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腹腔手术术后常发生肠黏.如何预防肠黏,以减少黏性肠梗阻的发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此,我们对预防肠黏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腹腔手术 肠黏连 肠梗阻 发病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骨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 标签: 肱骨 骨不连 骨移植 交锁髓内针
  • 简介:摘要:名中医有刚认为胃癌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毒蕴”,治疗当根据分期的早晚,明确治疗目的,分为术后杭复发转移及晚期带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两期”治疗理念,用药强调辫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遣方用药,注意时刻顾护胃气。文章对有刚教授的胃癌诊疗思想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

  • 标签: 魏有刚 胃癌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能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将重点对于军校学员的健康人格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到当前军校学员不健康人格的具体表现,并且深层次分析军校学员不健康人格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培养军校学员健康人格的策略。

  • 标签: 军校学员 健康人格 培养策略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性考察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黏的情况,以改进手术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来我院因妇科疾病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病例24例做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病例36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粘连发生率为37.50%,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3.89%。两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发生盆腔黏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严重,在二次手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也延长了手术时间以及增加了术中出血量。结论新式剖宫产能够导致产后盆腔黏的发生。且发生情况要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情况要严重,所以手术者应该不断地改进手术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盆腔黏连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循证护理在 耳鼻喉台手术护理风险控制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7年 10 月 -2018年 1 2月在 我院耳鼻喉科 进行 台手术的 83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 ,将其分为常规 组( 41 例)和循证 组( 42 例)。常规 组给予常规护理 ,循证 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循证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风险、护理缺陷均显著更低,且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P < 0.05 。 结论:在 耳鼻喉台手术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手术及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耳鼻喉连台手术 护理风险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诱因较多,为保障围产期孕产妇生命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孕期保健以及产程管理,做好各个产程的护理以及产后护理,针对宫缩乏力等相关异常因素做出及时的处置,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改善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摘要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的放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目的是胆道减压、预防术后胆瘘、预防术后胆管狭窄,梗阻,可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

  • 标签: 胆总管探查术 T管引流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曾炳芳和康庆林主编的《四肢骨不外科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0年9月出版发行。全书共分16章,按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4章.着重介绍骨的解剖与生理、骨折愈合过程和治疗骨不时移植骨的选择,以及生物学固定(BO)对预防骨不连发生的意义;第二部分包括第5-7章,重点分析骨不的发生原因、分型和不同类型的骨不连治疗原则.同时对骨不的病理解剖和血供机制也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三部分包括第8~12章,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骨不的各种专业技术和方法,包括Ilizarov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骨不的非手术治疗等,如物理治疗和微创、基因治疗。

  • 标签: 四肢骨不连 外科学 出版 ILIZAROV技术 骨折愈合过程 治疗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26例股骨髁上骨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髁支持钢板4例,加压钢板3例,“L”形钢板9例,逆行髓内钉3例,DCS2例,顺行交锁髓内钉5例。结果26例骨不均治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

  • 标签: 股骨髁 上骨不连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的使用率,减少台手术间的等候时间。方法用紫外线灯管和“奥洁”臭氧消毒器于消毒前和消毒后15min、30min、1h后比较。结果紫外线15min、30min,1h的灭菌率分别为71.58%、80.16%、79.57%,而“奥洁”臭氧消毒器分别为88.14%、84.14%、85.70%。结论“奥洁”臭氧消毒器其消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紫外线消毒。

  • 标签: 连台手术 空气消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七参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以及疗效。方法使用对照法,从去年在我院接诊的慢性湿疹患者中随机的选取4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用七参软膏治疗进行治疗,对其进行两周的临床观察并进行实时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87.48%和67.49%的有效率,两者有较显著的差异,显然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七参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为可观的疗效,同时用七参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可靠性更高。七参软膏对于治疗慢性湿疹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借鉴和推广运用。

  • 标签: 七参连软膏 慢性湿疹 疗效 皮炎治疗