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监测(OCM)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在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4008S血液透析机OCM检测了38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一次血液透析时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用尿素动力一室模型计算Kt/V值;根据有、无残余肾功能,将38例分为两组对OCM和计算Kt/V值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OCM检测Kt/V值为1.13±0.58,计算Kt/V值为1.18±0.17,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7,P<0.01).尿素动力模型计算二组的Kt/V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OCM检测其Kt/V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机OCM可作为检测Kt/V,评价透析充分性的简便、可靠的指标,并可避免透析后尿素反弹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在线尿素清除率 透析充分性 尿素动力模型 血液透析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巨大儿发生对剖宫产增加的临床影响分析。方法:选择巨大儿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对照组中阴道分娩发生达到60.00%,剖宫产发生达到36.00%,产钳助产发生达到4.00%,产后出血为0.00%,窒息率为0.00%,产伤为2.00%,肩难产为2.00%;实验组中阴道分娩发生达到16.00%,剖宫产发生达到76.00%,产钳助产发生达到8.00%,产后出血为16.00%,窒息率为2.00%,产伤为6.00%,肩难产为4.00%;差异较大(P

  • 标签: 巨大儿 剖宫产率 临床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室2015-07-2016-08期间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28d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ROC曲线,分析6h动脉血乳酸清除,寻找出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组及低乳酸清除组,分析2组乳酸、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收集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其中存活44例,死亡34例。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早期乳酸清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酸清除、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0.793、0.881。最高约登指数0.60时,对应的早期乳酸清除为29%时,以此分为高乳酸清除组和低乳酸清除组,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酸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及所选分娩方式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县2009-2017年产科分娩登记薄。录入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分析,对比9年来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新生儿)、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发生趋势是否上升、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是否上升,分析巨大儿、低体重儿是否是造成我县剖宫产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结果巨大儿缓慢上升,低体重儿缓慢下降,总体发生变化不大,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增加,对剖宫产有影响。但剖宫产占比始终不超过10%。结论巨大儿、低体重儿分娩方式不是造成我县剖宫产上升迅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巨大儿 低体重儿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乳酸清除评价感染性休克预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间感染性休克80例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28d后预后状况分为存活组(n=48)和死亡组(n=32),对所有患者治疗24h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状况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性。结果6h乳酸清除≥10%、24h乳酸清除≥10%患者存活较乳酸清除<10%患者更高(P<0.05);存活组患者6h及24h乳酸水平较死亡组更低,存活组患者6h及24h乳酸清除较死亡组更高(P<0.05)。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6h乳酸清除和24h乳酸清除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实施乳酸清除可有效辅助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价。

  • 标签: 乳酸清除率 感染性休克 预后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清除导向尿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收治的尿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74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37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早期液体复苏指导原则不一致,前者以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为指导,后者则以血乳酸清除为指导,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责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远远高于传统组78.38%,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与传统组相比,责任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均明显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尿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以乳酸清除为导向,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效果理想。

  • 标签: 乳酸清除率 尿脓毒症 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纤维与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下盏结石的作用及对结石清除的改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下盏结石患者6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对应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数均为32。观察组进行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进行纤维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发现、结石清除、碎石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发现和结石清洁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碎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与纤维输尿管软镜相比,电子输尿管软镜下的钬激光碎石治疗碎石时间更短、结石清除更高,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积极推广运用。

  • 标签: 纤维输尿管软镜 电子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治疗 肾下盏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结石清除降低(SFR)的风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3个月泌尿系腹平片(KUB)复查结果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SFR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SF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16例FUL患者术后SFR为75.0%,结石平均直径(1.8±0.6)cm,平均碎石时间(34.1±12.8)min,平均手术时间(44.8±13.1)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0.8)d,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5.2%(6/116);结石成分分析显示草酸钙结石79例(68.1%),感染性结石21例(18.1%),尿酸结石11例(9.5%),磷酸钙结石3例(2.6%),胱氨酸结石2例(1.7%)。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FR与结石大小、下盏结石、盏结石、PCNL术后残留结石、碎石时间、手术时间、灌注速度、灌注量、感染性结石等因素显著相关,且其中结石大小、下盏结石、PCNL术后结石残留及感染性结石是SFR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FUL术后SFR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大的结石负荷、PCNL术后结石残留、下盏结石、感染性结石等,具有以上风险因素的患者术后SFR多不理想,需在临床中予以重视并关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FUL 结石清除率 SFR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酸及乳酸清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结果。方法:选2020.05至2021.05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血液生化指标和入院(0h)、6h、12h、24h动脉血乳酸(LAC),连续随访半年,以有无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MACEs)为随访终点,分成事件组和无事件组,评价LAC水平及乳酸清除(LCR)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的影响。结果:400例患者中,LAC升高354例,占比88.50%(354/400)。无事件组和事件组24hLAC、6hLCR相比(P>0.05);事件组0h、6hLAC、6-24hLCR水平高于无事件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乳酸 乳酸清除率 预后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方法我院在2008年09月至2010年06月收治的产科孕妇有2932例,在这些孕妇临床的信息和资料中,其中247例患者都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出现异常的现象,而且程度不一样,被确诊为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患者有20例,非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患者有227例,对于孕妇的孕龄、高血压、流产史、尿蛋白、三酰甘油、D-二聚体、围产儿、年龄、孕产次数、病史、血压、胆固醇、血红蛋白、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胎儿死亡做比较,并且采用Logistic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妊娠合并的急性损伤发生是68%,患者发生急性损伤的高血压和先兆子痫。患有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比非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要大,(p<0.05),而且高血压发生要远远高于没有患病的一组(P<0.05),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患者舒张压、尿素氨、收缩压、血肌酐、尿酸要远远高于没有患急性损伤的患者,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患者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Apgard的评分是5分和1分的患者比例,比没有患妊娠合并损伤的患者的比例要低得多,(P<0.05)。Logistic通过回顾分析的结果得知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是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发生是68%,患者胎儿死亡是13.6%,妊娠合并急性损伤的患者危险因素指的是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妊娠合并急性损伤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高血压和先兆子痫,妊娠合并急性损伤患者的发病因素很复杂,而且病情很严重,导致胎儿的死亡颇高,应该尽快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并且针对发病的原因做到及早预防。

  • 标签: 妊娠合并 急性肾损伤 发生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和降钙素原清除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11月至 2016年 11月收治的 50例脓毒症患者,给予患者降钙素原检测和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计算每日降钙素原清除。按照患者 1个月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死亡组和生存组在第 1d和第 3d降钙素原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05;在第 5d之后死亡组降钙素原显著高于生存组, P< 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生存组各日降钙素原清除显著高于死亡组, P< 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中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不能将降钙素原绝对值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指标。降钙素原清除是评价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清除率 脓毒症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许多研究证明,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血清β2-MG的慢性聚集是导致透析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原因。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于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导致腕管综合征、侵蚀性或破坏性的骨关节病及囊性骨损害等致残性病变,严重威胁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对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20例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20例行常规血液透析(HD),观察HDF和HD治疗前、后的血清β2-MG浓度的变化,比较不同血液净化疗法对β2-MG的清除

  • 标签: 血清Β2-微球蛋白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常规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清Β2-MG 维持性透析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64 例,并将其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取抽签法,将实施经皮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 32 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再将实施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镜手术进行治疗的 32 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 );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 经皮肾镜手术 肾输尿管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治疗下盏结石患者采取经皮镜碎石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下盏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分别给予开放手术及经皮镜碎石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镜碎石术能够有效治疗下盏结石患者,有效降低结石残留,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下盏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显像测定慢性肾功能不全病肾小球滤过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动态显像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Ccr)。结果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值低于Cc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肾小球滤过与BUN无明显的相关性,与SCR呈负相关性。结论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方法简单方便,能够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判断,计算准确。

  • 标签: 肾动态显像慢性肾功能不全病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正>目的:在美国对于肾癌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对肾癌的整体发病的研究无法观察出其是否有年龄特异性。本文笔者研究肾癌发病在不同年龄之间是否有差别。材料和方法:笔者共选取了从1975年到2006年间在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癌症登记处登记的63843例肾癌病例,并以年龄分组对每年的肾癌发病进行计算和分层分析。用泊松回归对肾癌发病的年龄特异性趋势进行评估。结果:从1975到2006年,成人肾癌的校正整体发病从0.074‰增加到0.176‰,共增长了

  • 标签: 发病率 肾癌 特异性 泊松回归 癌症登记 年龄分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麻醉处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试验与分析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与相应的麻醉措施处理,评估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情况。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插管,麻醉处理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开颅时与术毕缝合头皮时,患者的HR各是(87.2±10.3)次/min、(86.8±8.0)次/min和(87.0±7.2)次/min,MAP各是(125.0±15.1)mmHg、(121.9±10.3)mmHg和(122.3±8.7)mmHg,不同时点的指标值比较差异均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创伤较大,对麻醉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合理控制麻醉剂量、给药时间,对于保障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 麻醉处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