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尾香茶菜水提取物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中间型普氏菌9种标准菌株,采用试管对倍稀释法,考察不同浓度尾香茶菜水提取物对9种标准菌株的抑制情况,并测出其最低抑菌浓度。同时选用甲硝唑注射液、舒康口腔喷剂做对照。结果尾香茶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尾香茶菜水提取物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核梭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 标签: 尾叶香茶菜 口腔常见致病菌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60例,于患者静脉置管后进行导管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持续观察10周,以分析相关感染病菌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番茄红素作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种重要保健食品,具有抗肿瘤、保肝护肝、保护心血管、治疗糖尿病、调节免疫力等众多保健功能。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番茄红素的动物模型实验及人体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番茄红素 保健功能 抗肿瘤 调节免疫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小檗碱、甲硝唑及联合用药对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研究甲硝唑和小檗碱对牙周炎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甲硝唑、小檗碱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对P.g、F.n、A.a、A.v、S.mMIC分别为0.25、0.5、0.6、0.5、5ug·mL-1;小檗碱的MIC分别为0.16、0.01、0.16、1.28、0.04mg·mL-1。甲硝唑与小檗碱联用,对P.g、A.a,F.n为协同作用;对A.v,为无关作用。结论小檗碱、甲硝唑对牙周炎常见致病菌具有协同抑菌效果.

  • 标签: 牙周病菌 小檗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方法:对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运用PCR来进行检测,从而来对常见肠道致病菌多重PCR检测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多重PCR检测在常见肠道致病菌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致病菌目的基因片段不断扩增,而且还具备强大的特异性,能够有效的检测并且接种三个细菌。结论:对于常见肠道致病菌中,运用多重PCR检测技术能够使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效果也是非常明显,在临床检测中非常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常见肠道致病菌 多重PCR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进一步对我市 市售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进行 了解。 方法: 严格以《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开展 检验工作,对受检 食品均给予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食源性致病菌( 8种) 检测和 鉴定,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市 市售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 结果: 此次共 抽检食品四类,仅只有 果蔬类食品没有 检出致病菌;而 致病菌检测率最高的为 生食水产品(以 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分别为 熟制米面制品(以 蜡样芽孢杆菌为主)和 肉制品(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主)。 结论: 我市 食品中, 被致病菌污染最严重的为 食品监督监管方面,需重点对以上 三类视频进行强化管理。

  • 标签: 食品污染 致病菌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6年湖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邵阳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8种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14类食品455份样品中分别检出36株致病菌,总检出率7.47%。生禽肉致病菌检出率为71.43%,其次为速冻米面制品42.86%,水产及其制品20.93%,饮料14.28%,熟肉制品13.04%,豆制品9.68%,餐饮食品4.55%,婴幼儿食品3.45%,米粉2.90%。结论邵阳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建议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做好安全预警,从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性,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衡山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方法参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5年-2017年衡山县不同场所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等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并回顾性分析监测的结果。结果本次采集到的样品共744份,致病菌总阳性检出18份,检出率为2.42%;三个时间段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比(P>0.05)。六个采集场所中,饭店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小吃店;而不同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比结果显示(P<0.05)。八类食品中,蔬菜及制品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餐饮食品;而对比各类食品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其结果显示(P<0.05)。结论衡山县食品中均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强化对本县食品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 标签: 衡山县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结果
  • 简介:额颞痴呆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因额叶和(或)颞的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损害为主表现,最终发展为全面的痴呆,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是常见的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病理、遗传方面具有异质性,预后不佳.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病理过程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本市餐饮服务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本市2015~2016年具有代表性的超市、农贸市场等350份餐饮服务食品进行随机调查,根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进行抽查,对所有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阪崎肠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均等8个项目进行检查。结果350份餐饮服务食品中,共检查出51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4.57%;51株致病菌中医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占据3.92%。结论本市餐饮服务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加强食品监督,提高食品质量。

  • 标签: 餐饮服务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情况
  • 简介:摘要:食源性疾病已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在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中,免疫学方法和传统培养法具有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等不足,已不能满足人类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需求。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多种核酸检测方法逐渐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现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展开概述,以便为更快速、准确、简单的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 标签: 食源性 致病菌 核酸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的中医证型及不同性别患者中典型症状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_2014年6月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南宁站)患者80例。采集患者初次发病时的症状、体征及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证型和典型症状进行分析。结果80例PSM患者中湿毒内蕴型52例(65%),肾气虚型18例(22.5%),肾阴阳两虚型10例(12.5%)。典型症状按频率多少分布依次为全身发热、瘀点瘀斑、皮肤丘疹、面色晦暗、大便稀溏、乏力气短、口干咽燥。患者舌质以淡白舌、瘀斑舌、暗舌多见;舌苔以白腻、黄腻、腐苔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以含有滑脉、弦脉的最多,其次为濡脉、数脉、沉脉等。结论广西PSM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湿毒内蕴为主,其次是肾气虚型,肾阴阳两虚最少;中医症状中,男女患者表现最多的是全身发热,其次为皮肤丘疹和皮肤瘀点瘀斑。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中医证型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病菌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到2022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共80例,总结80例患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季节,并分析病菌分布特点。结果 夏季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为50.00%,冬季发生率最低,发生率为6.25%。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占比最高,均为31.25%,人葡萄球菌占比最低,仅为5.00%。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疾控中心应根据病菌分布特点、高发季节,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 标签: 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菌分布
  • 简介:红薯,为旋花科植物红薯(学名番薯)的。常吃红薯可使人延年益寿,常吃其,亦能如此。红薯,是“高级营养蔬菜”,食物佳肴中的一宝。

  • 标签: 红薯叶 旋花科植物 植物药 中药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医养结合病区常见的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情况。 方法 通过对 2017.01.01至 2019.05.21医养结合病区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 检测,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从医养结合病区送检的各类样本中检出各类病原菌 50余种。十种常见致病菌共 48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株数最多,共 104株,构成比为 21.53%;大肠埃希菌株数次之,共 82株,构成比为 16.98%;奇异变形菌排第三位,共 73株,构成比为 15.11%。从我院医养结合病区十种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分布来看,大肠埃希菌对多数药物具有较强耐药性,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 98%,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也超过 90%。肺炎克雷伯菌和其他常见致病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率也超过 50%,甚至达 80%。结论 医养结合病区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并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为我院医养结合病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医养结合病区 致病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对某市某综合性医院排出污水中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进行监测,以减轻环境污染,保障人群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1》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检测指标有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结果124份医院污水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超标率23.39%;检出沙门菌8株,检出率6,45%;志贺氏菌3株,检出率2.42%。结论该医院污水被粪便污染程度较高,存在引发肠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对医院污水的消毒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医院污水 粪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UTI)的常见致病菌与耐药性。方法  抽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诊治的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送检的尿标本内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 所抽取的360名成人住院病人中,常见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G-菌)、革兰氏阳性菌(G+菌)。 在耐药性方面,G-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哌拉西林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G+菌则对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对于成人住院病人加强对其UTI病原菌的检测以及耐药性的分析,可对临床领域有效、科学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NI)有利。

  • 标签: 成人住院患者 尿路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