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4年3月的《The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杂志上。作者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接近1/4的死胎与孕妇肥胖有关,并且随诊孕龄和肥胖程度的增加,这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为了确定孕妇肥胖是否与死胎有关,RuofanYao教授及其同事等分析了德克萨斯州2006~2011年和华盛顿州2003~2011年人口记录数据库

  • 标签: 孕妇 死胎 肥胖程度 风险 人群研究 数据库
  • 简介:一位8岁的小男孩,因运动后出汗而致背部小疖,未加注意,后局部化脓。家长误以为是小病,自行在家搽药,无明显好转。1个多月后,小孩出现眼脸浮肿、血尿,医生诊断为肾小球肾炎,且判定此病是由皮肤感染所致。

  • 标签: 护肾 护肤 肾小球肾炎 皮肤感染 小男孩 运动后
  • 简介:是女人美丽与健康的发源地,当你卸完妆后,面对你黄而晦暗的脸,早起后浮肿的眼睛,日渐脱落的秀发……你就要重视破坏你美丽的“肾虚”了!

  • 标签: 肾虚 健康 女人 发源地
  • 简介:<正>引言:在产前诊断中识别异位极其重要,因为异位可与其他先天畸形同时存在。既往报道指出绝大部分病例异位只能在孕24周后诊断,大部分甚至在中孕期的后期才可诊断。病例报道:患者28岁,女性,孕4产0。既往有

  • 标签: 异位肾 产前诊断 中孕期 胎儿畸形 病例报道 先天畸形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已成为中国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而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各种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术后常发生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疼痛等并发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心理负担。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本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10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对比实验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肋间臂神经 腋窝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分析20年剖宫产和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升高原因.方法抽样选择1980年~1999年20年我院剖宫产病例1579例,比较剖宫产和手术指征变化.结果80年代剖宫产平均23.79%,90年代平均达41.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逐渐下降,而胎儿宫内窘迫、高龄初产、巨大儿、社会因素逐渐上升.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管理,改变产时服务模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控制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发生率 指征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423例进行研究,分析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C组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高于A组和B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发生高于A组和B组,C组及B组产后出血的发生高于A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C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加过高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适当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体重增加 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尿流是泌尿科术语,是指单位时间内自尿道外口排出体外的尿量,即尿流速度。但尿流是否正常不但取决于尿流速度,一次排尿所记录的尿流变化曲线的形态也可受到各种因素或病因的影响发生特殊改变。尿流的参数和形态不但取决于尿道阻力,也与膀胱逼尿肌功能有关,

  • 标签: 尿流率 抗尿失禁手术
  • 简介:剖宫产是一项重要的产科技术.它的起源很早,但当时死亡极高;19世纪以来,Perro对它作了重要改进,在剖宫产后立即作次全子宫切除,以减少出血和感染,使死亡有一定程度下降.到了20世纪早期,剖宫产的术式有了很多变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的相继问世,剖宫产死亡下降比较明显,到了20世纪30~40年代,输血技术成熟、麻醉技术逐步完善、抗生素发现及临床应用,使剖宫产的死亡降至很低的程度.因此,剖宫产在产科中应用日趋广泛,现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产科技术.

  • 标签: 剖宫产技巧 剖宫产率剖宫产 技巧意见
  • 简介: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弊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125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剖宫产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从2002年至2005年剖宫产率由44.50%(514/1155)升至66.02%(746/1130),2008年(64.97%,1059/1630)至2010年(64.06%,1251/1953)剖宫产仍保持较高水平,剖宫产总体呈升高趋势。阴道分娩助产从2002年的3.29%(38/1155)下降至2010年的0.05%(1/19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10年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位于前3位。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57%(26/729)升高至2010年的6.95%(87/1251);多胎妊娠作为剖宫产指征从2006年的2.33%(17/729)升高至2010年的3.52%(44/1251)。结论剖宫产升高原因多种,其中社会因素、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指征 临床分析 社会性因素 并发症
  • 简介:和谐的性爱不仅是美好的,更是健康的。达到性高潮时,那种触电般的感觉会瞬间传遍全身,每周只需两次,就可以让人的死亡比每享受不了一次性爱的人降低50%。让人振奋的是,

  • 标签: 死亡率 生活 性高潮 频率
  • 简介:国内媒体多项有关“夫妻年龄差距越小,离婚越高”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汉阳区民政局对2004年离婚的921对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同龄夫妻成了离婚最高的高危组合。与此同时,宜昌市婚姻状况白皮书也指出,该市西陵区年龄相差1岁的夫妻离婚最高,达19.85%,相差2岁的离婚为17.4%,同岁者的离婚为10.23%。

  • 标签: 离婚率 夫妻 压力 婚姻状况 高危组 白皮书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微创经皮镜碎石术手术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成功实施的12例小儿MPCNL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小儿微创经皮镜碎石术手术中做好温室的准备,体位更换时做好防护,各种管道及导线妥善固定.结论:在小儿微创经皮镜碎石术中应当做好忠儿的保暖工作,参与手术护士了解手术步骤,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术中各项操作。

  • 标签: 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的近远期并发症,以评估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方法对解放军第513医院1985年、1995年、2005年剖宫产手术指征及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产妇各200例在产后出血、产后两年内切口疼痛、子宫活动受限、贫血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两年内切口痛、子宫活动受限、慢性腹痛发生分别为10.0%、9.5%、9.5%,贫血发生为10.5%,均高于自然分娩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术中术后平均出血量为345ml,产后出血发生为37.5%,自然分娩组产时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75ml,产后出血发生为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剖宫产呈上升趋势。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高。为了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 标签: 剖宫产术 手术后并发症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确定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后的胎儿丢失。结局减少良性的活组织检查。利益为孕妇提供更好的关于孕中期诊断性羊膜腔穿刺术利弊的咨询,并确保孕妇在作出产前筛查的决定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信息和建议。总结基于不同的变量,羊膜腔穿刺术后的流产风险是有个体差异的。

  • 标签: 羊膜腔穿刺术 流产率 孕中期 染色体异常 孕妇 产前筛查
  • 简介:目的:主要通过对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抗生素应用的监测,比较围术期用药和常规术后用药的比较来研究患者感染数及住院天数。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与常规传统用药两组在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围术期用药组与常规用药两组相比,前者术后感染较低,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低。结论:围术期用药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对妇产科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且社会经济效益好。

  • 标签: 围术期 抗生素 降低 感染率
  • 简介: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更准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重要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感染科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整改措施
  • 简介:目的: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分析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8例待分娩的初产妇,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有54名初产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而实验组除进行常规产前护理和产前检查外还进一步接受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剖宫产。结果:在对照组中,1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而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有44例;在实验组中,40例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仅有14例,比较两组的结果可以发现,经过产前教育的实验组剖宫产明显低于没有接受产前教育的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剖宫产,同时也增加了产妇的自然顺产,这样能够减少剖宫产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前健康教育 剖宫产 自然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