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于1997年8月接收偏远地区基层军官及其配偶和子女来院疗养。针对他们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一时对疗养生活有不适应、不习惯的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能获得满意的疗养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和心理特点

  • 标签: 心理护理 基层军官 疗养员 心理特点 偏远地区 配偶
  • 简介:摘要:综述宫颈癌症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宫颈癌症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研究现状,为构建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宫颈癌及其配偶间的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癌 二元应对 心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综合治疗期间的心理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帮助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方法2017年9月——2018年4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泌尿男科的10名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疾病确诊初期为怀疑、紧张、不知所措、恐惧、焦虑、抑郁、自我谴责;综合治疗期间为适应、接受、委屈、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疾病治疗信息的缺乏、经济压力、对生活的前景和期望值降低、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性生活不和谐。结论医护人员在关注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应对其配偶也予以关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女性配偶的生活质量,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和配偶之间夫妻性生活和谐、婚姻生活质量。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配偶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配偶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前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差别在于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配偶支持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以及生命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表现出更优的治疗效果(P<0.05),焦虑以及抑郁症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生命质量更高(P<0.05)。结论配偶支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

  • 标签: 配偶支持 乳腺癌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焦虑情绪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中,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8.08%,焦虑自评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14.48,P〈0.01),配偶女性、文化程度低者焦虑发生率高,程度严重。应对方式问卷测评患者配偶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t=-2.83,P〈0.01),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2.64,P〈0.01)。女性配偶积极应对平均分显著低于男性(t=2.86,P〈0.01)。积极应对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积极应对可以降低焦虑程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配偶 焦虑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在自然条件下乙肝病毒(HBV)阳性的丈夫对其配偶及子女的传播并分析。方法抽取HBV阳性的已婚男性,经调查其配偶及子女均未注射过乙肝疫苗的107个家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其配偶及子女共423人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在丈夫HBV阳性的107个家庭中的配偶及子女虽经长期的密切生活接触,其配偶及子女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仅为10.28%和15.31%,但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却高达74.77%和71.29%。结论在乙肝病毒阳性丈夫的家庭内,密切生活接触不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但却是可以获得乙肝免疫能力的一个途径。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肝 HBSAG HBSAB 传播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受配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体检的200名已婚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收集配偶的临床资料,分析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受配偶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2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宫颈糜烂23例,阴道炎40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26.5%。logistic回归显示妇女配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经期存在性生活经历、生殖卫生及换洗内裤时间、缺乏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作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受配偶影响多样化,临床治疗及预防中应该及时增强女性及配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另外加强阴道疾病筛查,提升已婚孕龄女性自我生殖健康重视程度。

  • 标签: 已婚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受配偶影响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跌倒预防健康教育中采取IMB模型,分析该方法的效果。方法:纳入5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IMB模型,每组26例。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焦跌倒预防知信行评分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跌倒恐惧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较低(P<0.05)。干预满意度对比发现,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及配偶跌倒预防健康教育中采取IMB模型,可提升患者及配偶知信行,缓解其跌倒恐惧,提升其满意度。 

  • 标签: IMB模型 老年乳腺癌 配偶 跌倒预防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配偶参与孕妇产前保健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对孕妇保健服务的影响性。方法:以2022年1月到2023年2月本院就诊孕妇及其配偶为例进行研究,孕妇及其配偶各10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配偶参与孕妇产前保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00名孕妇中,5名孕妇尚未接受产前检查,95名产前检查孕妇中,平均产前检查次数(5.71±0.38)次;50名配偶参与度高,50名参与度低;参与度低的配偶农村户籍、教育年限不高的占比率更高,独生子率、自尊水平、婚姻满意度水平均低(P

  • 标签: 配偶参与 孕妇 产前保健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骨骼及牙齿作为重要的生物样本,因结构特殊往往抗降解能力强,成为自然条件下保留DNA理想生物材料。鉴定历史人物案例过程中,陈旧的骨骼及牙齿样本作为唯一的生物检材,由于时间久远,在内部含有微量DNA,需要经过特殊的实验处理进行身份鉴定。本文就对相关研究报道展开总结与分析,为陈旧骸骨DNA检测体系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陈旧骸骨 DNA 鉴定 法医遗传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县区艾滋病患者配偶或性伴支持程度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某县区进行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30名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及配偶或性伴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的配偶或性伴知晓患者的疾病情况,并对患者的治疗关心、支持程度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有关。结论  由于服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对治疗计划的实施,所以在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必须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艾滋病  服药依从性  配偶或性伴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偶沟通技能培训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肿瘤科确诊乳腺癌住院治疗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共60例。2017年2月到2018年7月在肿瘤科确诊乳腺癌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配偶沟通技能培训;在出院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评,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化疗过程中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两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评分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明显升高,疲倦、恶心呕吐、失眠、气促、食欲丧失症状评分显著下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配偶沟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化疗过程中康复。

  • 标签: 化疗过程中 配偶沟通技能培训 乳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杜绝识别错误.关键词新生儿病房;身份识别;安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7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特异性乳腺炎患者予以综合心理干预,以此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患者及配偶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特异性乳腺炎例患者的配偶,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行不同的干预措施常规干预、综合心理干预,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系统软件处理和分析组间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的焦虑(27.66±5.22分)、抑郁评分(33.15±3.66分)经系统软件处理和分析发现均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2.36±6.61分、53.01±5.67分),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非特异性乳腺炎患者及配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 标签: 综合心理干预 非特异性乳腺炎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研究三控模式在介入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过程中的执行效果1。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6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对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身份识别2,实验组按照三控模式分别对介入手术的患者手术开始前、穿刺前、患者离开前进行身份识别。实验组通过对介入手术的患者三个关键环节的控制,规范了介入手术的身份识别制度,规避了由于身份识别不到位引发的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安全。

  • 标签: 三控模式 介入手术 身份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纹识别在精神科身份识别中的运用构想。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病房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腕带识别的方法,研究组应用指纹识别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率、满意率以及缺陷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用药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纹识别应用于精神科身份识别中,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操作更规范,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指纹识别 精神科 身份识别 运用构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改进在移动信息系统下患者身份识别应用效果。方法:成立 CQI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下身份核对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护理部与各科室护士长反复督查,以保证对病人实施正确身份核对,保证患者安全。结果:通过持续改进医院从 2016年 10月的 50 %上升至 2017年 10月 100% 结论:移动信息系统下患者身份核对正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提高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身份识别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阴道哑铃训练联合配偶支持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采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救治的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2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阴道哑铃训练联合常规家属护理)和观察组26例(阴道哑铃训练联合配偶支持),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功能(膀胱症状、肠道症状、盆腔症状)与负性情绪(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阴道哑铃训练 配偶支持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