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I)、糖蛋白抗原724(CA724)、单抗MG7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PGⅠ、CA7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MG7Ag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人做对比,分析三种指标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PGⅠ含量为(35.79±11.16)ng/ml明显低于各对照组,CA724含量为(5.91±2.54)U/ml、MG7Ag含量为(7.09±4.56)U/ml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CA724、MG7A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39.39%,51.52%;联合检测阳性率PGⅠ+CA724为57.58%,PGⅠ+MG7Ag为69.70%,CA724+MG7Ag为72.73%,PGⅠ+CA724+MG7Ag为78.79%。结论血清PGⅠ、CA724、MG7Ag与胃癌诊断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胃蛋白酶原Ⅰ 糖蛋白抗原72—4 单抗MG7相关抗原 肿瘤标志物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原125(CA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65例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6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设为良性组;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统计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A125、NSE、CEA]检出水平;统计肺癌组不同病理分型CYFRA21-1、CA125、NSE、CEA的检出情况;统计各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肺癌组CYFRA21-1、CA125、NSE、CEA水平为(15.49±4.52)μg/L、(88.80±14.17)μg/L、(43.51±9.17)μg/L、(10.87±4.33)μg/L,明显高于良性组的(3.85±1.82)μg/L、(22.16±4.12)μg/L、(12.38±3.44)μg/L、(4.01±1.12)μg/L(P〈0.05),且明显高于小细胞癌组的(1.32±0.52)μg/L、(13.11±1.68)μg/L、(5.19±2.11)μg/L、(1.04±0.54)μg/L(P〈0.05);良性组CYFRA21-1、CA125、NSE、CEA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腺癌组CA125、CEA水平为(192.46±9.67)μg/L、(19.15±3.28)μg/L,明显高于鳞癌组的(38.86±8.82)μg/L、(7.33±1.78)μg/L(P〈0.05),且明显高于小细胞癌组的(41.66±8.45)μg/L、(6.21±1.29)μg/L(P〈0.05);腺癌组CYFRA21-1、NSE水平为(6.28±1.22)μg/L、(22.85±4.19)μg/L,明显低于鳞癌组(26.33±6.19)μg/L、(32.65±7.12)μg/L(P〈0.05),且明显低于小细胞癌组(9.25±2.84)μg/L、(89.62±11.37)μg/L(P〈0.05);鳞癌组CYFRA21-1血清浓度高于小细胞癌组(P〈0.05),NSE血清浓度低于小细胞癌组(P〈0.05)。联合检测CYFRA21-1、CA125、NSE、CEA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为91.75%、94.87%,分别高于单独检测值。结论CYFRA21-1、CA125、NSE、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单独检测可辅助诊断肺癌以及进行病理分型,联合检测能提高

  • 标签: 肺肿瘤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角蛋白19 癌症早期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血浆肿瘤异常蛋白(TAP)的表达及其临床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时段内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血液样本检测异常蛋白(TAP)水平,分析T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TAP凝聚物面积、TAP阳性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化疗后TAP凝聚物面积较化疗前明显缩小(P<0.05);分析可知,TAP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与远处转移有关联(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TAP水平呈高表达状态,通过TAP水平检测对肺癌患者早期诊断、临床疗效监测、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肺癌 肿瘤异常糖链蛋白 表达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异常糖蛋白(TAP)作为甲状腺癌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健康人群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状腺癌患者组10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者组100例、健康人群组100例;检测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甲状腺癌患者组100例按病理类型分乳头状癌80例,滤泡状癌13例,未分化癌3例,髓样癌4例。结果 三组间TAP阳性+临界表达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常糖链糖蛋白 检测 甲状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异常蛋白(TAP)在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析。方法 采患者指端末梢血,制作成标本后在高倍显微镜下找出TAP凝聚物。结果 早期筛查并确诊18例肿瘤患者。结论 TAP使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可能,并且还可以实现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动态检测。

  • 标签: 异常糖链蛋白 TAP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最要性.方法化学发光法.结论卵巢癌和宫颈癌中CA125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肺癌等是引起CA125增高的可能原因.卵巢癌对CA125较为敏感,对卵巢癌的的诊断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肺癌;CA125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8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TAP,CEA,CA19-9,CA72-4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且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人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联合检测TAP,CEA,CA19-9,CA72-4,对比两组四项指标监测成果和四项指标单一监测与联合监测的特异程度、敏感程度、正确率结果:观察组四项指标检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联合检测 TAP CEA CA19-9 CA72-4 早期胃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34例卵巢癌患者、46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4和CA125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指标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卵巢癌组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和HE4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CA125或HE4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单项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CA125单项检测。结论检测血清HE4水平可作为卵巢癌诊断的独立筛查指标,其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优于CA125,二者联合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是诊断早期卵巢癌的最佳检测手段。

  • 标签: 人附睾蛋白 糖类抗原 卵巢肿瘤 肿瘤标志物 卵巢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7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小儿急性肠套叠以男性多见(62.5%)。好发年龄为3~6个月,回结型最多(73.6%)。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其余均手术治疗。徒手复位32例,肠切除吻合15例,单纯肠穿孔修补1例。术后合并切口裂开1例,切口疝1例,吻合口瘘3例。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尽快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发病48小时内空气灌肠复位较容易成功,复位失败或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重者,必需手术治疗。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手术 灌肠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月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72例,其中经胸右前外侧切口行二尖瓣手术36例,单纯三尖瓣手术9例;经胸骨横断切口行主动脉瓣手术5例;经胸骨旁切口行主动脉瓣手术5例,二尖瓣手术2例;经胸骨下段劈开联合横断右半胸骨(倒L型)切口行二尖瓣手术15例.结果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71例生存,1例术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死亡.随访64例,时间6~60个月,平均13个月,64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心功能(NYHA)II级56例,III级8例,复查心脏彩超机械瓣和生物瓣启闭良好,患者均对切口较小且隐蔽表示满意.结论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可行,避免完全劈开胸骨,维护胸廓完整性,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瓣膜 心脏 小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B超监测,根据肌瘤与肌层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出血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部分或全部切除.结果切除肌瘤直径1.5~7cm;肌瘤数目1~3个;手术时间10~90min,平均30min.72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出血及肠管损伤.72例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满意率97.2%(70/72),6例有生育要求者2例妊娠,其中1例已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术后月经状况及受孕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宫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