全血浓度调整到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毒笥反应均减少。

  • 标签: 全血浓度 环孢霉素 血药浓度 调查 毒性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用药复杂度的不断增加,血药浓度检测对提高药物应用安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目前,临床上血药浓度的检测手段与技术越来越丰富,如何在技术检测中提高血药浓度检测水平,是众多研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围绕当前血药浓度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药物安全性应用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 标签: 血药浓度 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测定血清中硝基安定浓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基睾丸酮为内标,经YWG-C18色谱柱(4.6mmi.d.×20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2,v/v)]-水(58∶42,v/v),265nm波长处二极管阵列检测品检测;13例服药患者,设定时间抽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在45.4~454μg*L-1浓度范围内硝基安定和内标的色谱峰高比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2.08%(RSD=2.30%,n=9);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13例服药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平均值为98.90±36.74μg*L-1,其中5例连用卡马西平,8例连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其抗癫痫药的有效治疗浓度均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本法测定硝基安定的血药浓度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临床的常规监测.

  • 标签: 硝基安定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