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钛内固定治疗 Lisfranc 关节脱位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36 例 Lisfranc 损伤患者实施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6 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访 3-32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中足评分标准: 50分以下 2例, 50-74分 3例, 75-89分 15例, 90-100分 16例。结论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行切开复位微型钛固定是此类损伤理想的治疗选择。

  • 标签: Lisfranc 损伤 切开复位 微型钛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微型螺钉及钉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 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共56例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分组采用微型螺钉或钉治疗治疗,记录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56例患者X线检查均提示桡骨头骨折愈合,均未见明显异位骨化。术后MEPS评分及改良Broberg-Morrey评分提示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结论 微型螺钉及钉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桡骨头骨折 微型螺钉 微型钉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小型钛应用于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2020年8月接收的74例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传统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7例和接受微小型钛的实验组37例。比较两组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小型钛板 口腔颌面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新型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复杂Pilon骨折患者当中,随机收集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所有患者均接受新型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和深入分析。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7.76±12.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5.56±11.14)ml,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5.51±2.21)d,平均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为(3.42±0.15)个月,Mazur评分为(91.11±1.33)分。结论:新型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术后的负重时间,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功能性,值得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新型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 复杂Pilon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 CT与 MRI分别诊断膝半月、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从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半月损伤与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抽取 52例,根据 CT和 MRI两种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诊断方法为 CT,观察组诊断方式为 MRI,对两组诊断方式分别诊断膝半月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就膝半月损伤检出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Ⅰ级、Ⅱ级的检出率差异较小, P> 0.05;观察组Ⅲ级检出率为 38.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 18.00%,同时观察组的总检出率达到了 96.00%,对照组的总检出率为 72.00%,观察组膝半月损伤的Ⅲ级检出率与总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就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Ⅰ级、Ⅱ a级、Ⅱ b级、Ⅲ级、Ⅳ级的检出率差异性较小, P> 0.05;但观察组的总检出率较高为 95.83%,高于对照组的 79.17%, P< 0.05。结论: CT与 MRI分别诊断膝半月、关节软骨损伤时, MRI的检出率更高。

  • 标签: CT MRI 膝半月板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椎管内巨大肿瘤并重建椎管采用全椎入路切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4 月~ 201 9 年 5 月在我 院治疗的 例 42 例椎管内巨大肿瘤 患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椎入路切除并重建椎管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在这 42 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神经鞘瘤有 21 例、神经纤维瘤 11 例、脂肪瘤和脊膜瘤各 4 例、支气管性囊肿 2 例,术后切口均为 Ⅰ 期愈合;术后随访 1-2 年,最后一次随访根据 JOA17 分法评定, 2 例 0-5 分; 19 例 6-11 分; 21 例 12-17 分,和术前相比, P < 0.05 。 结论:全椎入路切除椎管内巨大肿瘤且重建椎管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安全的手术方式,可维持脊柱稳定的同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全椎板入路 椎管内巨大肿瘤 重建椎管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及可 行 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率为 80.0%,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 67.5%。实验组患者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核磁共振检查用于患者中,有利于临床医生治疗给予较高参考意义。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半月板 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13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共 50 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前后 Lysholm评分比较。结果 5 0例患者中,半月半部分切除成形术 1 4例、部分切除及囊肿切除术 5例,盘状半月部分切除成形术 2 例、全切除 3 例,半月破裂缝合 26 例。 5 0例患者术前 Lysholm膝关节评分低于术后 Lysholm膝关节评分, 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针对膝关节半月损伤开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可得到尽可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手术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中老年睑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中老年睑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症患者共 109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泪液辅助全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治疗效果、对比敏感度及视功能改变。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9.1%,明显高于对照组 70.4%(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工泪液辅助治疗中老年睑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对比敏感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 人工泪液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中老年 对比敏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小型钛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收治的 50例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为治疗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 n=25)和治疗组( n=25),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小型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而手术、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 24.00%),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小型钛内固定,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应用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微小型钛板 口腔颌面 外科治疗 多发骨折患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I)在膝关节半月与关节软骨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86例膝关节病变患者,在术前对其进行 MRI检查,并观察和分析其诊断结果。 结果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 90.4%、 94.1%、 92.5%,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 41.2%、 94.1%、 65.3%。结论 MRI在诊断膝关节半月与关节软骨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早期确定膝关节病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     [关键词 ] 磁共振;膝关节;半月;软骨;病变;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meniscus and cartilage lesions of knee joint. 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September 2018, 86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lesions were examined by MRI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meniscus lesions were 90.4%, 94.1% and 92.5%, 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cartilage lesions were 41.2%, 94.1% and 65.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RI has high specificity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meniscus and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s. It can identify knee joint lesions early and provide imaging suppor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胫骨远端锁定接骨与胫骨远端髓内钉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2月 -2019 年 12月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 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 52例。对照组实施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治疗,研究组实施胫骨远端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及优良率。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 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比较,胫骨远端髓内钉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 胫骨远端髓内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探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 9 . 2 -2020. 2 月内收治的 40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 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 患者按照治疗 方法的不同 , 分为对照组( 20 例,使用 常规手术 )和观察组( 20 例,使用 关节镜手术 )。对两组患者在 治疗 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后总有效率, ( P < 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能够 提高手术总有效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疼痛情况有明显改善,具有较强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颌面骨折使用坚固内固定小型和微型钛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2015年 11月至 2017年 11月我院对 144例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 72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及颌间弹性牵引外固定,研究组使用坚固内固定术小型和微型钛内固定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是 97.2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 80.56%,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是 100%,对照组的优良率是 86.11%,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是( 61.7±20.8) d,对照组是( 83.1±28.4) d,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是 30.56%,研究组是 13.8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坚固内固定小型和微型钛内固定手术对颌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后遗症几率低,临床中能够推广使用。    [关键词 ] 颌面骨折;坚固内固定术;钛内固定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5月至 2019 年 8 月我 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依据手术术式将其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个组别: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研究组患者采用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开放复位接骨内固定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开放复位接骨内固定术好,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对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损伤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内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损伤的患者, 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Lysholm评分及屈膝范围。结果 治疗 6周后, 研究组患者屈膝范围( 125.69±7.03) °大于对照组的( 120.92±7.1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年后回访两组患者屈膝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 Lysholm评分为( 35.66±3.23)分, 对照组患者为( 36.19±3.5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56, P>0.05)。治疗 6周后, 研究组患者 Lysholm评分为( 79.24±7.42)分, 高于对照组的( 75.33±6.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19, P<0.05)。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的 VAS评分为( 5.13±1.29)分, 对照组患者的 VAS评分为( 4.81±1.2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94,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 VAS评分为( 3.88±1.42)分, 低于对照组的( 4.75±1.41)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2.174, P<0.05)。结论 采用运动疗法配合针灸治疗急性内侧副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损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 临床疗效良好, 值得深入推广。

  • 标签:    针灸 运动疗法 急性内侧副韧带 内侧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合并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实施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优良率已经高达至96.00%,显著高于实施手术前的88.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尤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此治疗方式。

  • 标签: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接骨内固定术(MIPO)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四肢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对患者平均分组后,实验组采取MIPO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手术指标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72小时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MIPO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促进康复,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0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56例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参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后早期接受康复训练时间,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接受康复训练时间为(1.06±0.10)d,短于参照组的(1.74±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2.35±5.21分、78.38±3.80分,高于术前,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行关节镜下手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与恢复。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