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entriculararrhythmiastorms)系指24h内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storm)。由于其死亡率高、处理棘手和预后恶劣,而近年倍受临床关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 血流动力学障碍 诊断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末在武汉爆发,相关研究显示,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体液中存在大量炎性细胞因子,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文献,对炎性细胞因子的种类和作用加以复习、对炎症风暴进行解读,以期对新冠肺炎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风暴
  • 简介:我部地处沿海亚热带,天气炎热、潮湿,各类亚热带昆虫常见,官兵及家属小孩户外作业较多,隐翅虫皮炎患者多见。2000~2003年,我们通过120例隐翅虫皮炎患者的治疗,总结了亚热带隐翅虫皮炎的防治措施。

  • 标签: 亚热带 隐翅虫皮炎 临床表现 营养支持 炉甘石洗剂 呋喃西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热带念珠菌,用ATB Fungus3筛选氟康唑耐药菌株,Yeastone测定耐药株对棘白菌素类等9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株及2株敏感菌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ERG11 基因并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ERG1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97株热带念珠菌中共筛选出31株氟康唑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阿尼芬净均100%敏感,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分别为74.19%、80.64%;耐药菌株主要有2个位点发生改变:A398T( Y133F),A464T(S155F),其中54.2%耐药菌株ERG11 mRNA 高表达。结论: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交叉耐药,其耐药机制与ERG11位点突变和相对高表达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妇科湿热带下病患者实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抽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符合本次研究且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湿热带下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分组展开区别治疗,参照组实施的是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实施的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同时借助统计学对两组研究数据统计、对比。结果 研究组研究结果为,治疗总有效率高49(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2.00%)、满意度评分高;参照组究结果为,治疗总有效率低42(84.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6(12.00%)、满意度评分低;两组数据通过分析显示差异性较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

  • 标签: 妇科 湿热带下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地域炎热带山岳丛林武警官兵年度体检常见病情况,为武警官兵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以两个不同地域的亚热带山岳丛林武警官兵为研究对象,对其2022年年度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个地域武警官兵的常见疾病发生情况。结果:两个地区武警官兵体检疾病排位前10无较为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段武警官兵疾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武警官兵疾病预防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武警官兵的年龄情况和所在地区情况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 标签: 亚热带山岳丛林 武警官兵 体检结果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急性前壁心梗后反复发作交感风暴的抢救和护理。方法 针对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频繁发作交感风暴的患者,分析其抢救及护理的措施。结果 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极易并发交感风暴,且病情急、危、重,护理人员需具备熟练的急救技能及疾病相关知识,在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注重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交感风暴 抢救与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热带地区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有呼吸道症状的群体中痰及静脉血培养的病原菌感染的特点,并观察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血液科246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群体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送检标本来源为痰、静脉血。结果:患者痰标本培养显示,检出菌株224株,其中真菌在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检出率最高,共98株(43.75%),主要为白色念珠菌41株;其次是革兰阴性菌株88株(39.2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再次为革兰阳性菌38株(16.96%),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肠球菌属(14株)、革兰阳性杆菌(14株)。海南患者血培养检出菌株6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最高,共34株(55.74%),主要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19株),革兰氏阴性菌27株(44.26%),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纳,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物耐药率最低,而革兰阳性致病菌肠球菌属、革兰阳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热带地区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痰培养结果显示,真菌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呼吸道主要致病菌,区别于华北及其它北方地区,热带地区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 标签: 热带地区 血液疾病 真菌感染 细菌感染 耐药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电风暴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9月选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电风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心率、不良反应均比研究组理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电风暴的患者实施艾司洛尔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推广。

  • 标签: 艾司洛尔 急性心肌梗死 交感电风暴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