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辆排队长度自动检测方法.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固定背景区域窗口最大相似度配准法来校正实时采集图像因抖动的干扰所引起车道区域的偏差;接着,将交通图像转换为简约纹理单元的纹理图像,突出有车辆车道与空车道的纹理差异,结合最大方差阈值分割算法,分离出车辆与空车道;最后,实现一个基于队尾空车道区域特征的排队长度自动检测算法.结果实现了车辆排队长度的自动检测.结论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较理想检测效果,能有效地克服抖动与光照干扰.

  • 标签: 图像处理 排队长度 自动检测 智能交通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血管造影跟踪法(BCA)与传统DSA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患者的造影技术参数,其中31例采用BCA,30例采用DSA血管造影技术。分别对完成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患者吸收辐射剂量(DA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两种技术分别成功完成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在膝至足背血管的图像质量上优于BCA(60/65VS52/62),但是DAP大[(134.67±1.34)Gycm^2VS(69.55±0.74)Gycm^2],对比剂用量多[(94.58±1.44)mlVS(46.77±0.94)ml],检查时间长[(47.17±0.56)svs(32.55±0.28)s]。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结论BCA与DSA相比具有造影时间短,对比剂量用量少,DAP低的特点,DSA局部观察血管情况较细致。因此,先行BCA筛查,然后针对病变加作局部DSA。

  • 标签: 跟踪血管造影 外周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采用粒子滤波跟踪变背景下红外目标时,粒子的规模模板的更新方法对粒子滤波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粒子自适应多模板更新策略的粒子滤波方法,首先通过动态去除权值较小的粒子,不仅防止了粒子的退化,而且提高了算法性能,其次,算法保留两个模板,动态保留下的粒子与两个模板同时比较,对匹配程度最大的模板进行更新,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跟丢率。最后我们采用红外飞机目标视频检验本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变背景下,本文算法有效而可靠。

  • 标签: 粒子滤波 红外目标 动态粒子 多模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机关干部健康状况、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5、2006连续两年某机关干部健康体检资料,采用顺位、患病率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干部患病情况。结果连续两年患病率在前3位的是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血症2006年上升为第4位。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治疗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常见病的患病率变化有明显影响。

  • 标签: 体格检查 患病率 综合保健
  • 简介:目的应用GlyPro酶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genzymeGlyProGSP检测试剂盒的不精密度、分析范围、参考值与干扰实验。对50例正常健康个体、88例胰岛索抵抗(IR),1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47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行GSP检测,并对1275人进行了社区健康调查。结果GlyPro酶法GSP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天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66%,2.38%(低值),1.42%,3.35%(高值)。GSP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95%可信区间为194.25~214.38μmol/L,线性检测范围至836.6μmol/L,能抵抗溶血及黄疸,24h内平均变异为10.49%:(1)胰岛素抵抗组,糖尿病组的GSP水平分别为(260.55±66.91)μmol/L,(393.74±154.8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水平(P〈0.01),且IR与DM两者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在平均16.6d治疗后,GSP由(407.65±137.48)μmol/L降至(314.72±83.56)μmol/L,GSP平均下降了20.4%(P〈0.01),它与FPG,2hPG的相关性达r=0.43I(P=0.005),r=0.515(P=0.001),同比HbAlC,GSP的下降更快、更直观,也更经济;(2)对某社区1275人进行的健康调查中有47例代谢综合征及65例DM患者,分别占总人群的3.69%与5.10%,将他们的性别、年龄、FPG、2hPG、BMI、腹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CHO、HDL—C、LDL-C及GS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性别、年龄与HDL.C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存在显著差别,其中MS组与DM组的GSP浓度分别为(359.98±138.67)μmol/L,(392.63±153.76)μmol/L,(P〈0.05),单独比较MS组与DM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CHO显著相关,r依次为0.817,0.801,0�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GSP) 糖尿病(DM)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贫血对PTAPTT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贫血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比例采血法,观察组采用抗凝公式法采血,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最后得出相应的PT数据APTT数据。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对照组PT、APTT数据无差异(P>0.05),而当HCT<0.25,观察组患者PT数据APTT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公式法采血适用于各种程度贫血患者,且不会对PT数据APTT数据造成任何影响。

  • 标签: 贫血 PT APTT 检测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细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及细菌培养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PCR检测及细菌培养法,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结果PCR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3.33%,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的61.81%(P<0.05),PCR检测法的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5.69%,显著高于细菌细菌培养法的46.53%(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测中采用PCR法具有检出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细菌检测 PCR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HPV检测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演技内选取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之间于我院当中进行宫颈癌筛查的500例受检者作为对象,同时对患者实施HPV检测TCT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HPV检测TCT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对比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联合HPV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单一的检测方式,数据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宫颈癌筛查期间对受检人员进行筛查,对其使用HPV检测以及TCT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当今社会是一个视频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视频信号中进行目标跟踪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受到物体姿态变化、非刚体运动、遮挡、光照变化、相机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鲁棒的目标跟踪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对目标跟踪技术的关键技术最新方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主要从目标建模(描述子)目标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领域内的典型方法、研究进展最新水平,并进行了分类归纳。最后,总结了目标跟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趋势。

  • 标签: 目标跟踪 视频信号处理 特征描述子 目标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采用相容红细胞输血;对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分娩时对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血浆IgG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对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者,分析抗体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46000例被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57%(260/460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36%(79/21769)、女性检出率为0.75%(181/24231),孕妇检出率为1.14%(63/5520);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14.99,P〈0.01)。抗体特异性以抗-Lea、抗-M、Rh系统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多见;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4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73例;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的23例中有19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者及新生儿。

  • 标签: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LR)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495例梅毒可疑患者血清。结果检测4195例,RLR阳性者201例,阳性率为40.6%;TPHA阳性者185例,阳性率为37.3%。其中RLR、TPHA均为阳性者174例,TPHA阴性而RPR阳性者27例,TPHA阳性而RPR阴性11例,TPHARLR均为阴性者283例。结论RLR、TPHA能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高,但TPHA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低。RPR为定量检测,TPHA为验证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 标签: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方法学比较 TPHA法 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 梅毒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