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生发酊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补骨脂、闹羊花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处方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了补骨脂、闹羊花;色谱柱:CAPCELLPAK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246nm;流速:1.0ml/min。补骨脂素在6.00~6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线性回归方程为:Y=73364.32X-3.59,r=0.9999;异补骨脂素在6.56~65.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73454.85X+4.01,r=0.9999,平均回收率补骨脂素为101.17%,RSD为0.96%;异补骨脂素为99.49%,RSD为1.7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生发酊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脱发不仅影响形象,让人苦恼,更影响脑组织的健康。防脱的关键是找到脱发的原因,生发的关键是消除脱发的致病因素。在众多的脱发因素中,淤堵是大多数人脱发的原因,本文全面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淤堵会引起脱发,以及是哪些因素引起淤堵,并针对消除致病因素推出生发方法,标本兼治达到防脱生发的目的。

  • 标签: 脱发 原因 生发
  • 简介:瘦素(Lept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组织表达的细胞因子和激素。瘦素的表达及其受体(OB—Rb)的分布很广泛,其局部作用和整体效应十分复杂,最近的研究发现瘦素及其受体与人体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甚至可以作为某些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指标,因此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对瘦素及其受体的定位结构、信号传导途径、功能作用机制和其与肿瘤的关系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本综述通过相关文献总结瘦素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信号传导在多种肿瘤及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意义,以期为其步入临床做准备。

  • 标签: 瘦素及其受体 肿瘤 前列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发梳子对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22年6月和2022年12月,试验病例为雄激素源性质脱发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6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治疗方法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米诺地尔治疗,后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生发梳子治疗,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毛发密度和脱发量均有了改善,实验组改善较为明显,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发梳子对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加速药物吸收,减轻脱发症状。

  • 标签: 生发梳子 雄激素源性质脱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生发仪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影响和治疗分析,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时间收治的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中,从中选择2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数字随机分组的形式开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病例数都是110例,前者运用激光生发仪开展治疗,后者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毛发密度、脱发量,患者治疗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毛发密度和脱发量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毛发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脱发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81.9%的治疗患者满意度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患者满意度为98.1%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激光生发仪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疗效更为凸显,对患者的毛发密度的恢复、脱发量的控制尤为凸显,同时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激光生发仪 临床效果 雄激素源性脱发
  • 简介:【摘要】: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且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1] ,有学者研究认为,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所以对其发病及预后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步骤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研究,逐渐地揭示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其中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 repair, MMR)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为此,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hMSH6和 hPMS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这四种蛋白对结直肠癌的影响及意义。

  • 标签: 错配修复基因 直肠癌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现有医学证据表明,HPV(高危型人乳头状瘤)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而相关数据显示,有超过99%的宫颈癌患者可检测出高危型HPVDNA的存在。本文就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HPV16 E2基因/蛋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n=10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新生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检出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62.00%(P<0.05)。结论:超声在新生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系统梳理了微小RNA在胆管癌中的研究进展,深入剖析了其在胆管癌中的表达特征、调控机制及分子分型。微小RNA作为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当前研究在方法和技术层面仍存在局限性,微小RNA的作用机制也显得复杂且尚未完全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胆管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深化作用机制研究以及推动临床应用等,以期推动微小RNA在胆管癌领域的研究取得更大突破,为胆管癌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微小RNA 胆管癌 表达特征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MCTD) 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以咳嗽、咳痰为首发表现的MCTD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反复咳嗽、咳痰初步考虑为肺炎, 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MCTD, 予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病情好转出院, 嘱其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硫酸羟氯喹等治疗。但患者依从性较差,病情不断进展合并多种并发症且复杂多样,多次入院治疗。结论 临床上遇到以咳嗽,咳痰等为首发表现且对症治疗无效者, 应高度警惕MCTD, 及时行自身免疫性相关检查且需要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发生发展,治疗
  • 简介:摘要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 VEC)是衬与血管内表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作为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屏障,血管内皮细胞是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血管损伤的潜在靶点。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为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本文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入手,阐述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将有助于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抵抗病原体入侵和调节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但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内部微环境和肠道细胞功能,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述其对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发生发展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得出了大量有关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相关关系的研究资料,也给人们对口腔病症的观察与诊疗提出了新要求。而口腔病灶是口腔病症中的常见问题,这里我们从口腔病灶的形成和感染入手,简单的阐述了它同某些系统性疾病发生发展关系,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 标签: 口腔病灶 系统性疾病 心血管系统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冠心病发生发展预测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于我院检查的64例健康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超声诊断结果,斑块与IMT增厚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断结果比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斑块所占比例比对照组高,IMT增厚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效果,从而更好地判断预测冠心病发生发展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颈动脉硬化斑块 冠心病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